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針鋒相對(2 / 2)

重生之宋武大帝 殷揚 2529 字 2022-07-23

李雋笑道:「陳將軍言重了。陳將軍軍之良將,必然能在這一戰中大放異彩。關中還是由道長坐鎮,籌備錢糧谷物,征募士卒,給張珏他們提供有力的後勤保障。」

「皇上請放心,貧道一定盡心竭力,前線需要什么,貧道就給什么。」清風道長欣然領命,道:「貧道微渺之身,沒想到晚年之際得遇皇上,敢不效死出力。」

李雋也是很高興地道:「關中有道長,朕心甚慰。四川、雲南、貴州之地仍然由陳宜中負責。你和道長一樣,為張珏他們籌措錢糧谷物,征召訓練士卒,提供有力的支援。」

「皇上請放心,臣一定做好。」陳宜中想到北伐即將開始,自己一把老骨頭雖然不能馳騁在疆場之上,能為光復中原出一份力,高興得眼睛都成一條小縫了。

李雋點頭,道:「為了加強關中之軍的突擊力量,解晉的騎兵歸張珏調度。」

解晉的騎兵那可是一支讓蒙古人聞風喪膽的突擊力量,得到他們加強後的關中軍的實力將大為提升,張珏高興得嘴都快合不攏了,一迭連聲地道:「謝皇上,謝皇上。」

「皇上放心好了,臣一定不讓韃子好過。」解晉很是興奮地道。

李雋打擊他道:「你別高興得太早了,這次朕可是要拆你的台,歐軍行將軍就不和你在一起了。」

「為什么?」解晉脫口問道。他們兩人是很好的搭擋,歐軍行不跟他在一起,解晉還有不著急的。

李雋笑道:「歐將軍是另有委任。朝廷這段時間組建了十幾萬騎兵,總得要個人來統領吧?歐將軍最合適。你不會舍不得吧?」

「臣不敢,臣不敢。」解晉在歐軍行肩上拍了拍,道:「歐將軍,恭喜你。」

照李雋的意思,歐軍行就是一員獨擋一面的重將了,將在中原大戰時與蒙古人大干一場,這正是歐軍行做夢都想的好事,很是興奮地道:「謝皇上。」

李雋接著道:「這第二路就由淮西山東的部隊組成,廖勝功為主將,趙良淳為副將。」

廖勝功和趙良淳領旨道:「遵旨。」

「為了加強你們的突擊能力,朕決定把趙僉的玄甲騎兵調歸廖將軍指揮。」李雋鼓勵道:「你們一定要齊心協力,打好這一仗。」

玄甲騎兵自從臨安保衛戰開始,就大放異彩,特別是這次進攻大都一戰,差點抓住了忽必烈,聲威更是卓著,得到玄甲騎兵的加強,這仗就好打多了,廖勝功興奮得一下躥起來,道:「皇上放心,臣就在汴京與皇上會合。」

「好,壯志可嘉!」李雋贊道:「淮東和江漢之地的軍隊為第三路,張世傑為主將,高達為副將。」

張世傑和高達站起來,道:「遵旨。」

「你們要記住一點,你們這一路是三路大軍中任務最重的一路,你們一定要多加小心。」李雋叮囑道。

張世傑和高達同聲道:「皇上放心,臣明白。」

李雋站起來道:「朕和杜將軍率領火槍兵,特種炮兵,特種步兵,還有歐將軍的騎兵從中路隨後跟進,是總戰略預備隊。」

頓了頓,道:「三路大軍,要從三個方向,同時插向汴京!」

「光復汴京!」李庭芝他們一下站起來,興奮地吶喊起來。

汴京自從靖康之恥後就淪於異族之手,已經一百多年了,多少仁人志士喊出過這一口號,但是由於錯綜復雜的原因朝廷根本就沒有收復過汴京的行動。岳飛當年收復汴京易如探襄取物,卻給十二道金牌逼迫班師回朝,曾使多少英雄扼腕,而今天,李雋卻部署了百萬大軍收復汴京,李庭芝他們激情四射,仿佛年輕了三十歲。

光復汴京不僅宋人在喊,就是千百年後的後人也沒少喊過,萬未想到這一歷史重任居然落在自己肩上,居然要自己來完成,李雋也是熱血如沸,蹭的一下站起來,道:「誓死光復中原!收復汴京!」

「誓死光復中原!收復汴京!」李庭芝他們跟著喊道。

過了好一陣,情緒稍為平靜一下,李雋招呼群臣坐下,道:「三路大軍一定要齊頭並進,遙相呼應,很好地協調,這將是成功的關鍵。」

「遵旨!」廖勝功他們自然是沒二話。

李雋很是憐憫地看著李庭芝,道:「這么大的戰爭,消耗很大,這些後勤之事,只好著落在祥甫肩上了。祥甫的華發又要多起來了。」

李庭芝能文能武,既有治國的政治才干,又有統兵打仗的豐富經驗,由他來處理後勤再合適不過了。只是,他的任務太重,那曾經一度消退的華發又要重上雙鬢了。

李庭芝挺挺胸脯,道;「皇上,你放心好了,臣的華發不會再出現了。只要前線打得好,臣的心態就好,心態一好,華發就沒了。」

他這話半認真半開玩笑,引來一片大笑聲。

「朕把這一良方推薦給常瑜,那些華發滿頭的老人們都會返老還童了。」李雋也是心情大好,開起了玩笑。引來一片笑聲。

李雋笑完道:「這仗能不能打贏,關鍵是在各軍之間的協調,能不能互相之間進行有力的支援。朕想,忽必烈的兵力不如我們雄厚,他的軍隊不如我們的軍隊精銳,裝備不如我軍精良,要想全面和朝廷開戰,那不現實。忽必烈一定會采取集中優勢兵力,圍殲我之一路的策略進行反擊。現在,我們就來好好研究一下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