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神奇的進軍(1 / 2)

重生之宋武大帝 殷揚 2501 字 2022-07-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宋武大帝最新章節!

第二百三十五章 神奇的進軍

「你們都完成任務了?」鄭靜和在眾將的族擁下行走在大坂的街上,一邊看著地上的屍體,一邊詢問將軍們。

包領軍笑嘻嘻地回答道:「將軍妙計,焉能完不成?將軍,沒給你說,我們一下岸,先是逮住那些跑得慢的大殺一通,嚇破了他們的膽,一個個跑得比兔子還要快,追都追不上。」

「可不是嘛,我們本想多抓些人好好折磨一通,然後再放了,沒想到他們跑得太快,也沒抓住多少。」叫張行山的海軍將領很是贊同包領軍的話,不過,他話鋒一轉,有點遺憾地道:「可惜,我們殺的人卻不多,還沒有一次正常的戰斗殺傷的多。要是先給一通火炮的話,鬼子的死傷會多得多。」

「是啊。」眾將齊聲附和道:「鬼子的腿真的是飛得起來,我們追都追不上。下次,先用火炮炸斷他們的腿,不怕他們再逃了。」

鄭靜和笑著分析道:「從地上為數不多的屍體可以看出來,你們的收獲的確不夠好,沒有殺傷多少。不過,你們不用遺憾,應該感到高興才對。」

他的話可讓人想不明白了,包領軍奇怪地問道:「將軍,我們怎么會高興?這這這……」眾將也如他一般想法,驚奇地看著鄭靜和。

鄭靜和笑容不變,道:「鬼子之所以跑得如此之快,還不是因為一個字,這個字就是一個怕,那是因為鬼子怕了我們,才如此不顧一切地逃跑。你們看看,每家每戶,人跑光了,東西都在,就連最常用的家什都沒有帶走,可見逃得有多倉促。」

怕是建立在恐怖的基礎上,換句直白點的話說,就是宋軍的目的已經達成,如此之多的鬼子逃出去,還有不把恐怖散播出去的道理。想明此節的眾將一下子高興起來了,道:「將軍之言有理。」

張行山想了一下,問道:「將軍,這些東西怎么辦?」

鬼子倉皇而逃,留下的東西著實不少,按照鄭靜和的命令,搶又不能搶,只能留著做擺設。要是視而不見的話,又太可惜,著實讓人拿不定主意。

鄭靜和笑道:「這是留給我們的補給品,我們遠離本土,需要就地補給,這不是現成的嗎?我們用得上的就搬上船去,用不上的就地設立倉庫,存貯起來,將來可有大用。至於這些房子、店鋪,就不用給留了,一把火燒了得了。」

這主意的確不錯,兩面兼顧,眾將不得不佩服鄭靜和的神計妙算,道:「將軍高明!」

歷朝歷代,在戰爭中發生搶搶劫之事是屢見不鮮,就是有很好紀律約束的情況下也是時有發生,那種不拿百姓一針一線的事情只不過是用來搞宣傳,實際情況是無論你如何努力,那種事情都會發生,這是歷史的規律,誰也無法改變,無法杜絕。

蒙古人的征戰更是明火執仗地搶劫,有時為了一顆珍珠不惜把人的肚子剖開,因為珍珠的主人為了保全珍珠吞進肚子里。

唯有鄭靜和這辦法最是實在,又不用擔心給人指責,更沒有剖人肚子的慘劇,真的是當得起四個字「惠而不費」。鄭靜和可不知道他這一主意給小日本帶來了什么樣的嚴重後果,幾乎是亡國滅種。

「將軍,我們應該趁鬼子驚恐之際,跟蹤而至,抓住東條一機。」張行山出主意。

鄭靜和搖頭道:「那倒不必,象東條一機這種喪心病狂的人,一定要讓他飽受折磨。他不是一心想統一日本嗎?那好啊,我就給他來個眾叛親離,讓他在熬煎中渡日。所以,我們不急著進軍,先等等再說。」

「理是這個理,不過,我們要是在這里等的話,也太沒有意思了。」包領軍很是不爽地道:「整天和一個大墳塋在一起,一想起來就沒勁。」

大坂現在除了宋軍是活人外,有的只是死屍,要是呆在這里,的確是沒什么勁頭,他的話立即得到眾將的響應,齊道:「是啊,將軍。」

「當然不能白呆。」鄭靜和笑道:「我們還是得找點事做。我們就兵分數路,去攻打沿海的城市,處理方式和這里一個樣。」

「太好了。」眾將齊聲叫好道:「在攻擊東條一機之前,先把鬼子的地方變成一座大墳塋。」

忽必烈站在地圖前,一雙虎目緊緊地盯著地圖,雙眉緊鎖。此時的忽必烈已經不是昔日的忽必烈了,昔日里的忽必烈英俊挺拔,讓人一見之下就生好感。現在的忽必烈依然是帝王之氣十足,但是已經不再是英俊挺拔了。南宋那通火炮真的是長了眼睛,對准他飛來,要不是巴布爾見機得快,處置得宜的話,忽必烈肯定是完蛋了。饒是如此,他也是重傷在身,左邊臉蛋給彈片擦掉了一大塊皮,傷口雖然愈合,但疤痕仍在,破壞了他的形象。

這還不算,他的左臂給活活炸斷,經過太醫的精心醫治,命雖然保住了,但已成殘疾之人,成了獨臂帝王。在中國歷史上,獨臂帝王僅不多,忽必烈是其中的一個,真的當起得起那個贊美之之詞「千古帝」。

巴布爾,貼木兒,桑哥他們站在忽必烈的背後,也是看著地圖。他們知道忽必烈正在沉思,萬萬不能打斷他的思索。

時間在無盡的等待中過去,終於,忽必烈從地圖上收回目光,轉過身來。受傷之後,身體已不如前,有些虛弱,坐了下來,問道:「南朝的進軍如此迅速,一天有一百多兩百里,就是我們蒙古的騎兵在作戰中也不見得有此速度,這問題究竟出在哪里?你們都說說看。」

忽必烈是個務實的人,能夠實話實說,這點在歷史上並不多見,的確難得。宋軍如此神速的推進,就是蒙古在全盛時期與最衰弱的南宋對壘,不是沒有過如此速度的推進,而是沒有過如此大規模、如此神速的進軍,饒是忽必烈聰明過人、熟諳兵法,也是想不通道理了。

巴布爾想了一下,道:「皇上,臣以為南朝之所以進軍如此神速,一是他們抓住黃河意外封河的有利時機渡過了黃河,打了我軍一個措手不及,我軍好多軍隊在根本就沒有反應的情況下遭到南朝軍隊的毀滅性打擊。」

忽必烈點頭,道:「實際情況也是這樣。黃河在中游封河,百年難得一遇,封河如此之堅固、里程如此之長,更是少之又少,這是天意。朕原本以為,南朝渡河是必然,那也要等到來年春暖花開時節去了。即使到時他們渡河,也需要精心的准備,搜集大量的船只,沒有一個月時間不可能把為數如此之多的軍隊、數量如此之巨的物資運過黃河。沒想到,上天和我們開了這么大一個玩笑。」

頓了頓,接著道:「他們的渡河固然出人意料,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也是因為我們的部署有問題,我們的軍隊沒有處於高度戒備狀態,不能隨時投入戰斗。究其原因,是朕的過錯,沒有給他們下達命令。」

直言事實,承擔錯誤是忽必烈的美德,實是感人,巴布爾他們齊道:「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