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奧迪歸我!!!(1 / 2)

無恥家族 浪子刀 6111 字 2022-07-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無恥家族最新章節!

徐騰曾經說,華銀財團在歐洲的投資沒有賺到多少錢,這個話既對,又不對,在實體的投資確實不賺錢,但在金融業和資本運作的業務還是很賺錢的。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大眾集團和保時捷公司之間的股市惡斗。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大眾集團在很長時間里都是一家德國國有企業,德國為了保護大眾集團,特別制定了一部《大眾法》,避免外國企業控股大眾集團。

這個法案同時也使得大眾集團的創始家族——保時捷家族無法通過股市收購大眾集團。

最終在費迪南德-保時捷的孫子——保時捷公司監事會主席沃爾夫岡-保時捷的長期游說,以及歐盟的壓力下,德國廢除了這部《大眾法》。

自此,保時捷公司開啟了一場蛇吞象的世紀收購,試圖徹底並購大眾集團,將大眾集團變更成保時捷公司旗下的子公司。

在歐洲汽車工業的歷史上,這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收購史。

毫無疑問,保時捷公司和保時捷家族沒有這么多資金,他們采用的手段是金融衍生品中的一種期權收購,通過資本市場的操作,向各家金融企業、投資銀行購買大眾公司的期股。

簡單點說,保時捷家族用保時捷公司做抵押,和銀行借錢買大眾集團的股份,借一歐元買十歐元的大眾股份,這個股份還是存放在各家金融機構,四五年後,等保時捷家族完全並購大眾集團之後,再將大眾集團的資產抵押給銀行,將股權拿回來。

在最瘋狂的時期,幾乎所有的歐洲金融機構都在操作大眾集團的股票,絕大多數都是買漲,以至於大眾集團的股價從240歐元一路暴漲到1050歐元,總市值達到3700億歐元,超過美孚集團,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集團。

對保時捷家族來說,他們就是永遠的贏家,因為不管漲多少,他們和金融機構簽的合同都是按照每股370歐元的期權價位還錢。

所有的德國金融機構都在買漲,背後醞釀出來的金融衍生品市場高達4000億歐元——華銀財團是沽空,巨量沽空,因為次貸危機就要來了。

徐騰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保時捷家族最後沒有成功,反而是大眾集團控制了保時捷公司。

所以,肯定要沽空,巨量沽空。

隨著金融危機爆發,所有對沖基金都在反向踐踏,全體沽空,華銀財團則收手離場。

2008年的10月,這個在德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發酵了三年之久的投資泡沫被戳爆了,大眾集團的股價從1053歐元的巔峰價格,一路雪崩到172歐元。

整個德國金融業,德意志銀行、德國商業銀行、德累斯特銀行……整個歐洲的對沖基金在這一次的雪崩中,全部遭遇重創,總虧損預計超過200億歐元。

華銀財團和aig狠賺了170億歐元離場。

德國第五大富豪,德國對沖基金界的領袖人物阿道夫-默克勒,第17大富豪麥林肯茨都因為這個事自殺了,前者比較誇張,直接選擇最驚人的卧軌自殺。

保時捷家族也慘了,基本可以宣告破產。

在整個金融危機最瘋狂的階段,沒有一家財團願意借錢給保時捷家族和大眾集團,除了華銀財團。

有慘劇就一定有商業機會。

華銀財團出資拿走了保時捷家族的期權,同各家金融機構協商交易,以每股210歐元的價格買走占大眾集團股本24%的這些期權股份。

這還沒有結束,華銀財團又通過英國鳳凰資本公司和aig,答應了大眾集團的條件,為大眾集團提供90億歐元的融資,乘機收購保時捷汽車公司。

保時捷家族的資產也比較復雜,有保時捷se和保時捷汽車兩個上市公司,保時捷se是母公司,保時捷汽車是子公司。

在2010年以後,雙方形成了一個很復雜的局面,保時捷se公司依然持有大眾集團42.3%的股權,而大眾集團又持有保時捷汽車公司64%的股權,華銀財團則在大眾集團、保時捷汽車公司兩邊都持有接近1/5的股權,掐死兩邊,限制雙方進一步的整合。

