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九章 徐家,不幫別人賺錢!(1 / 2)

無恥家族 浪子刀 4427 字 2022-07-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無恥家族最新章節!

上市,還是不上市?

這本身不是一個艱難的抉擇,哪怕a股市盈率跌破20倍率,所有做企業的,還都是夢想上市。

華騰集團在大規模重組汽配產業之余,一個最大的利好就是騰出幾家st股份公司的殼子,徐騰就要用其中兩家,包裝超威電池和一家電動車企業上市。

徐騰這一次和錫州做的交易有點大,沒有魄力的地方領導,還真的不敢輕易同意。

他最初的安排,下午去錫州威孚科技集團考察,商談雙方在汽配產業的合作計劃,此刻臨時改變主意,下午繼續和錫州市的幾位領導閉門談判。

上午的早餐會,那些所謂的談判都是早就談妥的。

現在情況有變,徐騰加碼了,錫州的幾位領導也加碼了,雙方必須要重新追求華銀系和錫州的利益最大化。

談判的最終結果正如徐騰的預料,不能更滿意了。

談判的過程也很愉快,雙方都是興致勃發,如沐春風,基本上,只要錫州這邊的要求不太過分,徐騰都能代表華銀系點頭同意,只要徐騰和華銀系的要求沒有超出錫州市政府的權限范圍,幾位領導也堅決不反對。

雙方的討價還價,大致就是4%和5%之類的差距,很容易達成協議。

真的不能再愉快了。

暫別錫州,徐騰乘坐自己的這輛勞斯萊斯銀天使,前往臨近的吳州市,心里還在琢磨著,他這一次之所以行程匆忙,其實是江南省的要求。

省里以最優惠的條款借給華騰集團40億資金,希望他能在各市都走一圈,全面了解省里的經濟實力和投資環境,搞清楚江南省相比江淮省的優勢,然後再談華騰系整體遷移到江南省的優惠政策。

這算盤打的,噼啪響啊。

華騰系在江淮的問題,江南省的幾位領導早就一清二楚,並非是毫無勝算,一旦華騰系最終做出艱難的決定,想要易地發展,又不能影響華騰系的長江經濟帶戰略布局,最佳選擇就是江南省。

這種事是很難說的。

昨天,一位鄭副省長已經暗示過徐騰,將華騰汽車布局到寧州市,或者是錫州市,可能對華騰集團更有利。

這個時間段,姑蘇城里,只怕已經開始准備迎接徐騰。

徐騰想了又想,忽然做了決定,給這位專門負責和他聯系,負責安排他在江南省行程的鄭副省長發了一條短信,訪問吳州之後,其他行程暫停一段時間。

這么走馬觀花沒什么意思。

他要在錫州多考察一段時間。

「沒問題,你能這么想,正是我們希望的結果,吳州都是靠外資發展,不適合華騰落戶,錫州就不一樣了,非常適合華騰實施工業3.0戰略。」鄭副省長平時哪有發短信聊天的習慣,這也是沒辦法,積極配合騰太子的習慣和風格嘛,半個月前臨時換了一部商務手機,手寫輸入。

省領導!

這個級別就都不是普通人了,資訊很多,只要想搞清楚,很多事都能搞清楚。

特別是華銀系從上一次的博鰲中企峰會開始,已經不忌憚將實力公布出來,多交點稅也沒什么大不了的,銀河資本、華夏銀行、博安控股、澳門富信、神州傳媒、tcl、萬科、騰訊、華騰、江泰、永泰、華泰……這些私營大企業抱團組建的聯合航母,正在大規模的調集資本介入金融和高科技產業。

單純談實力,華銀系已經不輸給任何一家央企,而且是分散布局,一直沒有明確核心總部。

現在不是江南省在爭,很多省和直轄市都希望華銀系以它們為運營中心、產業中心,目前來看,華銀系核心區是在粵省、江淮省,問題在於江淮省自身不爭氣。

可惜,華銀系在江淮省幕後運籌帷幄,推波助瀾,締造出全國最大的江淮農村商業銀行,由江淮省的83家縣級農村商業銀行合並而成,也絕非是為了便宜其他企業。

這將注定是一場長期的博弈。

徐騰慢慢等著,很有耐心,不過,他還是要回錫州深入考察。

正如江南省的鄭副省長所言,姑蘇之地都是外企虎踞龍盤,別說是華騰集團,就算是整個華銀系喬遷而來,也未必能占據多少優勢,能分羹幾杯。

省領導安排徐騰訪問吳州,只是希望徐騰意識到,錫州的發展空間很好,在錫州布局,北連江寧,南連姑蘇,輻射整個長三角,和這些國際企業都能有很好的合作空間。

太湖之濱,吳錫之地。

這是做大事的好地方!

