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第三元首也去外國撒錢了(1 / 2)

無恥家族 浪子刀 5142 字 2022-07-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無恥家族最新章節!

徐騰此次訪美,最初的計劃只是想要利用自己在美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游說白宮放行,讓他的華騰汽車公司盡快完成對福特公司的並購,他也可以在幕後與共和黨交易,讓共和黨別添亂,兩黨都給他一點薄面,默契的避開這個事。

奈何局勢非常不利,反對華銀財團並購福特公司的輿論太強勢,obma總統、共和黨總統競選人米特-羅邁尼都表露出不支持福特公司被並購的態度,只是誰都不敢將話說的太死。

兩黨幕後都清楚,華銀財團在美國高科技產業和金融業的影響力到底有多深,只能打模糊牌,暫時不放行,等競選結束,拖到明年再說。

徐騰當然不高興。

最壞的地方是白宮和參議院出台的兩份中美半導體產業報告,都將矛頭指向他,前者是民主黨主導,後者是共和黨主導。

兩黨雖然沒有在兩份報告指名道姓的指責徐騰,但都通過指責「華騰工業控股公司」,實質性的指責徐騰通過在美國的高科技產業投資,不斷從美國「轉移」技術,扶持中國半導體產業。

「轉移」這個詞是報告上的書面用詞,到了各個參議員、州議員嘴里,全部變成了「盜竊」。

徐騰最初並不打算做的太過分,畢竟他的實力在這里,兩黨都是找替罪羔羊,誰也不敢真將他怎么樣,結果等他到了美國才發現,美國政界對他的態度非常不友善。

局勢很糟糕。

徐騰只能親自站出來反擊,因為他知道另外一個消息,這才是他必須來美國的真實原因……sna可能已經在幾個月前秘密啟動對徐家在美資產的全面清查。

201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是很復雜的一次大選,屬於美國政治中最特殊的三合一選擇,總統、參議院、眾議院同時選舉。

除了總統大位的角逐,同時還有33個參議員和435個眾議員要參加競選,不僅要選出美國第57屆總統,也要選出113屆國會。

這是一個非常混亂的情況,除了兩位總統競選人要搶新聞,搶版面,還有九百多位參議員、眾議員競選人要搏新聞,搏話題。

好嘛!

徐騰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他自己投入3億美元,再加上他從各家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游說的資金,強勢介入這一次的大選,各種亂插。

他將話題挑起來,不管兩黨高層如何協調,下面的九百多位聯邦議員都會亂成一團,各自為戰的搶著追話題,搶新聞。

結果比徐騰預想的還要厲害,11月6日就要進行大選投票,他的突然介入,引發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自相踩踏潮,除了兩黨九百多位聯邦議員的競選人,各種媒體也跟著他的節奏亂走。

從徐騰9月4日抵達美國,到10月15日,美國幾乎所有的電視、報紙,每天都要報道他的新動態,他強調的幾個口號,幾乎完全引導了整場大選。

徐騰帶起的這波政治浪潮基本就是塞德斯熱潮的翻版,比塞德斯擁有更高的知名度和更多的資金,更多的新聞渠道和版面支持。

最重要的一點,徐騰和2016的塞德斯,他不參與任何競選,不是任何競選人的敵人,他只是幫美國青年說話,幫美國窮人說話,幫那些在全球貿易中受到傷害的美國人說話,幫那些美國產業競爭失敗的失業人說話。

徐騰到哪里演講,剛開始還要出禮品招募,後來就是到哪里都爆滿,每一場公開演講都是十幾萬聽眾。

擱在平時,這沒什么。

現在距離最後大選投票就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他玩這一招,短短幾十天,至少有兩百多位競選人在大量吸收他的觀點,爭取選民的關注,搏新聞,搏政治捐款。

民主黨多一點,共和黨少一點。

這個事實證明,美國政客基本就沒節操。

徐騰牽起的這股浪潮,帶來的一個最厲害的影響是他極有可能要導致兩黨的大洗牌,特別是那些第一次參加聯邦議員的競選人,都有可能借助他的浪潮,掀翻此前的議員。

根據現在的民調顯示,至少紐約州、馬薩諸塞州、賓夕法尼亞州、加州等七個州的參議員,都有可能出現原議員落敗的局面。

怎么說呢,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啊。

徐騰也只能說,他不是故意的,這個機會太精妙了,他不抓住,對不住自己啊。

美國是全球新聞和輿論的中心,徐騰在美國大選這種關鍵時刻,全球關注的巔峰時刻,突然殺出來帶走整個美國大選的節奏,完全形成了一波巨大的蝴蝶效應,對他和華銀財團在全球的知名度,也是影響極大。

有名肯定有好處,股價上漲,各種產品熱銷,至少在10月份,美國新車銷量中,華騰汽車的兩個新車型都殺入前五,簡直是前所未有的事,華騰手機的銷量也呈現爆炸趨勢。

這就是粉絲效應啊。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的,他本來就很有名,這一下變得更有名了,簡直是家喻戶曉,而且吸粉無數,都是消費力極佳的青年粉絲。