同時,保時捷家族欠了華銀財團37億歐元的債務,大眾集團則欠了94億歐元的債務。

在這個業務上,華銀財團賺的非常凶殘,包括在德意志銀行、德累斯特銀行、德國商業銀行都乘機持有不低的股份,通過這種業務關系,2008年以後繼續在德國低價收購了不少優質的中小企業。

現在就是這樣子,實體經濟真的賺不到多少錢,真正想要賺錢,還是要依賴金融市場的操作。

比如徐騰這一次訪歐,真正的目標是游說英國和德國,推出更長期限的石油期權,因為華銀財團已經開始准備沽空全球石油市場,剪中東財團和國家財政的羊毛,巨量做空,逼迫中東國家動用外匯儲備托盤。

只要中東國家托盤長期油價,華銀財團、aig就會聯合華爾街豪賭一局,這一局一旦贏了,至少要從沙特、阿聯酋、卡塔爾這些國家剪走幾千億美元的外匯。

簡單點說,只要華銀財團以幾十倍杠桿做空2014年9月和12月的長期石油期權,沙特、阿聯酋、卡塔爾、委內瑞拉、俄羅斯……這些石油出口大國就必然得反向操作,避免石油價格暴跌。

華銀財團做空多少,他們就得反向操作多少,一局賭輸贏。

這盤棋,不管華銀財團賭出多大的籌碼,這些中東國家和財團都肯定輸,因為華銀財團有100%把握掐准中國放出去產能的信號。

美國停止進口石油和准許出口石油的信號,也在華爾街的控制中。

換句話說,只要華銀財團和華爾街五巨頭達成協議,由華銀財團出面做空,華爾街五巨頭看似中立,實則享受分紅,中東財團和俄羅斯就必輸無疑。

現在的美國已經餓到了窮凶極惡的程度,什么盟友的羊毛都要剪,日本、歐洲都要剪,俄羅斯、中東、南美這些資源出口大戶的羊毛更要一次剪個干干凈凈。

英國那邊已經同意了,會在2012年3月份推出新的石油期權交易政策,在原有1、3、9、12四個期貨交易日上,繼續增加18個月和24個月的超長期石油期權交易周期,下面就看德國。

如果德國這邊同意,這個賭局會直接擴大兩倍,一年期的金融衍生品已經不過癮了,華銀財團和歐洲金融機構准備繼續玩個大的,玩一年半期和兩年期的金融衍生品。

你說,這個泡沫得吹的有多大啊!

中東、俄羅斯和各國的石油財團輸起來,恐怕就不是三千億美元到四千億美元這么簡單了。

這可能會變成上世紀70年代以後最嚴重的一次中東金融危機。

現在全球經濟就是這樣,金融業根本不為實體經濟服務,都是純粹為了賺錢而賺錢……歐美的金融監管也越來越寬松,只要財團出面游說,基本都能成功。

徐騰這一次到歐洲基本就是送錢的節奏,積極配合英國和德國的創新經濟,為什么,不就是為了進一步推動歐盟的金融監管再松綁嗎?

所以,徐騰對福特、大眾、保時捷、寶馬……這些事很頭疼,但也犯不著放在心上,讓其他聯席合伙人去談就行,具體最後談成什么樣子,根本都不重要。

重要的事情只有一個,全球石油價格暴跌,這些汽車公司的股價就會逆勢翻番的漲,特別是對節油技術不那么精細的歐美汽車企業而言,這個漲幅會非常過癮。

另外就是做好操底全球石油資產的各項准備。

三件事做好,賺錢就是肯定的事,這一波大操作做完,到2017年-18年,再和華爾街聯手將全球石油價格拉上去,華銀財團不賺個5000億美元都對不起徐騰這幾年的辛苦。

至於實業,賺多少是多少吧。

到了華銀財團這個級別,指望用實業賺錢,這個想法就不現實,a股一年漲個20%,華銀財團在金融業的收益就能超過旗下各大產業集團的盈利。

這事多輕松啊,漲兩年跌一年,漲兩年跌一年,再用巨額的金融業利潤反哺財團的下屬工業,為下屬各大產業集團提供寬松的融資,不斷兼並對手,不斷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最後通過股市的運作提高股價。