徐騰在吳州訪問兩日,隨即就重返錫州,依舊下榻在錫州江泰君悅酒店,傍晚時分,坐在窗前眺望太湖之濱的景色,一杯干邑在手,靜靜思考。

華騰系雖強,真要到了太湖之濱,其實也不算是什么太厲害的大企業,只能說是有潛力罷了。

江南省的領導層又不能預判到十年後的經濟格局,未必能完全確認華騰系正在運作的工業3.0價值,當前真正看重的是騰訊集團和華騰汽車,這兩年一旦遷移到江南省,正好彌補了江南省一無重要網絡科技產業,二無大型汽車產業的兩個短板。

只不過,江南省是僧多粥少之地。

華騰系能從江南省各家銀行抽調的貸款是有限的,這就不像在江淮省,各家銀行求著登門送貸款。

這兩個鄰居省古稱江東,三國時代,東吳立國的根基就在這兩地,又稱江左,傳說中的江左盟就是這兩省,琅琊山也位於兩省之間。

如今,這兩省的經濟差距簡直是一天一地。

「董事長,邢總來了。」韓黛悄悄推開門,請錫州陽光集團的邢宗利進門。

徐騰起身,將酒杯放下,和邢宗利握手。

華銀系看似公開,實則依舊宛若迷雲,到底誰是華銀系的高級股東合伙人,現在有多少人能弄清楚?

這一位就是華銀系在錫州的高級合伙人,錫州陽光控股集團的董事長,錫州工商協會的副理事長和西洲江淮商人協會的會長,也是雅迪集團的實際控股人,雅迪科技的另一位大股東和法人代表是他的妹夫,都是慶州人士。

他是江泰系的長輩,邢蕙雲的父親。

在江泰系的歷史中,有一件事非常重要,92年,陳永年和張麗英關於集體財產分配的問題上,發生了一次非常激烈的爭吵。

最終,黃信洲選擇繼續相信陳永年,張麗英、邢宗利憤然退出江泰集團,自謀生路。

張麗英當時和一個珠海商人關系很不錯,順勢去了珠海……據說這是張麗英和羅紅岩離婚的主要因素。

邢宗利的妻子是錫州人,就選擇到錫州發展,最早是承包錫州毛紡二廠,後來用了一些手段買斷,94年到96年,他陸續兼並錫州毛紡一廠、織染廠和精紡廠,組建錫州陽光控股集團,從最初的毛紡、家紡業,逐步擴大至地產、電纜、電廠、電機多個領域,在錫州商界算是頗有名望。

錫州陽光控股集團的發展路線終歸是有瑕疵的,邢宗利素來低調,這些年一直不顯山,不露水,他以前對自動車產業沒什么興趣,2001年才在徐總的要求下投資雅迪和新日,去年又投資歐派動力公司。

邢宗利加入華銀系的時間段是比較晚的,98年才得到華銀系支援,開始大幅擴張,因為很多原因,目前在華銀系的地位也不算高,並未列入聯席合伙人。

論財力,他大致是在20億的級別,但在胡潤富豪榜上,暫時沒有他的名字。

「這段時間辛苦您了,請坐吧。」徐騰親自為邢宗利倒了一杯干邑,邀請這位長輩到辦公桌前坐下來,翻開一些資料,和對方一起分析目前的局勢。

邢宗利接過酒杯,禮節性的先喝了一口便放在桌子邊,看著徐騰提交的數據報告,大致瀏覽一番,隨即問徐騰,「你怎么又回來了,不是說要去常州嗎,省里沒意見?」

「那邊其實沒有什么可看的,省里安排的行程罷了,我和省里商量了一下,暫時先在錫州多觀察一段時間。」徐騰知道對方抽煙,但不怎么喝酒,和他的嗜好截然相反。

正好,他這里有一盒雪茄,就推送給邢宗利,「您隨意。」

「剛戒了,年紀大了,身體受不了。」邢宗利擺了擺手,專心看資料,過了片刻才幫徐騰分析局勢,「電動車這個領域呢,說實話,確實是沒什么技術含量,最大的技術也就是整體設計和模具設計。新日也好,雅迪也罷,說白了都是組裝,誰出貨多,誰的議價權高,性價比稍微高一點而已。想讓他們上市,光靠電動車都是不行的。」

