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沒有領袖的年代(1 / 2)

無恥家族 浪子刀 4146 字 2022-07-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無恥家族最新章節!

關於《紐約時報》的問題,徐騰其實一直就沒有認真的考慮過,因為他並不需要,但是,當他確信伊麗莎白-福爾摩斯很想擁有這份報紙,將其納入旗下時,他還是決定實現伊麗莎白的小夢想。

即便他不願意承認,事實終究勝於雄辯,伊麗莎白確實是他的女人。

這是一個嚴肅的道德問題。

他不能承認。

第二天早晨,他就邀請阿瑟-蘇茲伯格到克萊斯勒大廈的75層辦公室洽談,在此之前,美國媒體界有過傳言,認為芝加哥報團會收購《紐約時報》,阿瑟-蘇茲伯格也曾就此事代表家族做出過明確的聲明,蘇茲伯格家族永遠不會出售《紐約時報》的控制權。

徐騰並不介入談判,他只是邀請阿瑟-蘇茲伯格過來,同伊麗莎白-福爾摩斯,以及她的舅舅,前國務卿,現任芝加哥報業集團的董事長麥吉爾-布倫特洽談。

結果正如徐騰的預料,談判非常不順利。

伊麗莎白-福爾摩斯想要收購《紐約時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她從其他渠道獲知,邁克-布隆伯格及其旗下的彭博資訊公司也試圖收購《紐約時報》。

她很清楚,她的華爾街資訊公司就是要以彭博資訊公司為對手,走自己的路,讓對手無路可走,這是徐騰教給她的一種游戲規則。

所以,福爾摩斯小姐寧願付出很多代價,也要將《紐約時報》控制在手里。

這是一種截然不同於徐騰的想法,但是,得到了徐騰的支持。

為了支持福爾摩斯小姐。

徐騰在第一次談判以失敗告終的下午,同芝加哥報團的主要股東開了一次董事會,正式決定,由伊麗莎白-福爾摩斯出任芝加哥報業集團的董事長兼ceo。

在此之前,一直是紐約富豪圈的超級大佬卡爾-伊坎親自擔任芝加哥報團的董事長。

徐騰差不多是提前三年左右,讓這件事通過董事會決議,就是為了成全這個聰明漂亮的女總裁,讓她負責道瓊斯公司及其旗下的《華爾街日報》

這件事其實根本沒有任何難度。

在籌建華爾街資訊公司的這件事上,徐騰、默多克、卡爾伊坎、畢爾蓋茨是鐵四角,他們想要做的是一樁價值一千億美元的好生意,很長時間里也只有他們四個人知道完整的商業計劃。

從2008年9月,卡爾-伊坎收購芝加哥報團開始,這樁好生意就拉開了序幕。

他們分開行動,互相的收購和商業計劃看似獨立,其實都是為了最終掀翻彭博社,將邁克-布隆伯格的250億美元的身家搶走,將那家估值超過750億美元的公司,變成他們自己的投資。

這個商業計劃的最早規劃者是徐騰,但只能做到一半,他能處理大數據的技術,必須要默多克的新聞集團與他合作,也需要真正的美國本土資本支持,最終,在徐騰、默多克、畢爾蓋茨三人的商議後,選擇了第四位合作者——卡爾-伊坎。

結果就是這樣,默多克收購道瓊斯公司和旗下的《華爾街日報》,徐騰收購《金融時報》和合眾國際社,卡爾-伊坎則在the-shunfamliy的支持下收購芝加哥報團。

現在,這樁生意的股東層幾乎匯集了各個方面的力量,the-shunfamliy的海外信托基金持有1/3的股份,徐騰的華騰公司持有17%,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持有15%,卡爾伊坎、巴菲特、康卡斯特、微軟、谷歌、亞馬遜公司各自持有3%-5%的股份。

從2009年就擔任芝加哥報業集團董事的伊麗莎白-福爾摩斯,也持有4%的股權。

整個計劃完美無缺。

只有一件事是伊麗莎白-福爾摩斯臨時的提議,那就是掐斷彭博社的擴張計劃,搶先將《紐約時報》納入旗下,暫時不急於收購《華盛頓郵報》,甚至放棄將《華盛頓郵報》納入旗下也行。