徐騰現在不就是這么玩的嘛,一旦說穿了,其實就這么簡單。

當然,徐騰不是很在意華騰汽車集團的事,不代表其他的聯席合伙人就能不在乎,華騰汽車的高管層目前都在德國和美國,傾巢而出,分成四個大團隊緊急磋商。

在德國,德國政府、媒體、企業界、民眾也都看著呢,華銀財團在汽車產業的投資到底何去何從,和德國合作,還是和美國合作,繼續和寶馬維持長達十年的聯盟關系,還是突然牽手大眾集團,全部都是未知數。

這兩天,meker總理也親自致電徐騰,詢問華銀財團的決策,徐騰無法給予准確的回答,因為各個方面的談判進程都很亂。

華騰美國的陸志豐、柳俊生團隊和福特集團那邊是絕對不願意放棄並購的,正在全力游說白宮,也同意白宮開出的新條件,將新的工廠都設在美國……但是,他們說了不算。

這件事已經非常凌亂,歸根結底還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整體實力不強,如果沒有徐騰家族和華銀財團這個背景,現在這個所謂的全球第十大汽車公司的華騰汽車集團,基本不值幾毛錢。

寶馬集團和匡特家族依然是有恃無恐,因為華騰汽車在英國和中國的兩個研發設計中心雖然很成熟了,但在路虎、捷豹的開發平台上,還是嚴重依賴寶馬。

另外,寶馬在中國的合資業務是華騰汽車公司的三大利潤中心,寶馬集團也是華銀財團旗下汽配產業——中騰集團的全球最大客戶。

最後就是寶馬集團持有華騰汽車公司1/5的股權。

大眾集團那邊也是不肯輕易撒手,只有華騰汽車公司解散寶福華汽車聯盟,大眾集團才會將斯堪尼亞重卡公司的股份出售給華騰汽車。

華騰汽車和福特汽車的並購案更是充滿戲劇性,只要徐騰點頭,同意白宮開出的新條件,立刻就能扭轉乾坤。

所有的懸念就在徐騰訪問德國的這兩周時間內,要給出一個最終的答案。

從徐騰和華銀財團的商務考察團抵達德國,全球都在關注這件事的進程,現在就看徐騰的最終決策,因為他的這個決策將會徹底改寫全球汽車產業的版圖。

全球都在猜徐騰是怎么想的,實際上,徐騰一點想法都沒有,這件事,他看似有三個選項,其實每個選項都很差。

沒辦法,中國汽車工業的水平還是大而弱,一無技術,二無品牌,同世界汽車巨頭之間的博弈太辛苦。

華騰汽車公司旗下的品牌看似比較多,高端的品牌捷豹、路虎還是完全依賴寶馬的技術平台,自身負責的阿斯頓馬丁,這些年一直就不怎么樣,早年收購的名爵玩不下了,轉賣給上汽,羅孚則是完全雪藏。

華騰汽車在國內銷量很不錯,但最主要的因素也是和寶馬采取技術聯盟的大戰略……寶馬集團和匡特家族對此知之莫深,根本就不怕徐騰和華銀財團翻臉。

大眾集團的逼格顯然就不如寶馬集團了。

你說,徐騰現在能有什么選擇權?沒選擇。

所以,到德國的最初幾天,徐騰一直就沒管這個事,主要是會晤德國金融業、半導體產業和其他新興科技產業的高層。

至於汽車工業這邊,每次發送到他這里的最新談判消息,都讓他無話可說。

當然,在華銀財團全力主持中國汽車工業十年時間後,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華騰汽車控股集團公司」的發展,也到了一個質變的臨界點。

