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不惑的覺悟(1 / 2)

無恥家族 浪子刀 3679 字 2022-07-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無恥家族最新章節!

發展委的邱領導和省里的宋省長在同一時間過來拜訪,徐騰特意抽出一個下午的時間,與兩位領導交流。

從省里、國內到國際經濟的局勢,三人談了幾個小時。

華騰工業體這些年,在半導體、汽車、機械、機床、電氣、化工、能源各個主要工業領域進步明顯,技術和產能的增長都是極其快速的。

在全球面板市場的銷售額份額接近1/3,超過lg、三星位列行業第一,在led領域,華騰電子力壓lg,在oled領域,華騰電子也力壓三星和夏普。

在半導體芯片領域,華騰電子的20nm制程工藝已經非常成熟,14nm制程技術也開始量產,在英特爾、台積電的10nm制程技術還無法大規模量產的階段,終於能夠位列國際芯片供應商的一線陣營。

在汽車領域,華騰汽車通過華騰+奧迪的雙品牌戰略,占據國內轎車市場份額的23%,力壓大眾、豐田和通用,穩固在第一席,如果以整個寶福華汽車聯盟來核算,國內市場的總銷量已經突破40%,國際市場則占據了21.7%。

在機床、汽配、電氣自動化領域,華騰精工、中騰集團、中控集團的總產值也都躋身全球第一。

從產業技術、產能分布、成本管控這幾個領域來說,徐騰對華銀財團沒什么可擔心的,但從全球銷售額和凈利潤的規模來講,這就不樂觀了。

為了應對全球經濟危機和銷量下滑,各家都在降價,最後就看誰先倒閉。

華銀財團及華騰工業聯合體的體量雖大,但是,各個領域都有重量布局,這就意味著哪一個領域都不能虧,只要有一個產業陷入重大虧損,就會拖累整個華騰工業聯合體。

這就是徐騰不太樂觀的地方。

哪里樂觀,哪里不樂觀,徐騰也沒什么可隱瞞的,都和兩位領導大致談一談,在技術產品、科研實力、現金資本三個領域,華銀財團和華騰工業聯合體,相比韓系已經占據領先地位。

台灣經濟、韓國經濟在過去三年的貿易順差大幅收窄,和華騰工業聯合體的關系是很大的。

三者確實大致在一個層面,但從技術、人才、體量、資本、進步速度……這些方面來說,華騰工業聯合體已經占據絕對優勢,現在就看這兩個主要對手什么時候被拖垮。

一直聊到下午4點多鍾,徐騰感覺差不多了,他還有些事要處理,晚上也不能抽出時間宴請兩位領導,這一貫不是他的風格。

徐騰這杯茶喝完,就沒有再倒,直接問邱領導,「發展委那邊應該沒什么事了吧?」

「你准備了不少項目,我這邊肯定是沒什么可要求的,不過,我這一次過來的時候,工銀和建銀那邊跟我談了一個事。」邱領導本來是一過來就想直接說這個事,但他現在有點怵徐騰,不敢急於說出來。

「你先說是什么事?」徐騰估計不是好事。

「你們現在不是將華夏、平安、陽光、富邦四個保險公司合並了嘛,這四大保險公司的牌照都很健全,建銀想讓你們轉讓一套,大家做個交易。工銀那邊呢,主要是對陽光保險有興趣,看看能否展開合作。」邱領導估計自己是來找不痛快的,這個事,他本來不想摻和,但這真不是工銀和建銀的想法。

在國內,保險牌照是一個很重要的資源,譬如建銀保險公司,它就沒有人壽、車險,只有理財險和萬能險,這兩個都是騙局性質的保險。

特別是所謂的理財險,這些年在建銀鬧出不少事。

華夏金融集團這邊要好很多,因為險資齊備,保險業務規模大,根本不可能為了這點利潤自砸招牌。

「牌照那個事很簡單,因為華夏和平安的合並是完全整合,多出來的牌照都注銷了,陽光和富邦那邊倒是還沒有在保監會注銷多出來的一套。我可以將富邦的牌照轉移到一家子公司,建銀保險公司將這個子公司買過去就行了,至於陽光保險的那個事,我就不多說了。」徐騰的意思,滾!

建銀是央企,想要牌照很容易,就看上級監管部門願不願意承擔更大的金融系統風險。

這種打擦邊球,繞過保監會直接買牌照的手法,最終沒有得到保監會的認可,其實也是自找麻煩,自作聰明。

另一方面,國內的保險業市場已經很穩固的,華夏金融集團此前一直在和pn金融較勁,拼了十年,在國內的保險業規模也還是前四,無法撼動pn、太平洋、人壽的三巨頭席位。

陽光保險在合並富邦之後,已經是國內第四大保險集團公司,與民生銀行是互相持股的聯營模式。

這樣的優質資產,徐騰怎么可能放棄?

「小徐啊,你不要生氣,我們只是探討一下,因為現在關於四大行的改革問題,內部討論的比較激烈,華夏金融集團帶了一個好頭,這個模式還是很不錯的。陽光保險的國有股比例不低,如果和工銀以換股的方式合並,對你來說也不虧嘛。」邱領導只能說自己盡人事,其實他心里很清楚,有些人將主意打到華銀財團的身上,純屬想多了。

「既然是換股,那我可以考慮合並。」徐騰同意了,豎起右手的食指,直接告訴邱領導,「我只有一個條件,華銀財團的持股比例要達到50%,沒有就算了。您這位大領導回去之後告訴誰誰誰,交給我經營,你們放心,股民放心,機構放心,交給你們經營,我怕大家覺得我人窮志氣短,連下金蛋的老母雞都要賣。」