另一邊,亞馬遜公司正在積極收購雅虎公司,整合新收購的在線旅游公司priceline,試圖變成一家更廣泛的網絡科技公司,擴大在大數據領域的業務規模。

在線媒體影視公司netflix則由神州傳媒smg集團控股,這也有助netflix與smg集團旗下另外三家子公司——傳奇影業公司、漫威公司、amc電視台的合作。

今日,華銀財團旗下的smg神州傳媒在全球傳媒產業,已經能與全球五大傳媒集團的時代華納、默多克新聞集團、康斯卡特集團、華特迪士尼、維亞康姆集團並列。

這六大傳媒集團,實質上都是在新聞資訊、電視、電影三個領域,各自擁有一套完整陣容的綜合性巨頭,相比之下,索尼、維旺迪都已經日漸沒落,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趨勢。

時代華納集團的《時代》周刊、美國在線、cnn、hbo、華納電影;默多克新聞集團的《泰晤士報》、《太陽報》、sky天空廣播、fox福克斯電視台、亞洲星空衛視、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

迪士尼集團的驚奇漫畫公司、皮克斯動畫、espn、abc;維亞康姆集團的cbs、mtv、tnn、派拉蒙電影。

這都是經典的傳媒巨頭生態圈結構。

羅布茨家族控股的康卡斯特集團也是在2009年並購nbc環球公司,拿下nbc電視台和環球影業,才能躋身全球第五大的國際傳媒巨頭。

實際上,大家都是靠不斷並購才成為今日的國際傳媒巨頭。

華銀財團旗下的神州傳媒集團也是如此。

從2002並購鳳凰衛視、2003年組建傳奇影業開始,神州傳媒smg集團就一直保持最快的並購速度,陸續兼並漫威公司、亞洲電視台、夢工廠電影、夢工廠動畫、amc電視台、amc院線、加拿大環球電視網、《金融時報》、米高梅電影公司。

在海外不斷兼並的同時,在國內和亞洲業務上,神州傳媒smg集團除了保持自身電影電視劇的制片、發行業務,以及國內第一大的神州院線,在國內推進多家雜志和報紙外,也通過鳳凰衛視、亞洲衛視,不斷搶占國內和東盟的電視市場。

亞洲衛視體育台從2009年開始,通過聯手騰訊視頻、搜狐視頻,連續買下英超、中超、西甲、歐冠的中國及東盟轉播權,逼得央視只能靠意甲、德甲,以及分銷轉播英超和西甲的重要場次救場。

在全球電影制片領域,神州傳媒集團旗下首先是擁有《黑夜傳說》系列的傳奇影業,這些年,傳奇影業一直是ip創作的代表,除了拍攝出《阿凡達》、《星際穿越》這樣的大制作,也擁有《哈利波特》、《暮光之城》系列的電影版權。

通過與漫威公司合作,以及回購蜘蛛俠和《x戰警》版權,傳奇影業更是擁有《x戰警》、《美國隊長》、《金剛狼》、《復仇者聯盟》、《超級蜘蛛俠》一系列賺錢利器,堪稱全球影壇的ip系列電影之王。

通過收購夢工廠和夢工廠動畫公司,推出《變形金剛》系列和《功夫熊貓》系列,最後通過收購米高梅電影公司,又擁有了007系列和《霍比特人》系列的一半版權。

在電視劇領域,無論是在中國市場,還是在美國市場,神州傳媒smg集團也一直是搶購ip,重金打造熱門大劇的行家。

總體來講,神州傳媒smg集團在全球影視產業強於制片和放映兩個環節,全球發行能力相比環球、迪士尼、二十世紀福克斯,並不占據上風,加上在回購版權簽署的協議,依然要將一部分影片交給環球、索尼和二十世紀福克斯發行,蜘蛛俠的發行權還是歸於索尼,《x戰警》系列的發行權也依舊屬於二十世紀福克斯。

