第兩百三十四章 病急亂投醫(1 / 2)

無恥家族 浪子刀 3928 字 2022-07-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無恥家族最新章節!

所有大到不能倒的企業,內部的運營效率都很低。雅虎就是這么死的,ibm、英特爾、微軟、通用汽車、ge何嘗不是深受其害,中石化、中石油也是一樣。

這不是單純的體制問題,而是人的問題,人的復雜性就在於,每個人都會算帳,每個人都是利己的,這些「利」可能是錢,可能是股份,可能是職權職務,可能是名譽,可能是個人感情,可能只是個人的喜好和觀念。

王佦說,華銀系現階段最大的問題是執行,這話還真是非常精准的掐中要害,對華騰系而言,也是這個問題。

徐騰的策略也是做減法,大量分拆,收縮總部,權職明晰,利益明確,減小內耗,類似於谷歌成立alphabe公司,將谷歌分拆成十幾家公司一樣。

這些事要慢慢做,他不著急。

在這個2004年的下半年,從北京之行到考察美國硅谷,再到博鰲中企峰會,徐騰幾乎是一天都沒休息。

回到江州後,徐騰開始學會淡然置之,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學習、工作。

每天早上7點起床,9點到學校,除了上課,其他時間差不多都在圖書館里。下午14點到17點,他准時到長江科技大廈辦公,將助理團和各家子公司整理的工作報告翻閱一遍,參加幾個高層會議,靜靜的觀察著,很少說話。

他不說話,不代表滿意,很多時候,他也不知道該怎么處理。

汽配產業涉及到7家集團公司的整合,其中光是安柴集團就有11家地方國營子公司,一團亂,糟糕透頂;軟件產業一團亂,金山、金蝶、天天、江泰四大軟件公司互相爭搶資源,他一直想讓四家整合,各個團隊卻都要以己為主;dcs系統集成和綜合保護產業,一團亂,浙大海納的事遲遲懸而未定,團隊分散,也是四家公司各自為政。

徐騰某天上午,在圖書館算了一筆賬,整個2004年,他並購的,華銀系幫他並購的,他出資參與創業的公司多達115家。

換一個理智型的企業領導人,比如像王佦那種,這會兒估計想死,一了百了。

他還好,每天淡定的看著各個團隊扯皮吵架,和外面的競爭團隊吵架,內部高管也在吵,每個人都像是在為自己而活。

比國企稍微好點,好歹競爭激烈,每家子公司都想撈一大票,但也好不了多少。

徐騰的這種淡定讓俞亮感到有點恐怖,覺得這位年紀輕輕的領導,可能已經瘋了。

俞總上任華騰控股公司總裁的時間僅有一周,這就要瘋了,他還只管著地產、dcs自控系統與儀器保護、光電監控、led照明的智能城市事業部。

華騰置地公司在江州市和江嵍地區的儲備土地之多,正在開發的工程之少,已經讓俞亮無力吐槽,這倒不是大問題,土地儲備多,未來盈利空間就大。

現階段正在開工的項目樓盤都還不錯,定位精准,質量過硬,周邊配套設施一同開發,整個片區的逐步推進,因為華騰置地的高管團隊,其中有一半是俞亮在萬科的舊部,另一半則是來自南派建城模式的龍頭地產公司——珠海合生創展和碧桂園。

華騰集團的地產業現狀,俞亮尚可接受,只是需要重新制定更完善的長遠規劃,其余歸他負責的三個產業,那真是讓他絕望,徹徹底底的爛攤子。

dcs自控系統與儀器保護的四家子公司,江州儀器是原江工大的校辦企業,浙大海納是浙大的校企,合利時是原電子六部研究所、上海新華則是上海微機研究院四分院,都是並購來的。

這幫企業吵起來,那簡直是翻天覆地,剛開了兩次整合會議,俞亮就想辭職不干了。

徐騰每次都坐在旁邊,沒有任何表情的聽著這幫技術大佬們各吹各的牛逼,然後再聽對手打臉,撕破對方就是外資工程部的組裝廠,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