陽光控股已經定了下來,由華夏證券負責在明年底做ipo上市,盈利水平沒問題,但從長遠來看並太理想,無論是毛紡、家紡,還是電廠、電纜、電機,都不是很好的概念。

輪轂電機倒是比較新的技術,主要競爭對手是日立、三菱,以及中德合資的兩家廠,技術差距有點大,好在電動車領域一般都不會選用太高規格的輪轂電機。

至於電纜產業,陽光集團這兩年被同城的遠東集團狠狠甩在身後,在錫州雖是第二大的電纜制造商,產銷量卻僅是競爭對手的1/4,差距還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陽光集團的下一步到底該怎么發展,邢宗利自己也不清楚,當初,徐總和老蔣都曾建議他不要盲目多元化,專注毛紡、家紡和地產即可,他不聽,現在搞得一團亂,也就不能怪華銀系遲遲不予支援。

另外一個問題,這位邢總的思維和陳永年等人差不多,早就落伍了,雖說是在華銀系,卻不喜歡用華銀系的合伙人模式,獨立在外,一直是用最傳統的私企模式管理陽光集團。

這么些年下來,要技術沒技術,要人才沒人才,要資金沒資金,任何一個產業都沒有做大做強。

人嘛,都是自私的。

有多少老板喜歡將股份和利潤分給下面的人?

邢宗利這兩年各個戰線都處於下風,特別是電纜產業投資那么大,還是輕易被遠東電纜甩開一大截,根基的毛紡產業也漸趨下滑,利潤微薄。

這一下終於慌了,今年才將錫州陽光集團改組成陽光控股集團,終於要學華銀系的合伙人制度,全盤照搬華銀系的管理模式。

這位長輩85年下海做生意,92年從江泰系離開時,手里據說就有一個多億的資產,從98年到2002年,華銀系向他的陽光集團注資7個多億,到今天,整個陽光集團的凈資產不過30億左右。

這就足以說明,邢宗利這位長輩也不行啊。

如果沒有華銀系,他在錫州的成績可能更加有限,不過爾爾。

客觀的說,徐總和老蔣都不是很欣賞邢宗利,為人處事的水平確實不錯,在錫州算是混的如魚得水,歷來都是市政府的座上賓,實際經營能力一般,還挺自負的,挺小家子氣。

徐總閱人無數,給邢宗利的評價就是「老邢一般不會吃虧,但也做不了大事」。

老子不重視,只能投奔兒子。

邢宗利審時度勢,年初通過女兒邢蕙雲給徐騰傳個話,想加入華騰系,請徐騰過來號脈診斷。

徐騰這一次中斷在江南省其他幾個市的考察行程,半途返回錫州,就是來幫邢宗利整理思路的,其實也沒什么好整理的,都已經亂成這樣了。

徐騰現在手里的這些資料,都是和家紡、毛紡、電纜、電機有關的行業報告,以及陽光控股集團的統計報表,他幾個月前就看過一次。

這一次是重新翻看一遍,還是沒什么頭緒。

他想了想,索性將這些資料丟在一邊,「保監會的章維平從南方局的位置下海,召集了很多大企業,想要合資籌建一家陽光保險公司。有意思,企業商標名都差不多。保險是一個熱門行業,他目前捏著三百多個備選的股東名單,據說已經選了十家,銀河資本是其中之一。我給他打個電話,讓他盡量將陽光控股集團塞進去,你要准備好兩億左右的入股資金。」

再過半個月就是2005年了,這個份上,邢宗利的陽光集團還想在紡織、電纜、電機領域發力,早已為時太晚,何況對方還有地產、電廠投資,資本太分散,基本沒有太多過硬的人才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