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說服(1 / 2)

陳慧覺得要說服戚盛文應該並不太難,當初戚盛文說服她陪著李有得去邊疆,雖說他當時那么看重她讓她覺得有點莫名,但結果還是不錯的,他是個心懷大志向的人,而

她說的,也不單純是從挾恩圖報的角度。本來嘛,一個系統中壞人是不可能禁絕的,特別是宦官系統中,因為宦官身體殘疾,從而導致心理殘疾的人比例上就多了,可宦官又是天子近臣,天然的有優勢,皇帝明顯更信任他們而不是朝臣……至少如今這個皇帝是如此。李有得若被搞下來了,他的位置必定會有人頂上,大臣們總不能為此發揚精神把自己閹了進宮吧?因此,與其等一

個不知路數的人上台,不如就把李有得留下了,至少李有得身邊還有她,必要時能說上幾句話。「戚公子,既然之前你就能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那么如今想來更清楚我今後可以給你們帶來多大的便利吧?」陳慧道,「我相信你若是仔細考慮過後,必定會認同我的話。

」戚盛文確實被陳慧說的話打動了。換一個人上來,確實不如留下李公公為好,至少他們將來跟李公公對立了,還能知道找誰有希望解決問題。他也不是嫉惡如仇的迂腐之

人,有時候要辦成事,確實也不能直來直往。

「陳姑娘說得確實有幾分道理。」戚盛文道,「只是沒想到陳姑娘會為李公公做到這般地步。」

「應該的。」陳慧道,「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

戚盛文摸了摸鼻子,總覺得陳姑娘的話有那么點諷刺他的意思。好在他臉皮夠厚,只當什么都沒聽出來,笑道:「此事我會替陳姑娘想想辦法的,但不能保證……」

「戚公子,你說錯了,你這是替你們自己的將來想辦法。」陳慧道,「為此,您應該竭盡全力才是。」

戚盛文笑了起來:「陳姑娘還真是一點虧都不肯吃。」

「我這是實話實說。」陳慧道,「那我便告辭了,戚公子若有什么進展,還請告知常福街李氏布庄。」李府被封了,好在李氏布庄的地契等都在陳慧手里,因此還好好的。

戚盛文應下,便送陳慧出了院子。陳慧坐上馬車時稍稍松了口氣,戚盛文本身的能量或許不大,但他跟原先的兵部右侍郎,如今因功而升為兵部尚書的郎遇關系很不錯,郎遇的關系網再那么一鋪展開,想

必能影響到一些人吧。郎遇跟李有得是有過嫌隙,但她相信戚盛文會說服郎遇的,她畢竟也在邊疆時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第二日,陳慧繼續去鄭府守著,而這回,她並沒有等一整日,只是到了中午,便有人出來說,鄭夫人請陳姑娘到隆盛酒樓一會。

陳慧心中一喜,便讓小六駕車去了隆盛酒樓。酒樓門口等著個丫鬟,見了陳慧便上來引她去了雅間。

鄭夫人正等著陳慧,見了陳慧時面上帶了些許歉意:「這幾日讓陳姑娘受累了。」

陳慧笑道:「不礙事,應該的。」

似乎覺得話有些不好說,鄭夫人猶豫了好一會兒才道:「陳姑娘,你也知道如今我家老爺位置尷尬,他也是怕讓你進府後說不清楚,不得不避嫌。」

陳慧心中一動:「鄭夫人,引我在此處相見,是鄭大人的意思?」

鄭夫人面露尷尬:「是我的意思。」

也就是說,鄭永怕是不願意幫忙。

陳慧道:「鄭夫人,慧娘求您,替我在鄭大人面前說說情,放李公公一馬。」

陳慧也不提鄭蓉蓉當初的事,鄭夫人願意見她,就是看在當初那件事的面子上,她老提起反而會讓鄭夫人尷尬乃至不爽,大家心知肚明即可。

「唉,這個真的……」鄭夫人一臉為難,她跟她家老爺相敬如賓,很多事也確實說得上話,可這種朝堂上的事她又不懂,自然不好隨意說些什么。「鄭夫人,我已從皇上親近之人口中得知,皇上並不想要真的處置李公公,只要鄭大人放李公公一馬,皇上那邊是不會怪罪的。」陳慧道,「請替我轉告鄭大人……李公公若

下台,王公公便會掌握更多權力,而王公公可沒有李公公那么好說話。」

鄭夫人長嘆一聲,望著陳慧語重心長地說:「陳姑娘,你這又是何必呢?李公公如今失勢,不正是你回家的好時機嗎?我都有些不明白你為何要如此了。」陳慧一愣,面對鄭夫人的困惑,她自然要換一套說辭,便也低著頭溫聲道:「鄭夫人,都說女子要從一而終,我既跟了李公公,便是他的人了,又怎么能想著趁他失勢時離

開他呢?」

「唉,你……你這孩子,那李公公權大勢大是不假,可他……可他不是真男人啊!」鄭夫人不解道,「所謂的從一而終,也是要看對誰的啊。」

「那么『從一而終』這詞,便沒有任何意義了。」陳慧道,「況且,李公公對我也算不錯,我將來怕是不可能找到比他對我更好的人了。」

「怎么會呢?你的為人品性我們都清楚,模樣又好,上門求親之人不會少的。」鄭夫人不放棄地勸道。

陳慧的表情有些怪異,她一個前閹人的女人,怎么可能會有很多人求親呢?誰受得了這個屈辱啊……她要不是個穿越的,或許她也受不了,原身不就是為此自盡了么?

「鄭夫人謬贊了,但我已經認定李公公。」陳慧道。

鄭夫人見陳慧態度堅定,自知勸服不了她,只能在心里嘆氣。

「娘,我想幫陳姑娘。」雅間門忽然被打開,鄭蓉蓉走了進來,隨後跟進來的是舒寧郡主。

鄭夫人驚訝地看著二人。

「姨母,我也想幫慧娘!」舒寧郡主一過來就抱住了鄭夫人的胳膊,還順便對陳慧眨了眨眼。

陳慧欣喜地看著突然出現的二人,胸中又涌上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