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三章 財團的裂縫(1 / 2)

無恥家族 浪子刀 3160 字 2022-07-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無恥家族最新章節!

徐騰和陳大橋的冷戰注定要持續很久,他也不在乎,不會主動解決這件事,直到他無法容忍,他會切割換人。

他只是堅持一件事,對漫威公司的收購由華騰公司負責融資,相關投資納入神州傳媒集團的擴股計劃,這就意味著華騰公司和華銀財團在神州傳媒的控股權,正式超過51%。

實際上,這是大幅度的超過51%的控股標准。

銀河資本將芯片、面板、存儲三大產業轉移到華騰公司旗下的投票很順利,總計24票,19票贊成,5票棄權。

2006年,華銀財團二次年會最後一天的議題是新的聯席合伙人舉薦排序。

博安系那邊沒什么大變化,唯一合適的提名人選是永樂電器的程曉亭,在博安系的支持下,永樂電器在2003-2006年迎來了一個高速成長階段,全國范圍內的連鎖家電門店增加到1300家,擴至全國各省市,一舉超越蘇寧電器,並且以30億rmb的報價將大中電器納入旗下。

明年2月份舉行的2007年一次年會,永樂電器會在華銀財團內部增資擴股,預計增資200億,明年5月,永樂集團將正式以博安系旗下的二級子集團整體在a股ipo上市,預計總市值將超過500億。

這意味著程曉亭在2007年5月份以後,身價將可能達到70億規模。

在這樣的級別還不能躋身華銀財團的聯席合伙人,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相比博安系,徐騰負責的華騰系,情況要復雜很多。

在接收了銀河資本旗下的中芯國際、京東方、朗科電子三大it公司,以及關聯的其他十幾家芯片設計、封測公司後,徐騰的華騰系旗下已經不止九大集團和三大金融企業。

陳安邦的東辰集團更是搖擺人,股權結構由嵍州陳氏家族、華騰公司、博安控股三大股東組成,名義上歸屬博安系,實際還是更願意聽命於徐騰——徐總親自出面協調過這件事,效果不佳,張麗英與陳安邦一直不和,據稱,張麗英正在籌建陽光建設集團,肘制陳安邦的東辰建設集團。

陽光建設的負責人可能是由陽光控股集團的邢利賓親自擔任,這個人和陳安邦也素來不融洽。

在博安系內部,陳安邦選擇越過張麗英,直接和李錦芬、王佦等人合作,同時積極運作回歸華騰系的計劃,也多次找徐騰訴苦,希望徐騰出面斡旋。

徐總當然不同意,才會單獨和徐騰討論此事,具體要怎么操作,父子倆都很頭疼。

張麗英此次年會提名永樂電器集團的程曉亭,不提名陳安邦,正是最好的回應,報復陳安邦的三心二意。

徐騰這邊的情況更加復雜,即便陳安邦千方百計想重返華騰系,他也不可能提名陳安邦晉升聯席合伙人,因為華騰系的大佬太多。

中芯國際、京東方、朗科電子三大it集團的董事長,眾趣集團的馬枟,原則上都符合晉升條件。

這里面已經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這些公司的整個高管團隊需要得到認可,需要升入華銀財團的頂層,參與整個財團的決策。

「你這邊要提名誰出任聯席合伙人?」

「你這邊要提名誰?」在張麗英提名程曉亭後,蔣寧遠問了徐騰兩遍,中間隔了幾分鍾,會議室里安靜的仿佛能聽到每個人的呼吸聲,能聽到會議室外的風聲。

徐騰靜靜的像是在思考,像是在走神,沒有聽到蔣寧遠的提問。

良久。

「我提議……!」徐騰的聲音很輕緩,中間吸了一口氣,表情漸漸凝重,終於做了一個決定,轉而看向蔣寧遠,「我不提名任何人,並且,我提議在未來三年停止任何關於新聯席合伙人的議題。從2007年到2010年,暫停提升新的聯席合伙人。」