做為全球六大國際傳媒巨頭之一,神州傳媒smg集團相比其他五巨頭,最大的弱點是缺乏abc、nbc、cbs這樣美國巨頭電視網,僅能通過和康卡斯特集團合作,共同持有amc電視台和ubn環球電視網。

其次就是利用默多克新聞集團在英國的丑聞危機,介入天空廣播,同新聞集團共同持有天空廣播衛視公司。

在國內和東盟電視市場,徐騰親自赴京和東盟游說,才能讓亞洲衛視、鳳凰衛視上星落地,形成與央視分庭抗禮,同時輻射整個東盟市場的局面,在與其他國際傳媒巨頭集團的較量中扳回一局。

不管怎么說,神州傳媒smg集團過去12年的大規模並購戰略還是很成功的,有了這個基礎,才能快速躋身國際六大傳媒巨頭集團的行列,在拍攝大制作和資金的投入能力上,在院線的建設和設備的更新上,smg集團也明顯要強於其他幾大巨頭。

從市值上來說,神州傳媒smg集團的規模並不算大,在整個華銀財團的資產總規模中占比很小,但它的影響力是驚人。

這就是傳媒業的價值。

這也是徐騰在美國擁有例外主義特權的基礎之一。

中國電影和視頻市場的高速發展,更讓徐騰進一步增強了對其他國際傳媒巨頭的搏弈和影響力,實質性的在美國形成smg、康卡斯特、默多克新聞集團的合作體。

所以在美國的主流媒體中,康卡斯特集團旗下的cbs和新聞集團旗下的fox,這幾年都極少報道中國的負面新聞,對the-shunfamliy和華銀財團更是歷來繞著彎子說好話。

急於在滬州投資迪士尼樂園的華特迪士尼集團,一直在中國搞公關,旗下的abc這幾年也收斂很多。

相對應的,cbs和cnn就屬於典型拿不到好處,刻意玩「中立」,因為報道中國負面新聞在美國歷來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資本層和董事會沒有限制的話,主持人自然是想怎么說都行,只要有收視率就ok!

資本、媒體和話語權的關系就是這樣。

全球國際媒體的公信力從上世紀70年代的70%,下滑到這幾年的35%,說到底就是兩個原因,一是嚴重脫離社會大眾層面的認知,二是資本層的干預太嚴重,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傳統意義上的所謂主流媒體,絕大多數都已經被跨國集團公司並購。

中國的國際形象和媒體形象,這幾年一直在逐步好轉,歸根結底就是越來越有錢,利益糾葛越來越深。

你有錢,能賺到你的錢,誰還會肆無忌憚的說你壞話呢?

當然,歐美聖母和長期的對華偏見、冷戰思維都是一種病,彭博社在中國的盈利規模不算小,照樣口無遮攔,故意報假新聞,協助華爾街那些大客戶擾亂中國經濟秩序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

想要從蘇茲伯格家族手中收購《紐約時報》,這絕對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確切的說,很難,以至於徐騰都沒想過。

至於前段時間,就在幾個月前,國內陳某某首善富豪宣稱要花10億美元收購《紐約時報》的事,你就聽他吹吧,紐約時報公司大樓在哪,他都沒去過。

你想,徐騰這個級別已經是華爾街和美國媒體業的圈內大鱷,依舊沒把握,他拿什么收購?

這個人恐怕都不知道紐約時報是一家上市公司,旗下除了《紐約時報》,還有二十多家美國地方小報,多家電台和美國的地方電視台,目前的市值一直穩固在20億美元的級別。

紐約時報公司目前持有的現金流都可能在7億美元左右,債務不超過3億美元,10億美元就想收購《紐約時報》,這是想做什么呢?

反正徐騰參加的第一輪並購會談就不是很順利,幾天後,伊麗莎白-福爾摩斯正式出任芝加哥報業集團的董事長兼ceo後,再次與蘇茲伯格家族私下談判。

這一次,總算是拿到了一個報價。

蘇茲伯格家族開出的價格是30億美元,同時,想要拿到蘇茲伯格家族手中的70%董事會投票權,還要繼續拿出5億美元。

簡單來說,蘇茲伯格家族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