系統集成這個領域是神坑。

徐騰控股合利時過半的股份後,派了專家組核查合利時的技術產品和標准,最後發現上當受騙了,說是自主研發的全套自控系統,結果核心是法國泰利斯公司的軟件。

合利時的工作就是將對應的進口測控器件一個個更換成國產貨,說是搞系統集成,結果就真是集成,全部是拼裝,軟件拼裝,系統拼裝,純組裝。

打落牙齒和血吞。

徐騰也不吭聲,因為國內搞科研和自主產品的模式就這樣,誰的技術實力強,誰組裝的系統更穩定可靠,僅此而已。

徐騰甚至一度考慮退出dcs和系統集控產業,雖然這玩意很重要,奈何騙子太多,全部都靠關系網吃飯,遲早會出事,比如溫州高鐵事故。

國內這些系統集控、綜合保護公司,說是屬於高新科技,其實都是高科技產業中的民工,清一色靠關系吃飯,先有訂單,後有產品的情況比比皆是。

徐騰還能故作淡定,慢慢思索,俞亮已經穩不住了,剛上任第一天,這位俞總就花了十幾個小時補專業課,好歹是工科碩士出身,湊活能搞懂這個行業。

剛開始,俞總很有信心搞好這個產業,第二天就有點捫心自問,第三天的協調會開完,崩了。

原來這個行業純靠關系吃飯啊。

草!

那你們為什么要裝的這么牛逼,這么專業,這么高科技?

光電監控那邊是靠公安系統吃飯,也是誰關系好,誰上路,led照明競爭激烈,還得必須用華銀系的照明芯片。

華騰地產這么多土地儲備,未來三年要開多少工程,資金怎么周轉?

俞亮真想去打羅紅岩一頓,這么一個爛攤子,你還和我搶的如此積極,你有病是吧?

剛當了一周的高級執行總裁,第二周的周一下午,徐騰剛到辦公室,還沒得及看簡報,俞亮就匆匆過來匯報自己的想法。

俞總其實已經沒想法了,他就想弄清楚一個猜想,「董事長,您說實話,除了地產,您分配到我這一邊的dcs自控系統與儀器、光電監控、led照明,應該都是羅總扔掉不要的爛攤子吧?」

徐騰不知道該怎么回答,這么快就被發現了真相,多尷尬啊。

他剛到辦公室,才坐下來,按了一下開關,調控辦公室的所有上層玻璃牆緩緩打開通風,畢竟今天不算冷,也沒什么風。

「你真聰明。」徐騰從韓黛手里接過最新的財務報告,想了想,很認真的誇贊俞亮一句。韓黛差點笑出聲,最終忍住了,沒敢笑出來,匆忙離開辦公室。

「這個……?」俞亮尷尬了,他就奇怪,為什么羅紅岩負責新能源部有條不紊,他這邊所謂的智能城市事業部,簡直是各種神魔亂舞,「董事長,這個智能城市事業部是您隨口胡編,蒙我的吧?」

「那倒不至於。」徐騰感慨一聲,決定和俞亮說實話,「羅總那邊的業務,他管的很順,有兩家是並購過來的,大部分都是華騰集團獨自籌建的新團隊。你這邊的業務啟動的晚,競爭大,直接收購的企業確實比較多,整合難度是大了點。」

