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90納米,做不到啊!(1 / 2)

無恥家族 浪子刀 3437 字 2022-07-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無恥家族最新章節!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法治的,並非有錢就能為所欲為,想做什么都行,?33??是自作孽不可活,除非你有錢到徐騰這種地步。

這個就真的是為所欲為的級別了。

徐騰並沒有告訴華銀財團的其他聯席合伙人,他要如何如何阻擊新加坡的國運,那顯得有點蜉蝣憾樹,自不量力之感,對財團本身也很不負責。

他不說,只是這么做,理由是他認為這樣做能賺錢,單純從華銀財團和大馬政府簽署的商業協議來看,絕大多數的條款也確實是非常有利於華銀財團。

這是幾份很不錯的商業合約,幾個很不錯的拓展計劃,最關鍵的地方是使用了國家政策性貸款融資,利率很低。

所以,大家不要輕易批判政府到處撒錢,到處借債,這些債務都是和企業掛鉤的,要么是被華銀財團賺取,要么是被國企賺取。

一百多億美元的貸款支付到帳,大馬政府都來不及捂熱,這就又到了華銀財團手里。

華銀財團其實也來不及捂熱,工人工資、設備采購、水泥、設計……陸陸續續分散到其他國內企業單位和員工的手中,轉了一圈,又變成央行的外匯。

中國如此,日本如此,美國也是如此,只不過,美國可以肆無忌憚的印刷美元,但美國也沒有中國、日本這么多商品可供出售,貨架上只有f16,還有各種炸彈、導彈、坦克。

日本有工業產品,沒有軍工產品外售,即便准備外售,那么低的性價比,加上國際政治地位的低能兒,基本也沒有幾個國家會買日本的潛艇戰機。

中國啥都有,想買啥都可以,三代機、無人機、自行火炮、導彈……除了核武器,什么都能買。

講真,中國的軍工產品還是挺實在的,性價比高,關鍵是火力強大,後來沙特打也門游擊隊,打成那個熊樣,各種美制武器不好使,索性就用中國的自行火炮plz45開路。

不客氣的說,沙特正規軍打到最後,基本就靠這玩意壯膽,中東那幾個國家也基本靠中國造的無人機剿匪,關鍵是恐怖分子也用國產民用無人機扔炸彈和偵察。

訂單是雪片一般的飛來啊。

華騰智能機械公司除了工業機械人的產業位居全國投入,科研投入驚人,匹敵國際機械人四大巨頭,無人機的領域投資更是誇張,完全不講道理,和市場利潤脫鉤。

華騰的藍鷹系列,主要是面向警用市場,基本和軍用無人機差不多,稍微改改就能玩偵打一體,還有多個頻道變頻配置,抗干擾能力也是軍用級。

現在就等著敘利亞戰爭開打。

徐騰講真話,華銀財團在無人機領域的投資和科研工作,基本不比軍用級差,甚至投入更多,因為技術水平完全領先同行,包括某某所,陸軍其實已經開始采購藍鷹系列。

只不過,軍品編號不是「藍鷹-xx」罷了。

華騰智能機械公司的藍鷹-xx,最先進的試驗品已經開始嘗試使用人工智能,遇到強干擾狀態,會屏蔽無線通信,自行返回,或者強行攻擊干擾源。

在城市上空飛行時,可以收集交通、空氣、氣候等各種數據。

高科技產業可能不賺錢,但很有趣,能夠改變人類的生活,這就是高科技產業最大的價值。

要說高科技,那就不能不提芯片產業。

芯片產業有兩種發展策略,一種是英特爾、三星這種,自己設計,自己生產,只有半導體生產設備是用其他企業引入,還可以負責代工。

另一種是台積電、聯發科那種模式,設計、生產、封測分開進行,各自從事一部分專業領域。

華銀財團目前在設計、生產、封測三個領域都有投資布局,想要整合在一起,偏偏就是無法做到,因為在代工和封測兩個領域的團隊基本是台灣人為主,各自為政。

其實在芯片的設計業務上,華銀財團的台胞也不少。

這是現狀。

合並以後,誰是直接負責人?

這個問題遲遲無法解決,合並就遙遙無期。

徐騰自從接手華銀財團後,在it產業的幾個領域繼續投入巨資,別的都好說,唯有重組這件事,提都別想提。

徐騰現在其實就是兩件事,一是用一己之力推進中國的工業3.0戰略,二是走出去,到海外投資,擴大國家和企業的利益版圖。

環顧中國,現在最適合做這兩件事的人就是他。

正如蜘蛛俠的那一句台詞,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他得扛起這個責任。

這就是他的事業,他的人生價值,可惜,光是整合財團內部的各家it企業,就讓他絞盡腦汁,苦無良策。

現在,機會來了。

徐騰從大馬考察回國的時機非常巧,中芯集團和台積電的官司打了一輪又一輪,如今是終於到了圖窮匕首現的最後時刻。

華銀財團在中芯集團的股權是非常分散的,表面性的維持創始人張瑞京及其團隊的第一大股東地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在於,張瑞京和中芯集團的技術,70%是來源於台積電、台聯,20%是從英飛凌、東芝收購而來,只有不到10%是自行科研攻關。

