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講究是一種境界(1 / 2)

無恥家族 浪子刀 3256 字 2022-07-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無恥家族最新章節!

江淮商幫歷史悠久,留下了很多賤招。

徐騰剛開始做生意,第一次投資地產就被陳安邦整過一招「摘桃」,所謂「摘桃」是指別人辛苦種樹,花落結果之時,你突然出手摘了別人的果實。

90年代以後,在江淮商界,這個專業術語更多是指別人想辦法游說政府做土地規劃,你偷偷提前搶了最好的地段坐等升值。

相比「摘桃」,還有一招更毒,叫做「架橋」,意思是指別人擺渡多年,在某個碼頭聚集了足夠的人氣,你就在這個地方建橋收費,搶光別人的老客戶。

「架橋」的典故最早就出自胡雪岩的那個年代,晚清時期,兩個江淮商人在嵍州鬧出來的一件事。

企業家有企業家的規則,拼的是產品和質量,拼的是成本控制,拼的是技術,產品在市場上競爭不過別人,咱們就苦苦練內功,輸了再來。

商人有商人的規則。

對徐騰這種成長於江淮商幫的商人而言,「摘桃」、「架橋」都是大忌,不是死敵,一般不用,用了就是不死不休的仇家。

台積電在寧州建廠,搶華騰電子集團培育出來的國內中小ic設計客戶,這就是「摘桃」,不僅於此,台積電還用16nm制程這種既領先於華騰電子,又完全屬於另一種規格的技術搶客戶,則是典型的「架橋」,不僅搶你的客戶,還讓你搶不回去,直接在規則上掐死你。

這兩招,台灣商人其實用的非常普遍,台積電和海鴻集團都不是第一次用這種招數了,他們和江淮商幫有所不同的地方,也就是不用「摘桃」、「架橋」來形容這兩招的陰損。

現在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叫做「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鎂尼瑪勒個逼,中國的各個商幫文化里,最沒規矩,最沒文化傳承的就是台灣商幫,將無恥當作智慧,將無情當作生財之道。

按照江淮商幫老一輩的說法,不將伙計當人的東家,下輩子都是死在亂江灘上的東西——這又是一個典故,指的是江豬,當然,現在江豚是寶貝啦,國寶,過去在嵍江之地可是很遭歧視的!

老一輩的說法,自然有老一輩的道理,你靠別人賺錢,還不將別人當人看,那不就是豬狗不如嘛!

台灣商人嘴上說自己是師從日本,實際上,他們的那一套是完完全全抄襲韓國,日本的兩代經營之神,拿出來都是真正的企業家,可圈可點,有精神,有內涵,台灣自己吹噓的那兩個經營之神,有什么地方值得學習?

郭董、劉玄哲以為和徐騰喝了一頓酒席,徐騰也劃了新規矩,這個事情就過去了……神經病!

不同的生意圈子,成長出來的人也是截然不同。

徐騰是師李學王,怎么做企業,他的老師真是李東盛和王佦,跟前者學習控制成本,跟後者學習企業策略與團隊控制。

但要說到做生意,徐騰就是典型的江淮商人,往上追溯,徐騰做生意的風格其實很像胡雪岩,扎實,講究,敢賭,只要決定拿下,絕對不惜血本也要拿下。

做為一個江淮商人,徐騰最恨的就是「摘桃」和「架橋」,在江淮商人的字典里,這就叫不規矩,陰!

陳安邦在江淮商界的名聲不好,就因為這個人在90年代實力不足時,經常仗著背後有人,頻繁在地產業使用「摘桃」和「架橋」,每一次開酒店都開在別人的老店對面。

江淮商人是一個儒商圈子,別看煤老板、地產商比較多,到了徐騰、陳健、陳永年、徐總、黃信洲這種級別,哪怕是今天的陳安邦,強調的都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正大光明的競爭,硬橋硬馬的真功夫,不要玩陰招。

徐騰啊,永遠一身西裝革履的huntsman,永遠的江詩丹頓和杜嘉班納,任何時刻,胸袋里都別著絲巾,宛若最帥的倫敦金融街小鮮肉,可他的骨子里恰恰是一個非常正統的江淮商人。

其實,他要玩陰招,絕對比台積電和郭董更陰,可以玩的他們在大陸不得安寧,投多少賠多少。

他不會這么做,因為不值得降低自己的格調,他到了這個份上,這個級別,做為一個商人,一個企業家,他就必須玩硬橋硬馬的真功夫,一招一式的打死別人。

打的對手心服口服,心甘情願的自己滾。

過去,徐騰是華銀財團的理事長,現在,他又多了一個新身份——華騰工業聯合體的理事長,他的「中國華騰工業控股集團公司」,5400名員工,控制著整個華騰工業聯合體300+企業。

他對300+企業的要求很簡單,優質,各個指標上都要做最優質的企業。

這就是苦練內功,要練出硬橋硬馬的真功夫。

相比國資委,他的管理手段更簡單,訂單!

