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到不能倒(1 / 2)

無恥家族 浪子刀 3698 字 2022-07-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無恥家族最新章節!

20國集團設立的附屬機構「全球金融穩定委員會」在2009年7月,公布37家tbtf全球性金融企業,tbtf——too-big-to-fail,大到不能倒。

簡而言之,20國集團的全球金融穩定委員會將在每個季度都要對這37家金融巨頭進行財務評估,如果出現風險,20國集團都會快速介入,避免出現新的全球性金融危機。

華銀財團在其中擁有2家,png、aig——中國pn金融集團和美國國際集團。

aig,美國國際集團,全球七大國際資產管理公司之一。

這個名字有著極大的迷惑性,實際上,aig集團的控股母公司——「aig國際控股公司」的注冊地早90年代後期就已經改遷至開曼群島。

2008年10月,華銀財團正式控股aig集團時,這還是一家亟需美國財政部接管,至少需要400億美元救助金的資產管理集團,到了2010年5月已經徹底扭轉局勢,業績數據極其漂亮,一舉超過高盛和摩根,成為全球七大國際資產管理公司中,市值僅次於美銀集團的華爾街巨頭。

這里面的秘密並不復雜。

aig集團的第五任董事長維爾倫斯-沃坦德在2008年7月上任後,首先,將aig集團的2300億美元總額的不良資產和債務,轉讓給美國海外信托資產管理公司——這實際上是aig集團母公司旗下的另一家殼公司。

這個交易完全有可能因為危害投資者的產權保護協定,而被美國財政部制止,也有可能因為投資者的控訴而被法院勒令禁止,但是,小布什卸任前的最後一個月,白宮緊急簽署了一份行政命令,允許aig集團和美銀、花旗采取類似的方式自保。

這就是華爾街的力量!

維爾倫斯-沃坦德將aig集團的不良資產和債務剝離後,只用了4個月的時間,就將aig集團旗下的四十多家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和金融公司,徹底重組成7家全資子公司和3家控股子公司。

這四十多家公司的股權結構普遍都是很復雜的,即便是在aig集團陷入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局面下,即便是有華銀財團高達470億美元的巨頭注資支持下,短短4個月的時間就能完成全部重組工作,也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重組就要裁員。

美國企業想要裁員,那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所以,在危機時刻中,人的潛力是無窮的,逼到了絕境,狗比狼凶,貓比虎瘋,不僅是維爾倫斯-沃坦德,整個aig集團精簡後的中高級別管理層,真是發揮了徐騰指示的「大膽重組,勇敢裁員」精神。

沒辦法啊,要么他們滾蛋,要么下面的人滾蛋,只能是讓下面的人滾蛋。

家族企業的優勢就在於此,只有一個老板,老板給出的指令必須執行到位,否則就滾。

先剝離不良資產,再全面重組,然後是大量裁員,最終實現整個aig集團的瘦身和扁平化,這是aig集團內部改革的前三步。

至此,aig集團的結構變得極其簡練,母公司只剩下兩千多名員工,控制著aig全球資產管理公司、aig亞洲基金投資公司、aig金融信息服務公司、aig商業保險公司、美國友邦保險公司、美國人壽醫療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金融租賃公司七家全資子公司。

一個企業的財報想變得漂亮,無非就是「開源節流」四個字。

aig集團的大變革中,前三步都是「節流」,第四步才是「開源」,以更激進的步伐轉向亞洲,形成一種在全球170個國家開拓保費和國際資產信托管理服務,重點投資亞洲市場的激進戰略,同時為全球4300萬私人客戶和企業客戶提供綜合性保險服務、專業的國際金融信息和資產管理服務。

下一步,aig集團在並購美國家庭人壽保險公司後,必然會將美國本土市場的人壽、醫療、養老業務整合在一起,進一步裁員,這也是美國家庭人壽保險公司的股東支持合並的唯一原因——用中國人的話說,就是「減員增效」四個字。

再下一步,aig集團要繼續並購忠利保險公司,同友邦保險公司合並,繼續在全球整合「友邦忠利」的保險業務和職員,將「減員增效」的秘訣發揮到極致。

並購就是為了裁員。

這就是aig集團在次貸危機爆發後,逆勢上揚,快速發展的真正秘訣。

維爾倫斯-沃坦德臨危受命,用了25個月重組aig集團,讓aig集團的市值從兩年前的不足300億美元,一路拉升到1800億美元,僅次於黑石集團和並購了美林證券的美國銀行集團公司,一舉成為全球第三大的國際資產管理公司。

一旦讓維爾倫斯-沃坦德順利完成對美國家庭人壽和意大利忠利保險公司的並購,aig集團就將在他的帶領下,成為全球第一大的綜合性保險集團和第二大的國際資產管理公司。

沒有控股方the-shunfamliy和華銀財團的鼎力支持,以及在全球金融危機最低潮階段的巨額注資,維爾倫斯-沃坦德沒有辦法做到這一切,甚至連董事長的席位都很難保住。

