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砍瓜切菜(1 / 2)

下午是語文,蘇燦一路砍瓜切菜到作文題,注音糾錯,98年的中考語文閱讀理解是一篇朱自清的《春》,主題是「盼春」,「送春」,「繪春」,蘇燦讀來竟然有些享受的味道,只是出的題就顯得十分淺顯了,解答起來毫不費力。

作文題目有些特別,《給我一天時間》。那區區6百個的字格,讓蘇燦感覺到有種像是在開玩笑的錯覺,比起後世他動輒要寫出幾千上萬字,思維慎密的報告,這篇作文所要求的字數更像是在給他撓癢癢。

蘇燦認為自己的文筆成熟程度或許比起現今同齡人要強上不少,然而面對這樣的主題,自己又該寫個什么呢,習慣了後世的洋洋灑灑,說實話這么要求六百字寫出精要的東西,還有些難度。

蘇燦靈光一閃,從腦海的記憶庫中提取到了許多片段和畫面,提筆,然而卻又猶豫了起來,自己如果這樣寫的話,會對現有的走向產生什么樣的影響?不過現在似乎沒有別的選擇,蘇燦最終還是拿起鋼筆,沙沙沙的在試卷上書寫起來。

今趟蘇燦交卷倒是慢了好大一截,幾乎是到了一個小時零四十分鍾,壓著最後二十分鍾打鈴的當兒才交卷上去,交上去的時候監考老師蕭日華不免多看了他兩眼,看早上考數學那架勢,這小子交卷倒是挺快的,就壓著靈珊後一步交卷,只是隨後交卷的多了起來,蕭日華也不好攤開蘇燦的卷子看看他答得究竟怎么樣,不過看今天寫語文的這番架勢,一篇六百字的作文就像是憋大便一樣,估計也是一個德智體美勞並不優秀的家伙。

蘇燦離開考場的時候當然不知道蕭日華心理的想法,只是還在猶豫著他的作文,自己那樣寫,究竟對還是不對?

考試的第一天很快就過去,所有人都堅持著下來不對答案,不回顧習題的原則,回到家里蘇燦也摁開了一下新聞聯播,乃至於夏海市本地的新聞,今天夏海市的新聞重點關注對象也就是他們的中考,拍攝了一些在學校鐵門外的家長翹首以待的場景,頗有些壯觀。

父母都沒有打擾此刻安靜看著新聞的蘇燦,對他們來說,蘇燦最近的表現讓人極為訝異,他睜著眼睛看新聞聯播專注的樣子,絲毫不像是從前那個對港台武打戲極有興趣自己的兒子,這種陌生的感覺對蘇燦父母來說有些恍惚,然而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欣慰。

蘇燦的內心卻是翻江倒海,九八年,居共和國第一大河的長江,因為自然原因引發了洪澇災害,長江沿線地區陷入特大洪水襲擊之中,這是新中國建國第二次洪水災害,和之前相差了四十多年,但是帶來的災害財產損失卻比之前更加嚴重。

印象中當初夏海市因為並不處於長江地區,所以受影響並不嚴重,不過倒是因為連續的強降雨和上流河岸決堤,城區比較低的地帶,積水深度高達半米,也造成了夏海市人民財產一定的損失,淹沒了一些商業街區底樓店鋪,還有一個機房,大概那個時候全市的通訊網絡都截停了三天。

這些對當時的蘇燦來說到沒什么影響,最深刻的是有一晚他和父母回家經過那條街區,水深淹沒了自己半截腰腹,這才對著場水災記憶猶新,算起來,也就是九八年下半年的事情。

現在看到新聞聯播里面播報著六月的長江流域大范圍的降雨,一些專家已經表示了憂慮。這個時代的專家和自己未來那個時代的專家不太一樣,這個時代大多專家都是有著真才實學,在電視上露面的穿著也較為朴實,一看就是搞學術的,和未來的偽專家「叫獸」有著本質的區別,所以六月開始的強降雨,也引起了一些專家的注意。

蘇燦當然不知道洪水暴發的具體時間,不過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對災害的報道,證實了這一切還未曾到來。他能做的當然不是搖旗吶喊巨大災害將要降臨的消息,那只會讓無數人認為他是神經病。

現在能否阻止災害的發生,就看自己的那篇作文,是否能夠得到肯定了。

第二天的考試上半天是英語,下半天是物理化學的理科綜合。

英語播放的磁帶口語化程度較重,對全場來說難度或許不低,然而對於蘇燦來說,這幾乎是一聽就懂的東西,倒不是因為他對英語掌握有多好,畢竟就算是在未來,他也沒有在三流大學里通過英語四級,不過英語三級的程度來面對這些普通平常打招呼的語句和說話乘巴士去哪里的日常交流,這些對蘇燦來說並沒有障礙。

閱讀理解,乃至於英語要求寫一封歡迎外國朋友來夏海玩的作文,都不是障礙。

一路過來,蘇燦越來越得心應手,身邊的那個眼鏡妹起身,露出姣好的身材,同樣目不斜視的離開,蘇燦就追著她之後交卷。走出考場的時候明顯整個廣場更加的寂靜了,這個時候敢交卷離開的都是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