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狼狽為奸(1 / 2)

無恥家族 浪子刀 2840 字 2022-07-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無恥家族最新章節!

等一年又一年,美國金融危機終於爆發了,喜聞樂見啊!

徐家在美國持有大量的科技股,想要避開這一波的危機,幾乎毫無可能性,但沒有關系,殺敵一千,自損三百也是能接受的。

2008年的金融危機早在2007年就已經嶄露雛形,只是被美聯儲的寬松貨幣政策所掩蓋,從2008年的1月到5月,美聯儲四次降息,就是在挽救深陷mbs泥潭的房利美和房地美,結果還是沒有救成。

2008年的8月1日,兩房股價雪崩。

徐總時隔多年,難得親自上陣,跨越14000公里的距離,在太平洋的對岸操控家族信托基金,一鼓作氣,提前引爆這兩枚炸彈,算是給81建軍節送一份徐家大禮包。

the-shunfamliy一出手,效果是杠杠的。

早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徐總就在香港設立了一支對沖基金,那會兒,別看徐總操盤a股多年,對於「對沖」這個概念還是有點懵懂。

2002年以後,這支對沖基金遷移到了新加坡,因為新加坡是美國在東南亞的第一盟友,堪稱是北有小日本,南有新加坡,兩大鐵桿獵犬。

灣灣也是美國的走狗,只不過,級別低了很多,比韓國都不如,狗糧都得自帶。

美國對新加坡是真心好,一邊想盡各種策略搞亂香港,一邊扶持新加坡取代香港,成為亞太金融中心,遏制中國的金融業主導權。

97年香港回歸以後,大量的對沖基金開始離開香港,奔赴新加坡安營扎寨。

徐總也不能免俗,因為在新加坡注冊的對沖基金,不僅可以避開美國的各種稅收和監管,還能相當於在美國本土操盤。

講真,美國是真將新加坡當親兒子,在新加坡開的後門是又大又敞亮,還沒有監管,堪稱是攻擊美國的最佳跳板。

兩房危機早就在醞釀,美聯儲忙著救市,華爾街的叛徒們忙著弄死兩房,這幫金融之狼怎么會管美利堅人民和國家的死活,有奶就是娘,先賺一票再說。

徐總投入上百億美元對沖,這都不算是主力軍。

這一下真是慘烈了。

道瓊斯直接跌崩了,投資兩房的各家機構損傷慘重,這可不是華銀財團的崩盤,而是兩房的崩盤,兩房的資產規模加起來,基本等於華銀財團的規模乘以七。

不錯,就是這么大的盤口雪崩了。

兩房只是剛開始,但凡是投資次級抵押債券的各家投行、機構、保險公司、政府,沒有一家不虧到眼睛赤紅如血,可以說,除了高盛逃過一截,華爾街的大鱷們基本沒有不遭受重創的。

兩房、雷曼、美林、aig,堪稱是損傷最慘烈的五大公司,花旗、摩根也好不到哪里去。

這就是傳說中的集體玩虛脫了。

徐家是一明一暗。

徐騰在明處,當然不能有任何動作,徐總在暗,那就不一樣的,徐總從1月份退休之後就一直在親自控盤所有的家族信托基金,摩拳擦掌,積極備戰,就等著這一波賺翻,徹底退休。

所以,從晚上9點30分,美股開盤,兩房崩潰,一直到凌晨4點,美股停盤。

整個8月1日的建軍節,徐騰都在公司,裝模作樣,臨時被韓黛和羅紅岩喊到公司看著大屏幕。

徐總肯定也沒睡。

父子倆一直在通短信,至於彼此發了什么,收了什么,只有父子倆知道。

真沒徐騰什么事,他就是站在一旁看熱鬧。

這么多年,說到股市操盤,他一直有點懵懂,比普通股民懂的多點,比平均水准的操盤手就差一大截。

所以在這種時刻,他肯定是不出手為上策。

差不多是兩周時間,8月14日,美國四大投行之二的雷曼和美林證券就提前爆出破產危機,這種時刻就看關系了,關系好,素來是政治捐款大戶的美林證券就獲救了,由美國銀行出面收購,而雷曼只能崩盤破產。

