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七章 合圍汴京(2 / 2)

重生之宋武大帝 殷揚 2486 字 2022-07-23

象這樣大規模的戰爭,必然會有很多散兵游勇,四處橫行,欺壓百姓,制造混亂,這點很正常。眾將也是明白這個道理,點頭稱是。

「朝廷目前最緊要的任務就是把忽必烈剩下的軍隊以及旭烈兀的軍隊徹底殲滅掉。」廖勝功接著道:「這兩件事其實是一件事,兩者可以一起完成。汴京還在韃子手里,旭烈兀就會向汴京靠攏,因為他只有這么做才有機會支持下去。即使支撐不下去,旭烈兀也會想辦法侍機渡過黃河北躥,好似在中原等著被殲滅。」

部將鍾文忠道:「朝廷擁有強大的海軍,把黃河封得死死的,他就是想北躥也沒有機會。」

廖勝功點頭,道:「你說得不錯。上次,旭烈兀能夠渡過黃河,趕到中原,他也太僥幸了。這次,鄭將軍把海軍分成三個部分,部署在黃河的上中下游,即使一段給封了河,另一部分還可以趕去。」

趙良淳接過話頭道:「回到黃河以北,旭烈兀還有一條道路,他可以不通過黃河,而是沿著黃河南河向西逃躥,再到甘涼之地,輾轉回到大都或者是回到中東。」

「趙將軍說得一點不錯,要是朝廷現在就把汴京打下來的話,旭烈兀肯定會這么做。你們都是軍人,你們也都知道一個理:只要能夠保存軍隊的事情,就應該去做。」廖勝功接著分析道:「所以,汴京現在不能給打下來,免得旭烈兀西躥,給朝廷的圍殲造成麻煩。」

趙良淳得出結論道:「即使旭烈兀西躥,他也難以回到大都。但是,那會給朝廷的圍殲行動增加很多困難。把他吸引到汴京附近來殲滅掉,就省事多了。」

話說到這份上,不會有人還不明白,眾將齊聲贊道:「皇上的計策真高明!」

孫外年想了一下,道:「戲要演得逼真,朝廷的軍隊應該出現在汴京城下,給韃子造成更大的壓力,忽必烈就會催促旭烈兀向汴京靠攏,這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孫將軍,你這個主意出得好,皇上早有安排。東西南三個方向的軍隊齊頭並進,向汴京開去,只不過是一個幌子,暗中要進行的就是圍堵旭烈兀,免得他逃躥。」廖勝功很是贊許地道:「兵臨汴京的事就交給鄭將軍的海軍去做。」

汴京的黃河上,鄭靜和站在船頭上,靜靜地望著南岸,虎目中含滿了淚水。鄭靜和具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可貴品質,冷靜沉著,不為感情所左右,然而此時的他也忍不住潸然淚下,沾濕衣衫。

黃河的汴京段,曾經上演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尤其是宋朝在這段河曲上上演的故事就更多了,更加讓人傷悲、悲憤。女真人攻破汴京,逼迫宋室南遷,中原淪陷,雖是百年前的故事,但是宗澤將軍的疾呼「渡河!渡河!渡河!」仍是言尤在耳,每一個華夏子民銘記在心。

鄭靜和到了這里,他能不激動嗎?更何況他率領的南宋海軍不計其數,船只把河面都遮住了,換句話說光復汴京的行動正式拉開了幄幕。不要說鄭靜和將軍,就是換作任何人,當此情景,都激動不已。

「光復汴京!」激動難已的鄭靜和振臂高呼。

他身邊的將士們跟著他吶喊:「光復汴京!」

他們的吶喊立即得到其他船上的將士的呼應,齊聲吶喊:「光復汴京!」只一會兒功夫,無數聲「光復汴京」匯成一首壯歌,直上雲霄。

「宗將軍,你聽見了嗎?朝廷開始光復汴京了。」鄭靜和喃喃告慰宗澤將軍的在天之靈。

「你有什么事?」忽必烈問急急而入的巴布爾。

巴布爾行完禮,道:「回皇上,南朝的海軍已經到了汴京。他們在河上大呼『光復汴京』,聲浪直沖九霄,良久不絕,以臣判斷,他們的人數很多。」

忽必烈神態淡然,好象這個天大的壞消息根本就沒有聽見似的,但是敏銳的巴布爾還是發現忽必烈的瞳孔明顯地縮小了。

過了一會兒,忽必烈才道:「該來的終歸要來。他們現在在做什么?」

「正在准備登陸。」巴布爾回答,提醒忽必烈道:「皇上,是不是再催催伊兒汗?」在現在這種情況下,旭烈兀趕到汴京,兵力合到一處,好處大得多。

忽必烈點頭,道:「是該再催催他了。」

看了手里的信,旭烈兀微微嘆口氣,下令道:「命令所有軍隊,一刻也停地向汴京靠攏。」

羅思可問道:「可汗,天可汗又來信催了?」

「明知故問。」旭烈兀冷冷地道。

羅思可遲疑了一下,道:「可汗,臣有一句話,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你說吧。」旭烈兀非常干脆地道:「把你心里的話都說出來。」

羅思可小心地道:「可汗,臣以為我們不一定要向汴京靠攏。中原這么富饒,我們完全可以開創出一片新天地。臣在中東時聽人說過,有一個叫迦什么將軍的,在意大利十六年,沒有得到他國家的一兵一卒的增援。我們有三十萬軍隊,可以比他做得更好。」

「你說的是迦太基名將漢尼拔的事。」旭烈兀否決他的提議,道:「那根本就不可能。這里是中原,不是意大利。我們除了向汴京靠攏以外,還能去什么地方?沿著黃河南岸向西撤都比你的主意高明。就是西邊的路已經不通了,給南朝封死了。現在,只有北邊的路還能通行,要是我們晚了,連這條路都會沒有。」

漢尼拔在意大利一呆十六年,沒有得到迦太基一兵一卒的增援,究其原因,不外兩個方面。一個是漢尼拔這位名將傑出的軍政才干,使得當時羅馬帝國的第一名將西庇阿也認為要想在意大利境內擊敗他根本不可能,才極力主張攻擊迦太基本土,逼其撤軍。經過努力,這一目的達到了。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當時羅馬帝國才興起,征服了羅馬境內很多民族,而羅馬人還沒有把這些民族同化掉,這些民族還沒有和羅馬人融為一體,使得漢尼拔在這里如魚得水,要兵有兵,要糧有糧。

而中原就不同了,華夏的根本重地,清一色的漢人,同一個民族,有著相同的祖先,有著相同的文明,有著相同的文化根底,老百姓根本就不會與旭烈兀合作,羅思可想仿效漢尼拔真的是異想天開。旭烈兀這位滅國數十的蒙古英雄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才否決他的提議。

「報告,旭烈兀的前隊馬上就到朱仙鎮了。」探子喘著氣,把這個天大的好消息告訴趙良淳。

趙良淳很是振奮地道:「好,來得好。」拍拍火炮,對朱瑞祥道:「朱將軍,看你的了。旭烈兀一到,你不用客氣,給他狠點。」

朱瑞祥很是期待地道:「趙將軍放心吧,我的胃口一向不小,有多少吃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