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事新氣象(下)(2 / 2)

重生之宋武大帝 殷揚 2637 字 2022-07-23

「海關在現代社會誰個不知,哪個不曉?有什么好稀奇的。他們這些古人真的是點少見多怪。」李雋在心里不敢領受李庭芝的贊美。

文天祥他們也是附和,對李庭芝此言大為贊同。文天祥說的是:「皇上此舉實在是高明,要是以臣想,朝廷直接參與貿易得到的銀子才會多,這會與民爭利,朝廷固然是有銀子了,可是老百姓得到的就少了。」頓了頓,道:「其實,從事海外貿易的人主要是一些富商,他們少得點,也無損大局。」

在古代,商人是沒有什么地位,雖然李雋已經采取措施把他們的地位提高,鼓勵他們從事貿易,但是要消除這種偏見非一朝一夕之功,文天祥才有此話。

他的話馬上得廖勝功他們的贊同,道:「是啊,皇上。應該提高關稅。」

關稅既是增加稅收的途役,又是現代社會設立的貿易壁壘,用來保護民族產業。南宋的經濟科技本身就很發達,要想在商業中與南宋競爭幾乎不可能,李雋來到這個世界後,帶來了大量的新事物,使得南宋在經濟科技上的優勢更大,把關稅當作貿易壁壘幾乎是多余的,主要目的是用來增加國庫里的銀子。

李雋深知關稅過高對經濟造成的傷害,馬上否決道:「這事不可取。要是朝廷把關稅調高了的話,會對朝廷很不利。你們可以想想,要是你是一個商人,手里有了銀子,你會做什么?不用說,很有可能會做一些對朝廷對老百姓無用的奢侈之事。在這之外,會把銀子拿去生銀子,請更多的人,收更多的貨物,做更大的生意,朝廷就有了更多的銀子,老百姓也就有了更多的活路,他們的收入就會增加,生活就會更加美好。」

這話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商人手里有了更多的錢,在除了做一些包二奶找小情人,亂搞男女關系,買些奢侈品以外,還會投資,擴大規模,促進就業。

李庭芝他們都是極聰明之人,略一思索,馬上就明白了,齊道:「皇上聖明,臣等不及。」

「不是你們想不到,是你們先入為主,把商人做的那些讓人看不慣的事情記在心里。」李雋一語道破玄機:「商人他們必然會做這些讓人不恥的事情,但不是所有人都會做,只要朝廷調節得好,總體來說對朝廷對老百姓是利大於弊。」

有錢人瞎搞亂搞,不僅是社會的通病,還是一個歷史問題,任何時代,任何朝代,任何國家都存在,誰也沒有那個能力去杜絕!上帝也不可能!

文天祥馬上就道:「皇上,臣就加強對他們的監管和引導。」

李雋撫掌,道:「對,就是這樣。海外貿易增加得很迅速,你們有沒有總結是什么原因?」

廖勝功接道:「皇上,臣和祥甫,履善,陸大人他們商量過,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朝廷不再采取『重農抑末』的限制商業發展的對策,從事商業的人數自然就多起來了。另一個原因就是海外的安全環境大為改善,以前從事海外貿易非常危險,不是給海盜洗劫就是給麻逸這些小國百般刁難。現在,自從蘇定方他們出海把海盜清剿以後,海路安全了,沒有海盜為禍。更難得的是,蘇定方他們炮轟馬尼拉後,震懾了列國,麻逸這些小國再也不敢刁難我朝百姓。」一句話總結道:「要想海外貿易不壯大都不行!」

他的話一落,李庭芝他們頭點得飛快,大加贊成,道:「廖將軍所言極是。」

「這都是蘇定方和方茂的功勞,朝廷一定要給他們記功。」李雋非常關心地問道:「不知道他們現在怎么樣了?有沒有消息傳回來?」

杜大用道:「回皇上,蘇大人他們自從離開麻逸後,就再也沒有消息傳回來。臣想,蘇大人他們吉人天相,不會有事。」

在茫茫大海中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消息,李雋仍是掛念,道:「但願如你金言。馬尼拉這些租借來的港口,朝廷一定要經營好,要打造成海外華人的避風港,以應付突發事件。」

李雋心里很是自豪地想:「近代,洋人強租中國的領土為租借地,沒想到我在這一世界開了一先河,歷史倒過來,是我們租別國的土地。」

「皇上,臣已經派人運去世了水泥,建築材料,和熟練的人手,用不了多少時間,這些港口就會舊貌換新顏。」李庭芝回答。

李雋對於李庭芝的先見之明很是贊賞,問道:「祥甫,另一個原因是什么?」

「回皇上。臣以為主要是因為老百姓手里的銀子多了,他們買的東西比以前多了,而那些商人真的是見錢眼開啊,老百姓需要什么,他們就造什么。如此一來,商人手里的銀子多了起來了,朝廷征收的稅收就多跟著多起來了。」李庭芝沉思了一下,道:「這事,臣還真是有點想不太明白,朝廷投下去的銀子怎么會有這種效果,簡直就是銀子生銀子。」

這是現代經濟學上的理論,不要說古人,就是現代人乍一接觸也會給弄得雲里霧里,李庭芝這個古人理解起來自然是有問題。李雋知道要給解說明白的話,要花費很多口舌,現在最想知道的就是好消息,哪會費這些口水,道:「是好事就行。」

「是呀,皇上,臣也是這樣想,只要有利於老百姓,有利於朝廷,就讓他們去折騰。」文天祥對李雋的話贊不絕口,道:「皇上還不知道,這些人真的是削尖了腦袋往錢眼里鑽。朝廷重建計劃才啟動,才做好計劃,要給老百姓造屋,那些商人馬上就找到朝庭了,要求朝廷把這事交給他們去辦,他們可以給老百姓修房子,老百姓可以從他們手里買,銀子也可以分期付。只是,要朝廷替老百姓擔保就行了。」言來,對商人靈敏的反應頗有點不屑。

「這為是炒房產,分期付款的宋代版嗎?古人的創造力真是驚人,只要給他們提個頭,天知道他們會有什么樣的想象力。」李雋在心里很是驚訝古人的創造力,問道:「你們同意了沒有?」這可是南宋的新事物,很不錯的苗頭,由不得李雋不心急。

李庭芝發話了,道:「皇上,臣和履善,陸大人,廖將軍,杜將軍他們商量過了,認為交給商人去辦理這事比朝廷直接出面的好,減少了朝廷銀子的支出,他們的條件還是能夠接受,就同意了。」

這的確是一件值得讓人興奮的事情,要是朝廷直接出面去給老百姓重建住房的話,馬上就要投入一大筆銀子,對於當時的南宋來說,太困難了,要是由這些商人去處理,就可以省下這筆數額巨大的銀子,無論怎么贊譽都不為過。

他們要求老百姓分期給銀子,兩三年後,南宋的經濟條件會更好,老百姓手里的銀子會更多,付房錢不會有太大問題。即使有人付不起,有了朝廷擔保,問題就好辦多了,可以說這是對老百姓,對朝廷,對商人都有利的大好事。

「這事,你們做得很不錯。」李雋非常開心,道:「只是要監督好,不能讓他們坑老百姓,不能讓他們以次充好。」

文天祥馬上就道:「皇上請放心,臣已經和沈畢成立了一個專門機構負責監督。」

忠誠正真,是文天祥的品德,由他牽頭去監督自然是最好不過了,李雋拍著額頭,道:「看來,我是多慮了。祥甫,還有什么好事,別藏著掖著了,都說給我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