羅紅岩負責的新能源事業部,負責電池、硅晶、光伏、風能四個業務,旗下的超威電力集團雖說是並購的,但從99年開始,華銀系在浙省就已經投資這家企業,並購的過程很順利。

硅晶、光伏、風能都是從歐美引入技術,在江州創立華騰光能科技、華騰瑞風科技兩家公司和華騰新能源研究院,與多家大學合作研究,搞產研結合。

至於dcs系統集成這一塊,客觀點說,羅紅岩算是半個業內人士,他都沒辦法處理,由此可以想象,華騰集團花了4億收購的這些公司是多么厲害的爛攤子。

總之,這些公司收購到手里之前,都還是很漂亮的高科技企業,收購了大部分股權之後,站在內部一看,全部是爛攤子。

從管理機制到人才、技術儲備,到運營模式,到客戶管理……基本都是一團糟,技術靠拼裝,主要技術靠國外,合利時的plc基本都是國外軟件公司負責,基本是照搬abb的那一套架構,dcs的軟件內核全部是法國泰利斯的核心產品,在國內找點零配件測控裝置,組裝一下就成了國產系統。

國產自主品牌、超低價、關系,這就是合利時、上新華和西門子、霍尼韋爾正面較勁的三大法寶。

徐騰解決了這些公司從「混合所有制」的產權模糊問題,解決了高管層和科研團隊的持股問題,實際上,他花了錢,屁都沒到,而且,他花的不是小錢,幾億幾億的規模。

非常客觀的說,他被騙了。

花錢買教訓。

徐騰總算是明白了,國內所謂的這些高科技企業,真材實料是有點的,可大部分的本事都是靠忽悠,靠組裝。只要是業內人士,有關系,有客戶,隨時還能再搞一套。

華騰集團收購合利時,特意留給創業團隊1/3的股份,結果還是沒用,原有的創始人王昌利套現六千多萬後,很快就搞了一份醫學證明病退,將手里7.5%股份低價賣給華騰集團,隨後從公司喊走幾十人,在天津創辦了一家新公司。

因為這個行業不認牌子,真正的大合同都是認人,講關系的,和徐騰此前熟悉的地產、網絡截然不同,這就是一個靠關系吃飯的產業。

否則,合利時是怎么拿下高鐵的信號控制系統合同?

王昌利這些人最初同意華騰收購,就是想讓華騰出資,解決國轉民中間暴露的諸多產權問題,他們這撥人乘機套現一個多億,隨即拿著錢重新創業,組建一家純粹的民營高科技公司。

現在就是這樣的大環境,每個人都想撈更多更多更多的錢。

什么中國霍尼韋爾,什么中國中控集團,什么中國的工業自動化行業領袖……都是放屁,他們自己都不相信,靠關系,靠差價,靠組裝混口飯吃,徐騰信以為真,這就是典型s-逼。

這個行業究竟要怎么搞?

浙大海納的那批高層都還在監管所呢,合利時的那幫高層則和徐騰玩了一招釜底抽薪,套現跑了,另立門戶。

新華電控這幾年剛上路,很多東西也沒整理出頭緒,唯一有點頭緒的總經理李海通還帶著總工跳槽了,據說,浙省自儀公司的那位老板給了幾千萬。

從浙大海納到合利時,到新華電控,徐騰累計投入5億資金並購,最後就剩下一批中層技術人員。

光電監控的市場太混亂,各種小公司一大堆,都是靠關系吃飯。

led產業,華騰自己組建了團隊,一年多的時間,要技術沒技術,要產能沒產能,徐騰只能發狠同意了三安光電的報價,用資本解決起步階段的問題。

這些都是爛攤子,羅紅岩全部扔給俞亮了。

俞亮暈,跑過來找徐騰,也不想想,徐騰要有辦法,早就出手解決問題了。

徐騰就這么一頁一頁的看報告,這些都是爛攤子,他虧了不少錢,現在最重要的是騰訊網絡、華騰汽車、華騰重工、華騰置地五大板塊別出問題。

騰訊通信也是爛攤子,騰訊軟件的幾家公司內部整合問題,同樣讓徐騰煩心。

徐騰很淡定,因為他就是再想辦法,也沒什么好辦法,只要能撐就先撐著,包裝到位,以後爭取弄到創業板圈筆錢算了。

徐騰如此淡定的看著每個事業部門的工作報告,俞亮只能等著,做為公司總裁,必須請董事長給一個話,給一個底線,最低是什么標准才不算是俞亮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