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漢奸的末日(1 / 2)

重生之宋武大帝 殷揚 2567 字 2022-07-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宋武大帝最新章節!

第一百七十二章 漢奸的末日

脫木歡清楚地記得臨行之前忽必烈對他的叮囑,忽必烈說的是:「脫木歡,你要記住一點,你此行關系重大,可以說關系到朝廷的未來,關系到成吉思汗子孫的存續問題,你一定要多加小心。你這次去南朝,談判、為真金爭取更好的條件,甚至救回真金不過是個幌子,能夠救回自然是好,不能救回也沒什么大不了,只要他們把馬匹分派下去,大計則成也!」說到這里,目光炯炯地看著脫木歡,虎目中閃爍著期望之光。

五千匹中了瘟疫的馬匹無異於是瘟疫的源頭,分派下去,一旦發作起來,馬瘟會迅速蔓延開去,到那時就算南宋發覺了,也不可能有實力來處理,唯一的結果就是戰馬大量死亡。要是瘟疫蔓延得快的話,死去的就不僅僅是戰馬,還有南宋的牲口,其意義之重大就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的了。

脫木歡忽必烈此計絕妙,更難得的是時機選得非常巧妙,和談判送禮物為名,行毒殺南宋戰馬之實,這種事情任誰都難以想到,成功的希望極大,信心十足地道:「皇上請放心,臣一定不負皇上期望!」頓了頓,很是顧慮地道:「皇上,要是南朝惱羞成怒,會對太子極為不利,還請皇上三思。」

「這個,你放心好了,諒南朝也不敢對太子怎么樣。」忽必烈看著脫木歡,暗示道:「朝廷還擁有中原。」

這話只說了一半,後面的話雖然沒有說,脫木歡也是明白忽必烈的意思,真金固然是很好的人質,但是中原老百姓同樣是人質,要是南宋殺了真金的話,忽必烈就要不客氣,他惱羞成怒之下就會采取報復行動,對中原百姓下手,實施大屠殺。即使南宋知道是忽必烈的指使,也不敢把真金怎么樣。

如此一來,雙方都擁有人質,都投鼠忌器,表面上可以客客氣氣,暗地里卻是各逞機心,誰能得到更多的好處就要看誰的本事更大了,誰的計謀更加巧妙。

脫木歡也是那種一點就透的人,疑慮盡去,很有握握地道:「皇上,臣一定辦成。」

忽必烈很是放心地道:「那就好,朕就靜你的佳音!」

以脫木歡想來,百分百成功的事情居然給李雋一口叫破,不用說肯定是事機敗露了,想到此事的重大關系,由不得他不破膽,他的臉色還有不變成白紙的道理。

「對於真正的使者,朝廷自然是會友好相待,對於你們這種間諜,那就不用對你們客氣了。」李雋聲威俱下地喝道:「來啊,給他點懲戒。」

段干木指揮侍衛把脫木歡掀在地上,拔下他的褲子,露出光腚,一陣亂棍打下去。歷來對付敵國使者的辦法不外是示威,就是遭受冷遇,甚或殺頭之類,就是沒有打屁股的事情,這即使不破天荒的第一遭,也是很少見了,段干木很是興奮,親自施刑,把木棍舉得老高,重重地打下去,啪啪之聲不絕,不一會兒功夫,脫木歡的屁股上就盛開了血花。

脫木歡其人還是很硬氣,不僅不叫疼不說,還一個勁地和李雋理論,道:「你們妄稱禮義之幫,如此對待使臣是不義,有辱你們的先輩,史書會記下你們的暴行!」

「折辱敵國使臣,廷杖之,使其受辱而歸,這是光大華夏聲威的無上榮光之事!」李雋冷笑著折辯他,道:「干木,你沒吃飯?」

這話很有道理,敵對國家之間的使臣本來就是用來折辱的,就連不是敵對國家之間的使臣也難免會給折辱,這種例子在歷史多得不可計數,著名的有蘇武牧羊,晏子使楚這些故事。

段干木自然是明白李雋的意思,是嫌他的力氣不夠,打得不夠狠,道:「皇上,臣吃了三大碗白飯,就等著活動活動。這是熱身,皇上等著瞧好了。」一邊說一邊猛打,脫木歡疼得受不了,咬著牙苦撐,再也無力與李雋爭辯。