機會來啦。

徐騰終於乘機飛往華爾街,下榻在紐約曼哈頓的柏悅酒店,距離華爾街只有五百米的距離。

這家酒店其實是有一段歷史了,大致算是普利茨克家族在70年代建造的第一家五星級酒店,後來就衍化出柏悅這個新的系列品牌。

70年代的酒店,沒有新世紀建築那么現代炫目,建造工藝和整體設計也在模仿美國上世紀20年代的新古典主義,具有濃郁的歐式風格。

整家酒店有四間總統套房。

徐騰訂了兩間,住在這里,美國東部時間上午抵達,中午就邀請高盛的總裁布蘭克芬,關於高盛在pn金融集團的持股權,雙方討價還價,談了整整一年。

現在終於不扯皮了。

一杯酒,5分鍾。

12億美金的中間價成交。

這個價錢核算下來,比pn金融集團在香港的股價要高出25%,溢價25%似乎是徐騰虧了,可問題是pn金融集團的股價,自打a股雪崩之後就一直處於歷史低谷。

重點是是徐騰支付12億美金,在pn金融集團的持股權就終於超過50%的大關,多了0.2個點,50.2%。

現在,徐騰就可以讓郭永哲滾出去了。

做生意就是這樣,既然有種挑起博弈,有種為自己圖謀利益最大化,就要有種接受被打敗的慘烈結局。

布蘭克芬是一位猶太裔的美國人。

在華爾街,這很正常,錯,再正常不過。

「我聽說這種干邑是你們家族的產品,非常值得尊敬,非常好的美酒。」布蘭克芬將玻璃杯中最後些許的李察干邑喝完,沒有再請人繼續斟酒的意思,看著徐騰,心里大概是咬牙切齒。

是啊,便宜徐騰了。

一直以來,這位布蘭克芬總裁都試圖用這些股份,交換徐家持有的谷歌股份,奈何總是不能談成,既然換不到,那就獅子大開口,乘機賺上幾十億美鈔吧。

結果沒想到,華騰公司反反復復的談著,就是不著急交易,直到有了這個千載難逢的契機才終於果斷出價。

高盛在這種危機中受到的影響相對要小許多,但也需要大量的流動資本應對後續可能到來的新風險,既然能在一個合適的價位出手,並且,能夠得到華銀財團的承諾,可以在關鍵時刻提供一筆同行拆借,這總歸是有備無患。

「摩根投行持有的股份,其實更容易購入。」布蘭克芬總裁一直有個疑問,不明白徐騰為什么不先買那邊持有的股份,雖然少了一點,好歹也是落井下石的好機會。

「誰說我不買了?」徐騰喝著自己的這一杯李察干邑,笑眯眯的,慢條斯理的解釋,「很顯然,摩根還需要一段時間感受自身的危險,而我和您的交易達成後,對他們持有的那一部分股權,需求度就降低了,正適合我進一步降低收購價碼。」

「你是如此年輕,卻是天生的商人,so,當我們下次談事情時,請提醒我盡量和華騰公司合作。正如你們的元首說的那樣,合作共贏,這同樣也是企業之間的盈利准則。」布蘭克芬總裁的意思是讓華騰公司出賣國內的隊友,聯手高盛一起賺錢,先從忽悠政府開始。

「這場金融危機的幅度和范圍遠遠超乎人們的預料,根據我們的統計,它將對全球經濟造成一次嚴重的重創,其後果不亞於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毫無疑問,它對中國經濟增長目標存在著巨大的威脅,所以,我認為我們可以達成一個共同的聲明,或者是其他方式的合作,游說中國政府出台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同美國一起執行超寬松的貨幣政策,共同應對這場危機。」

「我的意見,不僅是專業的,同樣也是美國政府內部一些重要人士的建議,我認為中國政府應該聽從我們的建議,那是對世界經濟最大的貢獻,同樣,它有利於貴公司,以及您的家族。」布蘭克芬總裁何止是猶太裔的美國人,何止是華爾街的金融大鱷,還是一個光頭。

聰明絕頂啊!

這個人在徐騰眼里,算是不折不扣的老人家,而且是一位從事過二十年多的銷售工作,從大宗商品銷售轉行進入華爾街的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