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抽獎!【求訂閱】(2 / 2)

老衲要還俗 一夢黃粱 1102 字 2020-08-24

不過方正還是很好奇,他聽一指和尚說過,僧衣可是有顏色,幾縫之分的,可不是隨便穿的他聽說過褐色、紅色、黑紅色、黃色、灰色僧衣,就是沒見過這白色僧衣而且僧衣不是應該避免純色么

方正就納悶了,問道:「系統,你確定你這衣服沒拿錯你看看這僧袍,明顯不對啊據我所知,僧衣有三種,一是用五條布縫成的小衣,俗稱為五衣,是打掃勞作時穿的;

一是七條布縫成的中衣,俗稱七衣,是平時穿的;

一是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布縫成的大衣,俗稱祖衣,是禮服,出門或見尊長時穿的。

三衣總稱為袈裟,當然,外面披著的紅色的,也稱之為袈裟。可是你這僧衣卻是古怪了,不是小衣,也不是七衣,更不是大衣,似乎處於七衣和大衣之間啊。

而且這顏色也不對啊

我沒記錯的話,袈裟應該是一種顏色的名稱,是因為佛制僧人必須穿染衣,避用青黃赤白黑五正色,而用一種雜色即袈裟色。我國舊譯袈裟色是赤色,南方佛教典籍則說是一種橙黃色,可能是一種赤黃混合色。

根據記載,佛教在印度分了部派後,各部派衣色便有了區別,有的是赤色,有的是黃色,有的是青黑木蘭色。不過我們家老頭子說過,那都是胡扯,真正的印度六世紀時期,各部派衣色實際都是赤色,所謂青黑木蘭僅是些微小的差別。

而緬甸、斯里蘭卡、泰國、柬埔寨、老撾、印度、尼泊爾諸國的僧服都是黃色,僅有深淺的不同。

我國漢人僧人的袈裟,祖衣是赤色,五衣七衣一般都是黃色。

蒙藏僧人的袈裟,大衣是黃色,平時所披的中衣近赤色。

北方氣候寒冷,僧眾三衣不夠,所以向我們這邊的僧眾在袈裟里面另穿一種常服,這種常服是就古代俗人的服裝略加改變的。常服的顏色,明代皇帝曾作過規定,修禪僧人常服為茶褐色,講經僧人藍色,律宗僧人黑色。清代以後,沒有什么官方規定,但律宗寺院自清初見月律師重興後,一般僧人常服均為黃色。

緬甸佛教徒特別忌穿黑衣,因為在緬甸古代曾有一種邪教僧人穿黑衣,多行非法之事,後來嚴行禁絕。

蒙藏教徒也忌穿黑色衣服。

另外,你給我什么顏色不好,偏偏給我一個白色,還是純色

我家老頭子說過,佛教對僧衣是有規定的,一是顏色不許用上色或純色。二是所有新衣必須有一處點上另一種顏色,以破壞衣色的整齊而避免貪圖穿著,這叫做「壞色」或「點凈」。

我腦子里翻便了所有有關的東西,也沒見有一個人用白色做僧衣啊」

要說方正學習不好,他承認。但是論對佛教的一些家長里短的規矩,他可是了解的很多。因為一指禪師就是一個死守規矩的人,從小,方正就被一指禪師嘮叨各種規矩,就算是頭豬,也能倒背如流了。

對於一指禪師這個小寺廟的主持為啥能夠知道這么多,方正雖然好奇,奈何一指禪師從來都是避而不談。方正也就放棄了,現在想想,越想越納悶,這些知識可不是一個偏僻山村里的老和尚能夠全知道的。因為方正發現,很多中小寺廟,對於規矩都不是特別講究,更多的是放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