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想做大事,還是不能要臉(1 / 2)

無恥家族 浪子刀 3582 字 2022-07-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無恥家族最新章節!

事實證明,bbc要臉的時候是可以做出好新聞的。

徐騰最初可以在英國三大電視台的itv和天空廣播之間選一家,因為這兩家都是華銀財團的影響范圍內,面對他,基本都是要臉的。

itv的主要廣告商是wpp集團,而wpp集團的第一大股東就是神州傳媒集團,其他股東也多是華爾街和英國的財團。

天空廣播則是默多克新聞集團的子公司之一,而默多克新聞集團也是神州傳媒集團的第三大股東。

總之,這是傳媒幕後金主之間的權力游戲。

徐騰只是因為翻出了bbc當初采訪馬枟的新聞視頻,有點想為馬總報仇的意思,加上bbc監管委員會,特別是唐寧街和王室的保證,中間也有其他人的游說,才讓徐騰改變了決定,臨時選擇bbc的《西方觀點》節目。

結果鬧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尷尬事件。

在距離節目預定播出的時間僅有兩個小時,bbc的副總裁喬治-恩特威斯爾、新聞總監海倫-波登——就是最快介入節目談判的那位四十多歲的女性高層,陸續介入後,同華騰公司國際公關部歐洲執行總裁阿斯戴爾-坎貝爾緊急磋商,最終達成了協議。

雙方采用華騰公司「初選」的可靠數據,邀請徐騰講述中歐經濟合作的優點,分析歐洲經濟停滯的原因。

做為妥協,徐騰可以分享一些有趣的個人故事,觀眾有興趣的那些事,比如他個人到底有多少錢,他在英國有幾棟城堡,他平時的生活和辦公。

bbc之所以妥協,其實更關鍵的是來自唐寧街的電話。

在各種各樣的大人物陸續介入後,45分鍾的訪談節目終於不腦殘了,完美的符合徐騰和唐寧街的要求,能夠有效反擊工黨對於中國資本控制英國能源公司的那些攻擊。

至於bbc在十二年前采訪馬枟的新聞視頻,顯然是必須得播出,打臉也得認了,誰讓你家主持人那么自大。

這件事很快告一段落。

因為即便徐騰在bbc這邊小勝一局,也無法扭轉大部分歐洲人對中國的歧視心態,這種事,最終等中國人均gdp超過歐盟,擁有十艘核動力航母馳聘全球時,自然會成為歷史中的一個小波瀾。

……

徐騰在歐洲的訪問行程是漫長的,在英國停留了半個月後,才繼續前往比利時、瑞典、德、意大利和捷克訪問,隨行團隊中不乏國內的企業家,一同考察歐洲的投資環境,就一些項目展開討論。

正因為這一次的訪歐之旅,國內網友開始給徐騰起了一個「第三元首」的新綽號,聽起來很像是第三德意志帝國元首的意思,實質當然是另一種說法。

第三元首!

徐騰其實無所謂在海外訪問多久,他的工作基本都能靠在線解決,只是相比在國內,網絡數據的保密工作更困難罷了,有些重要的數據只能是由其他聯席、高級合伙人乘坐專機帶到徐騰身邊,當面討論決策。

譬如收購普瑞瑪集團過程中會遇到的麻煩。

普瑞瑪怎么說呢,真正接觸過機床這個行業的人士基本有數,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相比通快、吉邁特、馬扎克這些日德系的頂尖機床集團,普瑞瑪在國內基本就是高薪低能的代言人,價格差不多的,精度和性能低一檔,相比國貨數控機床,又完全沒有價格優勢。

目前在國內唯一有點競爭力的就是激光切割領域,後來在國內的生產和銷售部門也倒閉關門了。

徐騰說普瑞瑪是全球高端機床領域的七巨頭之一,對不起,那得是2002年的數據,從2003年開始,普瑞瑪就像是掉線的風箏一樣,啪啪啪的直線下滑。

普瑞瑪集團的控股方,同忠利保險的控股方基本重疊,也不是沒想過辦法,比如將主要生產崗位遷移到捷克和中國。

現在終於發狠了,准備將在都靈的總部砍掉。

徐騰收購沃瑞克是怎么快速扭虧為盈的,一樣的辦法啊,將總部人員直接砍了一半,連集團財報的統計工作都放在中國總部做。

你想啊,一個前台的月薪都高達7000歐元,一個月還只用工作20天,每天工作5個小時頂多的了,至於總部的各種行政部門,經理、主管……別提了。

不管是普瑞瑪的董事會,還是沃瑞克的前控股方銀瑞達財團,以及現控股方華銀財團,思路基本一致,將華騰精工集團的歐洲總部遷移到捷克,工資低,稅收低,注冊地遷移到荷蘭,企業稅收更低。

各家工廠是肯定不能遷,一線工人還是很重要的。

所以,不重要的工廠就直接賣給其他公司,拆了賣光。

合並後的普瑞瑪、沃瑞克、華騰精工加在一起,17個產品線,設計到1.3萬個配件體系,全部都要在5年內完成整合,將配件體系收縮,盡量使用中國制造降低成本。

歐洲現在的機床銷量基本不值得一提,除了捷克、意大利和瑞典三個機床中心廠區,80%的產能集中在中國的六個廠區。

在徐騰訪問意大利期間,三方股東在一起開了5次會議,直到徐騰離開歐洲的最後一周,才最終達成合並協議。

這個並購案不一定能通過,因為普瑞瑪和沃瑞克一樣,都擁有一定規模的軍工機床限制,沃瑞克是瑞典企業,不受歐盟鉗制,只要瑞典政府批准就行了,普瑞瑪的並購則要先報批意大利政府,再過歐盟這一關,最後回頭還要在都靈市走一圈——這一圈也要拖垮一層皮,工會各種鬧騰,一個不小心就得翻船。