在這個體系內,報價低,不一定就能拿到訂單,你要優質,要有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空間,才值得在這個體系不缺訂單,不缺融資扶持。

在做企業的這條路上,徐騰可以說是開了一個新流派,這就是他師李學王,不斷思考中國工業缺陷,在歐美日韓各國工業體系發展道路上,折騰出的最終結果,玩的是整個體系的成本和質量優勢。

在他三十而立之年,已經在中國制造業中,折騰出了新境界。

他和你的競爭,不是一個廠對一個廠的競爭,而是整個產業鏈從上至下都比你優質,他的這個招數可能在歐美日韓,沒什么實際功效,但在中國絕對是殺手鐧級的戰術,能在短時間內將華騰工業聯合體提升到與日韓抗衡的階段。

他想和日韓競爭,怎么競爭,想來想去,其實也只能這么做,這是唯一之解,將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兩種手段相結合,將東亞商業圈的財團優勢發揮到極致。

三十年後,這一招還管不管用,徐騰不知道,但是現在真的很管用。

他實際上是在中國制造體系中又搞出一套精兵體系,這也是中國經濟體長期以外貿為主導,產生的一個特殊結果,整個華騰工業聯合體擁有兩套生產標准,一套國標,一套日韓標准。

簡單點說,低端不做,主力做中端,高端也做,盯著日韓做。

他也絕不盲目追求高標准,不要求整個體系達到歐洲最頂尖的標准,不,盯著韓國就行,超過韓國再盯著日本。

徐騰的判斷非常精准,因為他手里的數據很多,2013年確實是華騰工業聯合體的一個分水嶺,一個真正開始嶄露出王者氣勢的一年。

華銀財團在金融服務業的強勢地位,決定了華銀財團不僅是整個華騰工業聯合體的潤滑劑,更是一個變速箱,一個加速器,一個發動機。

在造船業,華銀財團從2004年開始為國內造船業提供完整的服務,包括股份改革、企業改制、管理咨詢、財務投資、商業融資、債券發行、收購整合……以及推動技術研發、老舊船廠改造、新船區建設融資等等。

從2004年到2013年,中國造船業的進步速度是非常快,而且是以兩大巨頭並駕齊驅的速度發展,中船和中船重工旗下一共9個大廠,都是全球五十強造船廠的規模。

按照集團計算,則是僅次於韓系三巨頭的兩大全球性造船集團,在lngc、油輪、集裝箱船三大領域,同韓國競爭的非常激烈。

當然,華銀財團也一直在幕後推波助瀾,特別是這兩年,全球造船業危機很嚴重,日韓造船廠融資成本高居不下時,華銀財團依然給國內兩大巨頭提供非常寬松的融資成本,甚至親自介入船東訂單的談判,幫助兩大巨頭搶奪中東財團的郵輪和lngc船東的訂單。

現在是這么一個情況,造船一般不虧,但要算是融資成本,那就一定虧。

韓資三巨頭的厲害之處就在於政府基本將稅收都減免了,即便如此,還是虧,由此可以想象,整個市場的競爭到底有多激烈。

中日韓三家為什么能撐得住,歐洲美國為什么撐不住,說白了都是財團優勢,只不過,中國這邊是兩個財團在撐,一個是華銀財團,另一個是比華銀財團更厲害的國資委財團。

去產能啊,去掉你的產能,日子就好過了。

大家這么拼啊,拼啊,忽然有點覺悟了……中日韓想要拼死對手的造船產能,難度都有點大,當然,沒有關系,造船業的冬天都剛來臨,後面還慘呢,至少還有十年的冰川期。

這么拼下去,拼到最後,估計也就中日韓三國還有造船業了。

中國這邊其實還有一招,爆兵,下餃子。

雖然中船和中船重的日子不好過,但是,乘勢並購的速度沒有減緩,反而加快,地方國企的十幾家造船大廠的並購計劃都提了上來。

華銀財團的優勢是前幾年在低端產能領域做的融資貸款業務很少,比四大行的日子好多了,呆賬率很低,現在就有做這種大規模並購生意的本錢。

國內現在的十大銀行,華銀財團實際占據第四、第六、第八,十大保險公司,華銀財團占據著第一、第四、第五,投行領域是絕對第一。

這還是只比國內的金融業務。

這就意味著,華銀財團和韓國產業銀行、三星銀行、韓國進出口銀行、韓國第一銀行比拼實力時,一打四,很輕松,為國內兩大造船巨頭提供的融資成本低一點,基本也沒什么壓力。

其實也沒低,只是和過去幾年維持在同一水平,沒有漲價罷了。

如今這年頭,拼的就是財團,沒有財團在幕後支撐,你都不好意思在東北亞做生意。

徐騰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千金買馬骨,做給其他央企看清楚,只要你和我合作,就算你這個行業遇到危機,我也不會和四大行那樣掉頭就跑,一點義氣都不講。

講真話,四大行這兩年的日子是有點緊,大量的貸款發到了地產和鋼鐵、大宗資產企業領域,抗壓能力還是比較吃緊的。

造船業是韓國工業的最大王牌,現在其實還保持著很大的優勢,包括日本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