你喜歡他這個人,喜歡他的思想內涵,就喜歡他的公司,喜歡他的產品。

對他說來,這一次是完全超乎預料的成功和利好。

對兩位美國總統競選人而言,絕對是弊端太大,跟著他的節奏跑,就算贏了,後面這些改革要求也都沒辦法兌現啊,不跟著跑,民調落後啊。

被傷害最深的肯定是現任總統obma,原本是全球最受年輕人歡迎的知名人物,結果在一個月內變成第二名,甚至還有跌到第三的趨勢,原本有70%的把握贏得連任,這一下也徹底懸了。

到了10月份,總統obma就後悔極了,如果事先知道徐騰會玩這一招,他寧可被共和黨抓住把柄攻擊,也會快刀斬亂麻,通過華銀財團收購福特汽車公司的審批,趕緊送徐騰回去,愛去哪就去哪,別呆在美國就行。

obma肯定是超級生氣,氣也沒有用,趕緊透過管道和徐騰聯系,想辦法見面,想辦法讓民主黨的黨鞭和徐騰做交易啊。

共和黨那邊是喜憂參半,憂的是眾議院和參議院的選舉會吃虧,喜的是總統大選會賺,因為米特-羅邁尼的很多觀點,和徐騰掀起的熱潮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只是沒有徐騰那么激進。

這是米特-羅邁尼選情突然大加分的主要原因。

特別是2011年的美國人口普選之後,各聯邦州的選舉人團有了調整,共和黨的基本盤比過去多了6票,如果因為徐騰的攪局,讓搖擺州倒向共和黨的米特-羅邁尼,哪怕米特-羅姆尼的普選票低於總統obma,也完全有機會贏得大選。

到了10月中旬,徐騰手里還有7000萬美元的活動經費,他能影響的七十多家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也還有4億多美元的經費。

他完全沒有必要著急,而且開始為塞德斯參議員,包括幾位類似政治觀點的新競選人背書,在幕後為這些人湊集經費,形成一個進步主義政團。

這個更多存在於民主黨內部的進步主義政團,口號就是「讓所有美國人一起進步」,類似於咱們中國的「共同富裕」,顯然,這是是一個美國政治文化中的超左翼,同茶黨對應的超右翼相抗衡。

徐騰在幕後調整用詞,故意使用「超級左派」這個詞,取代「極端左派」的老說詞,用新詞匯包裝老概念。

這個進步主義政團的政治目標,基本就是類似於北歐的民主社會主義,但也有變化,首先是不強調加稅,反而強調合理減稅,通過削減不合理的開支,優先發展公平的優質的教育,最終要讓所有美國人享有義務的高等教育,通過普及義務制教育,讓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偉大的國家,讓所有美國人都能成為中產階級——過去叫消滅貧困階層,現在換個說法。

其實在美國的政治文化中,崇拜北歐體系的選民並不多,普遍都被政客和媒體麻醉,相信美國目前的一切就是世界上最好的。

但是,2007年的次貸危機和隨後引發失業潮,包括中美競爭,讓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不自信,一旦不自信,他就要懷疑,要尋找新的信念。

徐騰這些年,他的團隊在幕後干預選舉的次數太多了,很精准的抓住這種大變化,再大肆利用2012年的這種三合一大選舉,陡然就掀起了進步主義的大浪潮。

其實,早在徐騰接受abc電視台新聞采訪時,9月10日之前,他就已經和塞德斯參議員私下會晤了兩次,達成了很多合作。

隨後,徐騰才開始運作,大肆造勢,最終幫對方在民主黨內部弄出一個進步主義政團的小團伙,差不多有七十多個聯邦議員競選人,加入這個小團伙,跟著徐騰的步伐造勢,搏版面,搏新聞,導致團伙越來越大。

別看這些人都在民主黨,其實根本不關心總統大選的結局,他們要的是自己能贏,能在國會保住一席之地,占據一席之地。

到了10月下旬,距離大選就剩下最後十幾天,徐騰的態度才終於變得明朗——還是站在民主黨這邊,但他對民主黨高層的不滿,使得他有必要支持洗盤。

到了10月24日,距離大選還剩下最後十天。

徐騰在幕後的操作,終於讓obma總統被迫和進步主義政團領袖的博尼-塞德斯參議員聯手,一起參加民主黨的選舉活動,為其他幾位進步主義政團的聯邦議員競選人站台。

徐騰是外國人,又是操控全球最大財團的外國人,肯定不能直接出面站台,但到了這個階段,所有人都知道,徐騰在2012年總統大選期間掀起的這股怪異潮流,最大獲益人就是博尼-塞德斯參議員。

距離大選投票還有7天。

徐騰突然推出全新的著作《彼岸之國》,用他的視角去解讀太平洋兩岸的中國和美國,上半部是美國,下半部是中國,因為時間倉促,他選擇一種插畫式的寫作方式,挑選了60張具有代表性的新聞攝影照片,通過分析照片背後的真相,從美食、歷史、文化、教育、科技、軍事、疆域……多個角度,簡單、生動、真實、有沖擊力的解讀中國和美國。