陳志辛的這個中國汽車工業夢之隊,就差最後的臨門一腳,至少能代表中國汽車工業和世界汽車業巨頭博弈,已經比一汽、二汽、廣汽厲害太多。

直到1月17日,徐騰抵達德國的第五天,才在柏林蒂爾加藤公園凱悅酒店,同保時捷家族的沃爾夫岡-保時捷、大眾集團董事長費迪南德-皮耶希會晤。

在他們會晤之前,下面的人已經將能談的事情都談了。

徐騰還是挺客氣的,邀請兩位董事會主席在他的書房坐下來,一起喝杯紅茶,禮節歸禮節,該說的話還是要說,一句話——他對大眾集團和保時捷家族提出來的三種交易方案都不滿意。

保時捷家族提出的第二種方案,稍微還有點可行性。

「如果這件事,你們不能做出更大的退讓,那咱們就算了吧。雖然外界一直預判我會做出重大的決策,但你們應該是清楚的,我根本不關心這些傳統業務,也不值得浪費我的時間。」該談的都談了,各個團隊的負責人都是竭盡一切努力的談判,到了這會兒,徐騰也犯不著再浪費時間。

談不成,那就算了。

反正保時捷家族對大眾的控股權被他攔住了,想要絕對控股大眾集團,沒有他同意,基本就是做夢,雖說下薩克森政府還持有大眾集團20.5%的股份,但那邊的態度比徐騰更強硬。

大眾集團現在想要徹底兼並保時捷汽車公司,沒有徐騰同意,拿不到徐騰持有的保時捷汽車公司18.4%的股權,也不可能。

至於寶馬和福特,徐騰想要控股寶馬集團無異於做夢,想要徹底兼並福特汽車,則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所以,現在就是一個超級凌亂的情況,各方都卡著,誰都沒辦法徹底擺平這個亂局。

徐騰今天上午將沃爾夫岡-保時捷、費迪南德-皮耶希兩位董事長請過來,就是徹底表明他的態度,僵著吧,他根本不在乎。

反正這兩家加起來欠了華銀財團-aig聯盟130億歐元的債務,當時簽署貸款協議時的外部融資環境很差,利率當然是很豐厚的,徐騰有一萬個理由就這么拖著。

「我們可以出售斯堪尼亞,但是,奧迪不能在交易清單中。」費迪南德-皮耶希董事長做了一點點的退讓,不再要求華騰汽車退出寶福華汽車聯盟,但也再進一步,「同時,大眾集團必須完全持有保時捷汽車公司!」

沃爾夫岡-保時捷不反對這個提議,兩位老東西這半年都在秘密商量對策,早已達成一致聯手對付華銀財團。

現在才達成協議,晚了。

「我們都知道,這個交易對雙方都是一個好事情。」費迪南德-皮耶希董事長再補充一句,畢竟,華銀財團也是大眾集團的第二大股東,大眾集團的股價上漲,對各方都是好事。

「你真的認為我會在乎這點小生意?」徐騰不是陳志辛,也不是財團下屬汽車事業的那些高級合伙人,他才沒有那么好說話,「當我決定介入你們兩家公司在股市的博弈,巨量做空你們的交易時,你真的以為我是在幫助你?阻止保時捷家族並購大眾集團?」

他這句話就是對費迪南德-皮耶希這位大眾集團的董事長說的。

「我的目標是德意志銀行,德國商業銀行,還有德國的金融家們,你真的認為阿道夫-默克勒和麥林肯茨自殺時,我會為他們的死而眨一下眼睛?我告訴你,如果你說無法達成生意就會在我面前殺死你自己,我只會說,別猶豫,別浪費我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