雙方目前的焦點問題是90納米級的工藝。

台積電在大陸不提供這個級別的技術,但它的技術通過員工流失,特別是科研團隊的流失問題,流入中芯集團,而張瑞京宣稱是中芯集團自主研發的90納米級技術,很客觀的說,90%是復制於台積電。

因為這里面的因素太復雜,華銀財團這些年只對中芯集團進行財務投資,並不介入董事會運作,僅是委派了一名非常務董事監管財務工作。

徐騰在大馬訪問期間,台積電通過在大馬投資的一位台商,繞道和徐騰聯系,提出一個和解方案,首先是要求中芯集團承認盜取台積電的技術;其次,要停止使用現有的90納米級工藝;第三,一次性賠償台積電4.5億美元。

第四,張瑞京及其團隊必須離開中芯集團,為此,台積電列出了一個多達70人的清單,全部都是台積電的前技術人員和高管層。

徐騰沒有答復,因為他要同意的話,中芯集團基本可以宣告破產,一無人,二無技術,三無現金流。

回到滬州的下午,徐騰甚至來不及休息,就直接轉乘直升機,前往中芯集團在滬州高新技術產業園的總部,在張瑞京的辦公室里,同這位半導體產業的大佬見面。

一山不容二虎。

張瑞京當年帶隊從台積電離開,就是因為和台積電的那位董事長不和,用張瑞京的話說,對方是深綠,他是深藍。

張瑞京是不是深藍,徐騰不知道,但這個人做生意的手法確實很台商,能偷絕不用搶,能搶絕不用買,能買絕不用自己科研。

徐總歷來不是很喜歡對方,徐騰也不喜歡,但也必須繼續任用對方,將實際控股率超過70%的中芯集團,全權交給這位張董事長負責。

華銀財團的it產業有四大巨頭,互相都看不起對方,張瑞京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資歷最老,聲望最高的那一位,還真有資格看不起京東方和朗科的那幾位董事長。

這位張董事長的辦公室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和大部分的董事長差不多,辦公室稍微大點,豪華一點而已,毫無新意可言。

台積電向華銀財團直接開出的和解條件,這位張董事長顯然也收到了,這幾天正焦頭爛額,看見徐騰,以為是救星,終於拿出了往日沒有的熱情。

中芯集團其實已經到了一個很關鍵的時刻,成則成,敗則敗,一旦真被台積電在美國告倒,這家國內第一大的芯片代工企業,或許不會崩盤,但也徹底失去了前程。

華銀財團在中芯集團的投資接近百億美元,顯然不能容忍這種局面。

即便如此,徐騰依舊淡定。

這是他的風格。

無論局勢多么危機,他總是有種超然世外,悠然行走於亂世的氣質。

很多人將這種氣質視作貴族精神,因為徐騰的這一切財富,大多數都來自於家族,而非他個人打拼,個人攢出來的家業,在眾人看來,他不懂其中辛苦,自然是不在意。

這就是貴族精神的本質。

徐騰甚至沒有去辦公室的茶座,就在張瑞京董事長的辦公桌前坐著,讓人倒了一杯茶,什么話都沒有,靜靜的看著張瑞京,等他解釋。

從2001年至今,徐家和華銀財團累計拿出700億rmb的總投資,結果就這樣……被台積電一紙訴狀告到美國,要求中芯集團賠償台積電50億美元,同時還要封鎖中芯集團在0.18微米、0.14微米、0.11微米和90納米四個級別的技術平台,禁止應用相關的多達300份專利技術。

「理事長,他們絕對是誣告,我們在90納米的技術……可能是有一部分借鑒台積電,但是,我們在0.14微米和0.11微米的技術上,完全是有國家認可的專利技術,只是沒有去海外申請相關專利罷了。」張瑞京還在死撐,信誓旦旦的嘴硬,「這個事,我不打算妥協,要打官司,那就一直打下去。再說了,咱們和台積電的官司一直就在打,從2002年打到今年,前後三輪,從來沒閑過。」

徐騰依舊沒什么好說的,他又不是沒有內部線報,因為他從來就不信任這個張瑞京,也不信任對方周邊的那群台籍高管層。

徐騰看了看辦公室里的其他人,包括陪同在這里的首席助理韓黛,示意所有人都離開。

眾人匆匆而去。

徐騰沒什么表情,看不出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就這么平淡的喝一口茶,端著杯子輕輕晃一晃,問張瑞京,「你講真話,台積電研發90納米的技術用了多少科研經費?」

「二十多億美元,如果我們完全從頭起步,可能得翻一番。」張瑞京說了一句實話,點了根煙,很頭疼,他也不信任徐騰,懷疑徐騰會操控董事會將他踢出局,讓他背上所有黑鍋。

「你當初到大陸,和我父親見面時,身上帶了多少錢?」徐騰將茶杯放下,看著對方的眼睛,不怒自威,不允許對方說謊。

「幾百萬……新台幣吧!」張瑞京心里咯噔一聲,知道自己猜對了,徐騰是要他背黑鍋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