直到打得脫木歡雙眼發白,要是再打下去的話,必然是有死無疑,李雋才示意要段干木住手,走到脫木歡跟關立定,道:「脫木歡,朕現在告訴你,朕正式承認你的使者身份。你說得對,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朕就饒你一條狗命,你回去以後給忽必烈說,他馭下無方,朕就代他懲戒懲戒一下塔木耳他們。你告訴忽必烈:要戰就來戰!」

「要戰就來戰」雖只五字,卻把李雋滿腔豪情都表達出來了,李庭芝他們聽在耳里,振奮在心頭,一齊道:「皇上威武!」

四十多年來,蒙宋戰爭不斷,歷來都是蒙古強而南宋弱,南宋一直處於不利的地位,不知道多少次吃了敗仗,多少次議和,輸幣請貢,饒是如此蒙古人還不斷攻擊。對於南宋來說,蒙古人不來進攻已經是燒了高香,哪里還敢主動請戰,更不要說說出如此具有氣慨的豪言,李庭芝他們心里的激動之情實非言語所能表達了。

李雋擺擺手,段干木指揮侍衛把脫木歡象拖死狗一樣拖出去。

想了一下,李雋問道:「胡苟,你能不控制瘟疫?」

胡苟不知道李雋的用意何在,想了一下才道:「回皇上,臣無絕對把握,但要控制在一年半載內發作還是有相當把握。」

「那就好,這五千匹蒙古馬就是上好的瘟疫之源,不能白白錯過了。忽必烈用此歹毒之計來對付我們,我們也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李雋語含機鋒地說。

廖勝功首先贊成道:「皇上聖明!要是此計得行,韃子的戰力就會大為削弱,對於朝廷來說具有莫大的好處。」

李雋的用意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忽必烈既然想毒殺南宋的戰馬,那么南宋為什么不能毒殺蒙古人的戰馬呢?蒙古騎兵一直讓人頭疼,要是此計成功的話,蒙古戰馬大量死亡,對於那些從小就生長在馬背上的蒙古人來說無異於沒了雙腿,這仗不打就知勝負之數。

杜大用不無興奮地道:「要是就用這五千匹韃子馬匹的話,韃子一定會生疑。皇上,臣以為可以另選馬匹,讓這些馬匹染上瘟疫,再想辦法送到韃子那里去,那樣的話……」後面的話非常明白了,他都不想說了。

「此計不錯!」李庭芝深表贊同,道:「這新選的馬匹要優劣搭配,才不致使韃子生疑。」

文天祥沉思著問道:「皇上,此計貌似可行,實則難度極大。難就難在朝廷把這些馬匹放到何處去?要是投到中原,那么會對華夏老百姓的牲口有巨大影響。再說了,投入中原的話,韃子的防范得很嚴,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這的確是個問題,陸秀夫他們看著李雋,等他拿主意。李雋笑道:「有了好東西,還怕找不到下家?打蛇打七寸,攻敵則擊其要害,有一個地方很適合,朝廷就給忽必烈來個釜底抽薪。」眼光看著地圖上的一個地方。

文天祥的臉上閃過一絲不忍之色。

「快來看啊,朝廷誅殺大漢奸呂師夔啦。」長安老百姓奔走相告,把這一天大好消息傳開去,圍著告示議論紛紛。

呂師夔是個小人物,老百姓知道他的並不不多。但是他的背景卻是讓人吃驚,他的父親是南宋勁旅「呂家軍」的創始人呂文德,他的叔父是鎮守襄陽達六年之久的呂文煥,最終投降了蒙古人,任襄漢大都督,招降長江防線上的呂家軍將領,致使南宋的長漢防線迅速瓦解,才有伯顏大軍長途奔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兵臨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