「你這話說的多傷感情啊!」邱領導笑呵呵的也不生氣,示意徐騰也不必生意,只是有別的單位讓他試探一下,但他心里明白,估計徐騰也明白,現在不僅是國外對華銀財團的規模感到恐懼,國內也有很多人覺得不妥。

邱領導不會告訴徐騰,就在徐騰留在英國休假的那些天,他參加了一個多單位的會議,很多人都支持「工業不能動,金融業要控一控」的表態。

華銀財團太大了。

尤其是金融業。

做生意,到了一個級別一定要注意《新聞聯播》。

g20峰會結束後,《新聞聯播》播出了一條新聞,大致是說中國金融業國際化規模發展順利,中國五大銀行在2015年一季度的海外業務規模達到了總營業額的12%。

這是典型的報喜不報憂。

但是,關鍵不是新聞本身,而是「中國五大銀行」的這個用詞,這是正式承認了華夏銀行和其他四大行並列的地位。

這是實力決定的。

關於「華銀財團」的說法,國內很多人,甚至很多媒體也不清楚源頭是「華騰公司」和「銀河資本」,都以為是華夏銀行的縮寫。

07年以後,華夏銀行一直在控制規模,但不管怎么控制,最基本的發展速度還是要有的,否則,對股民、投資機構沒法交代。

郭永哲上任之後更是采取了比較激進的策略,無視了華銀財團在2007年和四大行的幾番搏弈,快速推進華夏金融集團的商業銀行業務。

另一方面是網絡支付、網銀和信用卡的發展。

華夏金融集團在商業銀行的網點數量上,已經超過了中行,位居全國第四,營業額則超過農行、中行,位居第三。

保險業,華夏金融集團是第二名、第三名之和。

資產信托管理這一塊,華夏金融集團基本占據整個國內市場的1/3,證券和投行業務,華夏金融集團也是高居第一,根本沒有任何對手。

華夏金融集團本身又是在a股和港股同時上市,總市值位居全球金融企業第一,相當於國內工銀+中行之和。

這不是中國五大銀行之一,那又是什么?

整個華銀財團在國內金融業的布局,除了華夏金融集團,還有民生銀行、長江銀行、陽光保險,都是全國性的主要金融機構,在農行、交行持有的股份也都接近1/3。

陳志辛退休時曾經提醒徐騰,小心「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現在其實已經有些人迫不及待想要「鳥盡弓藏」了。

這些人是多數,還是少數?

徐騰估測數量不少,至少四大行,其他一些國有控股的金融企業會在某些主管部委那邊嘀嘀咕咕,哎呀,這必須要控一控啊,不控不行啊。

所以,這個世界上並不是只有歐洲人和美國人活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人也不少。

「人生至斯,我也沒有多少追求。我是說真話,我們徐家在海外的資產規模雖然沒有國內多,但也足夠了。」徐騰原先很生氣,仔細想一想,干脆很瀟灑的放手,「所以,我不說任何假話,國資委隨時可以購買我的華騰公司,兩個條件,一是要買就整體買斷;二是外匯結算,一次付清,讓我瀟灑離去。」

邱領導不說話,他認識這位徐理事長也不少年了,很清楚,徐騰又真的怒了,隨時棄盤離去。

「老邱啊,不是我說你幾句,不管是哪個領導說的,你都應該明確表達自己的意見,如果說,我們對自己的企業家沒有信任,對自己的企業沒有信任,我們還需要發展民族工業嘛,還怎么發展民營經濟?」宋領導這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順便表達一下自己的立場,表達一下省里的態度,不管各級主管部門是什么態度,省里肯定要依法維護本省的民族企業。

「老宋,你不能借題發揮,落井下石。你不想想,你們省的華騰公司是什么級別,二十年,三十年後,又是一個什么級別?」邱領導暫時不管徐騰的怎么想的,反正這是某主管部門的事,他只是負責轉達一下提議,他先和宋領導辯駁一下道理。

「不管是哪一家公司,不管是外資,還是私企,只要是合法經營,不要談什么控制不控制。你要么直接立法,不准私有資本控股中國金融企業,如果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那就什么都別說。」宋領導必須要表明自己的態度,表明省里的態度。

徐騰沒說話,意識到這兩位領導唱雙簧呢,他本來就奇怪,哪有這么巧的事,發展委的領導上午說要過來一趟談事,省長中午說要過來談事,結果一個時間點到了。

特別是這位宋省長,根本就沒有任何事要談,純粹是邱領導搬來的救兵,唱一個紅臉白臉,既轉達了某主管部門的想法,又不至於鬧出矛盾。

「就這樣吧。」徐騰短時間內做了一個新的決定,抬手看一下時間,通知兩位領導,他下逐客令了,「我就不送你們了,另外,淮海經濟區的那個計劃暫時不要往上報,我還要考慮一下。」

邱領導暈了。

徐騰規劃的這個淮海經濟區,其實就是以前歐亞大陸橋的一部分規劃,後來是沒有搞出成績,中央就暫時擱置了。

當年沒搞成主要是資金投入不足,基礎條件差距太大,地方行政干部的素質也不達標,現在真要是徐騰重新負責,那肯定沒問題。

這是四省聯合才能推動的事,光是一條高鐵、四條跨省高速、港口、電廠電網、省道、水務的基礎投資,徐騰給出的規劃就達到了五千多億。

這是純粹的bot項目,完全由華銀財團出資,各省和沿路城市只要出地出政策就行,將最好的干部派到位,後面就等著收稅收gdp吧。

徐騰已經下了逐客令,兩位領導只能先回去,以後再想辦法了。

在他們離開後,徐騰在椅子里坐了良久,反復思量,最終只是一聲嘆息,做生意不容易啊。

在東盟做生意容易嗎,在歐洲做生意容易嗎,在中國做生意容易嗎?

做小生意的不容易,做大生意的更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