其實吧,普瑞瑪就算不被並購,也遲早要將產能遷移到東歐和中國,不會保留在都靈,隨之一起遷移的中小配件企業不會少。

意大利的工人要比法國工人好對付,但是,工會也不太厲害,除非是意大利南部——所以,意大利南部基本沒啥工業,傻子才去意大利南部投資工廠呢。

徐騰在意大利的收購次數還是比較多的,對意大利的情況都比較了解,他個人感覺,只要美國不出面鬧騰,歐盟那邊大致也能搞定。

最多就是和都靈市政府、工會這邊談妥條件,保證不裁撤工廠——是啊,大家本來就不會裁撤工廠,至少短期不裁撤,裁的是白領啊。

所以說,意大利的大學生一畢業就徹底失業,根本沒啥工作,都靠父母退休金過日子。

反正這個合並案有70%的成功率,萬一沒成功,普瑞瑪集團賠一筆錢就算了,如果成功了,意大利人不僅能套現52億歐元,還能拿到華騰精工集團31%的股權,絕對是有賺到。

徐騰在普瑞瑪集團的機床中心和幾個廠區參觀以後,也是講真話,破廠子能賣出這個價格,已經很不錯了,難怪普瑞瑪集團的幾大股東都這么急著脫手,廠區設備至少十年沒更新過,工人全部是40歲以上的老職工。

歐洲現在最大的麻煩是青年招工很困難,青年人寧可拿救助金,也不去工廠上班,特別是老歐洲,德國還好,能從東歐招人,意大利是真麻煩,只能開出很高的工資,待遇優厚到徐騰都想來上班,只恨當年沒有歐盟護照啊。

工資高,成本高,設備就賣不掉,後續的研發資金也沒保障,惡性循環就開始了。

特別是機床產業,工人其實很重要,需要很長時間的培養,必須能吃苦,能耐著性子慢慢學習鍛煉……這尼瑪開玩笑呢,和意大利的80後青年說吃苦耐勞,你一定是有病。

意大利的80後,90後,基本就是巴神那樣,對不起,巴神真心算很好的意大利青年了,絕大多數的意大利青年、法國青年都是小確幸的祖師爺。

隨便混混都能大學畢業,然後就傻叉了,因為70%都是人文科學類的,學的那些亂七八糟東西,鬼知道有什么用。

徐騰這一次在歐洲的訪問,時間長達3個月,每天都要開兩三個會議,商量各種處理,分析各種數據和原因,最後就得出一個結論,誰他媽要號召中國高等教育學歐洲,誰他媽就是賣國賊!

徐騰在英國訪問的時候,伯明翰大學的一個教授,在他們的核電項目部擔任技術顧問,就和徐騰說,伯明翰大學的自然科學和理工系的本科生,1/3來自亞洲,1/4來自中國,這個教授今年總共帶了4個博士生,3個是中國的,這3個還都是一個學校出來的。

這是英國核電工業領域的一個很有威望的教授啊。

歐洲到底怎么廢成這個德性的,徐騰就真有點搞不懂了,所以啊,他都有點理解默大媽為什么要吸收難民,綠教怎么了,好歹能干活啊——當然,默大媽也確實沒有想到,不僅他們歐洲人一代不如一代,阿拉伯世界的青年人也是稀爛,爛到扶不上牆,到歐洲就是來混福利的,根本不打算干活。

總體來講,徐騰在歐洲觀察了三個月,各種數據分析一遍,感覺盎格魯-撒克遜人真的還湊活了,南歐,特別是意大利——沒法提,法國青年不比意大利好多少,就這還聖日耳曼呢,簡直是給第三帝國抹黑。

當然,歐洲也有好青年,成績很好的,名校畢業的,同齡人中的比例是在10%左右,一般都集中在倫敦、巴黎、伯明翰這種大城市。

在終於飛回江州的旅程上,因為夏莉提前一個月帶著幾個孩子回家,免得耽誤兩個女兒上幼稚園,徐騰這邊就清靜多了,和眾人在會議室里總結這一次訪歐行程,包括將未處理的事情總結一下。

徐騰這一次是真心有感覺,從幼稚園到大學,一定要在國內,孩子讀研讀博的時候再到英國劍橋深造,接觸一下國際氛圍,美國就算了,太不安全。

他的三個孩子所就讀的幼稚園,那是相當高水准,他和夏莉對孩子的教育不放心啊,自己投資建了一家,就在翡翠湖庄園內部,基本都是華銀財團的子弟幼稚園,校長都是嬰幼兒教育領域的海歸博士……現在想想,徐騰都有點怕怕,這個校長要敢和他玩歐美教育那一套東西,他回去立刻炒了對方的魷魚。

別替他心疼孩子,什么寓教於樂啊,培養出來的就是歐洲青年這種禍害,平均成材率只有10%,能不是一群賠錢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