所有人都很驚訝,除了徐總。

這幾年的年會,徐總的話都很少,總是坐在主席的位置低頭思索著,雙手交叉擱在腹部,這位曾經席卷a股的亞洲賭王還沒有那么蒼老,至少比老蔣年輕的多。

徐總是************時出生的老江湖,今年不過五十五歲,殫精竭慮,頭發花白,比徐騰記憶中要老的更快一些,特別是這幾年。

在中芯國際、京東方、朗科電子三大集團和其他十幾家it軟硬件產業的大規模投資,一年數百億的規模,讓這位亞洲賭王不堪重負。

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贏與輸的問題。

沒有人喜歡失敗,沒有人喜歡當輸家,特別是這些產業關系國家與民族經濟時,徐總一直在強烈的雄心壯志和畏懼之間,輾轉反側。

徐大昌其實沒有眾人想象的那么偉大。

人們都以為這位亞洲賭王魄力驚人,膽色過人,但有一件事或許更能說明徐大昌的個性。

80年代末,徐大昌欠了別人兩千塊的賭債,徐騰那時差不多是八九歲,要債的人登門,打了徐大昌一頓,將他打的跪在地上哀求,承諾三天時間還錢。

三天後,他跑了。

這筆債後來是齊衛國幫忙還的,對方看齊衛國面子,畢竟是派出所的民警,只收了兩千塊的本金,沒有收利息。

那是齊衛國家里的所有存款。

此後五年時間,徐大昌都沒有還這筆錢。

歷史在94年改寫,但這件事卻永遠留在很多人的記憶里。

徐總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他的性格里,並沒有類似於陳安邦之流的魄力,沒有那種能從縣委機構停薪留職,下海經商的魄力。

他喜歡炫耀,喜歡高人一等的感覺。

直到徐大昌真的高人一等,俯覽眾生,內心深處依然有一種難以言語的恐懼,他選擇信佛,相信輪回,每年都會去一趟嵍州鐵佛寺。

他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但這種使命遠遠超出了他的心理承受范圍,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圍,總是擔心這個財團會在某一天突然崩解,總是擔心他的財富會突然消失。

每天夜里,他會驚醒,想要結束一切投資,結束一切冒險,停止,讓一切都停止在這一刻。

每天早晨,他又會繼續考慮使命,開始新的冒險。

這種反復交錯的狀態,讓他精疲力竭,最痛苦的地方是這幾年在it科技產業的巨額投資,一直在不停的虧損,真金白銀的流逝。

正如他過去在騰訊通信技術公司的投資一樣,不論他怎么努力,局面總是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而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華為、中興不斷崛起,仿佛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錯的,特別是在這個領域。

華商世界里赫赫有名的徐總,如今正在做減法,將自己的精力收縮回去,少管一點事,做自己最擅長的事,至少,他確實很擅長做博彩業,做保健品產業。

徐大昌有很多秘密,沒有告訴別人,銀河資本在過去三年一直是虧損運營,他和李錦芬正在想盡辦法力挽狂瀾,挽救曾經讓華銀財團踏上雲霄的博彩業和保健品產業。

博彩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保健品產業的過度營銷導致的市場信任度低迷,民營醫療產業的各種亂象,正在不斷侵蝕銀河資本和博安控股的利潤率。

這些事只有在華銀財團的高層領導內部,秘密討論著,徐總負責博彩業,李錦芬負責保健醫療產業,李達霄負責證券投資,徐媽負責徐家的家族信托基金。

徐騰主管華騰系,接手所有的科技產業投資,張麗英主管博安系的其他產業,蔣寧遠繼續負責維系華銀財團在上層的運作。

這是高層內部的決策,問題在於,李錦芬這兩年一直想退休,老蔣的身體也不堪重負,每年有一半的時間在休息,張麗英更是屢屢證明,管不住整個博安系。

一切都像是有一種征兆,華銀財團正在由盛轉衰,從2005年的鼎盛巔峰向下墜落,緩慢的衰老,衰落。

why?

我們病了,什么病,病在哪里?

沒有人知道。

2006年的一次年會和二次年會,除了徐騰和陳大橋的沖突之外,一切都看似正常,但在徐騰和徐大昌的感知中,華銀財團內部的危機正在彌散。

這就像是一棟摩天大樓,所有的牆壁上都出現了細小的裂痕。

歷史一再證明,每個強盛帝國的衰敗都起於內部。

2006年二次年會,徐總、徐騰、徐媽和李錦芬、李達霄的沉默,正因為他們感受到了這種裂痕,徐總和李錦芬的收縮,都是一種彌補,他們的判斷是華銀財團擴張的太快,根基不穩。

徐騰也有類似的判斷,所以,他做了一個提議,立即停止新的聯席合伙人提名。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