這真是搗蛋到了極點。

尼瑪,兩大總統競選人差點就要火拼了,他在那里搶風頭,搶的不亦樂乎,粉絲搶個精光……不管是obma,還是米特-羅邁尼,心都碎透了。

人家搞競選總沖刺呢,他也來一次新書簽售大沖刺,繼續在美國連續舉行7場大型演講活動,這一次,他還將兩位競選人的優點都誇了一遍,深度結合總統競選大沖刺的浪潮。

畢竟,這是新聞的最大熱點,他也要想辦法沾光,繼續搶割人氣啊。

見過搶戲的,沒見過這么會搶戲的。

最終的結果,歷史並未被改變,obma以302票對236票的大勝成績獲得連任,參議院也還是民主黨的,眾議院也依舊是共和黨,但是,以塞德斯參議員為首的進步主義政團,在參議院搶下7席,眾議院搶下52席,形成民主黨內部一個很有影響力的派別。

這個派別的存在必然會牽制民主黨的各種議案,甚至是迫使obma采納進步主義的政治觀點,推行新的改革方案,而這就必然導致兩黨更大的撕裂,特別是進步主義政團和茶黨之間的爭斗,簡直就是水火不容。

最重要的一點,徐騰那個「我們」的政治捐款,也會更多的往進步主義政團流動,必然會導致更多的民主黨議員倒向這個派別。

最後,塞德斯參議員一旦決定在2016年競選總統,有「教育決定未來」的這個「我們」在塞德斯幕後支持,有美國科技產業一大波力量的支持,他就完全有可能在黨內搞死老巫婆。

2012年美國總統、國會大選終於落下帷幕,在總統obma成功連任後的第二周,徐騰才正式接受白宮的邀請,前往華盛頓特區,訪問白宮,同總統會晤,就政治議題和經濟議題進行探討。

在會晤後的新聞會上,徐騰再度搶戲停不下來,宣布在美國注資400億美元成立一家「美國大學生創業基金」,用於支持美國大學生創業,基金投資獲利將主要用於全球教育扶貧工作——為全球貧困學生,提供赴美留學的贊助。

他將話說的非常好聽,真的操作起來,90%的慈善贊助都用到中國了,沒辦法啊,中國高中生最牛啊。

這就叫肥水不留外人田啊。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這么奇怪,徐騰在美國政界的影響力一直是存在,只是蟄伏的很深,這一次不僅陡然走到了明處,而且將影響力擴大到了一個很奇怪的地步。

大家都知道他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誰都不敢冒然攻擊他干預美國政治,在共和黨,他的基本盤還是很穩的,和布什家族、傳統能源派系的關系很深,屬於中間偏右,在民主黨,他弄出一個進步主義政團。

在美國,同石油產業關聯頗深的共和黨議員,同整體支持環保產業的民主黨,一直有點水火不容,但是,傳統能源派系和民主黨內部的進步主義政團就能合作。

這兩個派系暗中合作,兩黨基本就要分裂成四大板塊,局勢極端錯綜復雜,哪一派提出的法案都可能被推翻。

徐騰在美國的政治影響力,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那就是在傳統能源、環保產業、半導體產業、制葯產業、金融業五個區域,擁有很特別的喬事人地位。

他可以將這些力量拉到一起,閉門協商,你不反對他,他不反對你,各自游說各自的法案和政策。

他的這種力量就是通過aig集團和svb硅銀公司展現出來的,假手aig的董事長維爾倫斯-沃坦德在幕後協調,因為aig高達萬億美元的信托資產,主要就投資在這五個領域。

在美國政界,特別是到了兩黨主席團的層級,這基本不是什么秘密,問題是大家都不能說,你知我知。

原因很簡單,徐騰太有錢了,對美國政治和經濟的介入也非常隱蔽聰明,基本就像是潤物細無聲,你要說他干預美國政治,根本沒有證據,你要說他沒干預美國政治,大家心里都清楚。

徐騰的站位也很精彩,擺明就是要將中美兩個超級大國往一起拉,不要出大事,不要影響「我們」做生意,而這就是美國商界的主流意見,只是不能說的太明確,要遮遮掩掩的表達,畢竟中美在全球版圖的競爭態勢是瞎子都明白。

所以,徐騰在美國玩的風生水起,也沒有誰敢動他,沒有哪個重量級的參議員敢和他懟上,因為一個不小心就是政治自殺。

份量不夠的聯邦議員,和他正面對撕的傷害力又太低,根本動不了他,甚至是選舉一結束就立刻閉嘴,閉口不談自己的選舉言論,找出各種堂而皇之的說法否認對撕,改口說自己一直很尊重徐。

剛搞定美國,徐騰就飛往英國,這個時間段也是精心選擇過的,卡相剛從中國訪問回來,成果豐碩。

卡相兩天前剛回到唐寧街,徐騰就來了,在英國推動他的政治觀點,順便撒錢,承諾在英國投資300億英鎊,支持英國半導體、汽車、核電、高新材料、精細化工、環保、生物科技七大領域的發展。

這一下,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