沒有維爾倫斯-沃坦德的激進推行,以及他對整個aig集團各種弊端和優勢的了若指掌,華銀財團注資再多,也無法實現這些成績。

這就是徐騰決定提前一年給予維爾倫斯-沃坦德聯席合伙人席位的原因,這意味著,維爾倫斯-沃坦德將會成為華銀-aig財團在美國和華爾街的最高代理人。

有了這個職務和權限,維爾倫斯-沃坦德甚至可以自主決策在華爾街內部的交易,自主決策如何同白宮、國會打交道。

因為這個職務不僅代表權限和地位,也代表徐騰和the-shunfamliy的信任,代表維爾倫斯-沃坦德不再是財團的職業經理人,而是最高級別的合伙人。

如果這是一場考核,維爾倫斯-沃坦德的答卷是滿分。

至少在2010年的今日,後「次貸危機」的新時代里,華爾街五巨頭中有aig集團的一席之地,綜合影響力僅次於高盛和美銀。

黑石和摩根這兩年還是有點傷的,花旗則是真的太傷了,傷到老本了,沒有二十年別想翻身啊。

華爾街五巨頭。

這就是the-shunfamliy在華爾街的一席之地,當然不能像高盛那樣,擁有強勢的政治影響力,但只談合作賺錢的各種手段和能耐,那還真是不遜色於其他四巨頭。

特別是通過華爾街五巨頭的松散聯盟,the-shunfamliy也能很好的保護家族在美國的資產,並且,進一步將這些資產隱藏起來。

所以,華爾街和白宮都很清楚the-shunfamliy在美國的資產非常多,可具體有多少,那真的是很難搞清楚。

這是沒辦法查清楚的。

光是徐家在蘋果公司持有的一半股權就隱藏在數十家互無關聯的信托基金,又進一步藏在五大巨頭數以幾十萬的客戶清單中。

……

徐騰在紐約的這段時間,主要工作就是穩固華銀-aig財團在華爾街的五巨頭席位,而在國內,華銀財團也通過多個渠道,同政府相關部門反復磋商。

一直到了2010年的7月中旬,在徐騰即將結束在美國的訪問行程時,華銀財團才在中美兩國政府之間達成了一個初步協議,以美方承諾授予faa認證為基礎,中方同意不以國有企業主導商用飛機產業。

這樣一來,不管徐騰的意願如何,中方和美方都希望由華銀財團主導中國大飛機產業,對中國來說,央企不能介入,唯一有能力推動這個產業的企業就剩下華銀財團,也只有華銀財團有能力扛得住長期虧損。

對白宮來說,華銀財團在美國的投資規模巨大,白宮有足夠的籌碼牽制華銀財團,避免進一步沖擊美國航空制造業。

雙方最後的爭論是機型的極限。

中方要求在長期時間內,中國商用大飛機可擴展至3級機型,也就是300座級別,而美方只打算在1級機型給予faa認證,也就是120座左右。

這個主動權還真的就在白宮手中,所以說,掌握規則的國家才是真正的大流氓。

徐騰只能親自介入談判,同白宮反復磋商,最後達成了一個二級標准機型的妥協指標,即最高180座,最高起飛重量不超過75噸級。

這個標准基本就卡死在c919。

如果徐騰以後想要突破這個標准,必然會遭到白宮的各種肘制。

很麻煩。

徐騰其實根本就不想介入航空制造業,只看空客的悲劇史就能想象,這是多么困難的產業,一旦介入,那就是一個無底洞。

現在也就是obma政府和民主黨剛上台,還在雙方積累友誼的階段,國內不願意刺激obma政府,所以,既然obma政府願意協商,那就各讓一步。

對私企而言,這可真是一個神坑。

徐騰在芯片和液晶產業的投資規模那么大,哪有更多資金投入這個神坑,他都不知道以後該怎么收場,想一想都頭疼的厲害。

國內現在其實想要的是將caa協議和美國的faa協議對等互授,也就是讓中國自己的caa認證等同faa,如果能達成這個目標,中國自己造的大客機,只要有中國自行控制的caa認證,都能享有faa認證的航空准入資格。

這個事怎么說呢……美國又不傻。

180座,那就180座吧,反正國內主要的客機需求也就是這個級別。

凡此種種,徐騰只能一聲嘆息,很頭疼。

在談妥這件事後,2010年7月底,徐騰乘機離開美國,前往中美洲訪問,這個區域基本都是所謂的灣灣邦交,背後為灣灣撐腰的當然是美國,畢竟這里就是傳說中的美帝後花園。

長遠來說,拿下中美洲7國,才能全面推進中國-拉丁美洲合作論壇的功效,將中國的國家利益全面覆蓋拉丁美洲,目前由於建交問題,中拉合作論壇就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中美洲7國本身有完整的一體化共同市場協議,人口和面積適中,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自然資源豐富,這恰恰是最適合同中國大陸構建自由互貿協定的區域市場。

2006年以後,兔子家在這方面已經是很重視了,但畢竟沒有正式建交,很多事情都是比較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