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章 海軍和平衡(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2711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江蘇外海()。

海容號巡洋艦的桅桿上五色國旗獵獵作響,旁邊海籌、海琛兩艦遙遙呼應,更遠處龐大的德國新銳格奈森瑙號重巡洋艦和英美兩國的三艘巡洋艦編隊而行()。這幕和平的景象讓第一次搭乘軍艦的戴天仇興致高昂不顧暈船用相機狂拍,還讓慕容翰給他當幫手。看到他們如此浪費昂貴的膠片,楊秋微微一笑,如果現在走過去告訴他,他這些記錄最後和平的照片將因為不久後它們開始捉對廝殺流傳百年,不知道這小子會是什么感想。

「司令。」

巡查全艦後,王光雄一身潔白的新民國海軍將官服走了過來,對這個第一位投效自己的大胡子艦長他還是很滿意的,所以要挾南京將楊敬修架空去當海軍總長後,立刻讓他出任了第一艦隊司令,還因為此事讓薩鎮冰心里有了些疙瘩。幸好避居天津的薩老始終沒忘記大海軍夢,為了三艘即將歸國的訓練巡洋艦和潛艇部隊,按照楊秋的意思舉薦了年輕的陳紹寬帶隊前往德國學習潛艇操作,不至於讓新組建的潛艇部隊成為擺設。

楊敬修的海軍總長也沒做多久就因為臨時政府解散無事可做,袁世凱倒是邀請了他,但北方只有程壁光帶回來的一艘海圻艦,而且把它交給劉冠雄後他自己還避居福建,加上北方財力不濟,所以最後干脆回第一艦隊。楊秋雖然大度的讓他出任了海琛號巡洋艦艦長。但這個人腦筋死板,認為楊秋害得他失去了艦隊指揮權導致辜負了薩鎮冰的囑托,所以回來後不太服從王光雄的命令。這回要不是事關重大他也不願意行動。

對此楊秋也沒有好辦法,楊敬修是薩鎮冰的人必須給點面子,加上甲午之後一代英銳盡失,老海軍人好不容易才弄出目前這點小苗。他們都是國家進軍藍水的希望,所以也不好強行改革,只能慢慢想辦法剝離舊勢力。

「大概要多久能到天津?」

王光雄雖然以前是炮艦艦長,但也在薩鎮冰推薦下前往英國格林尼治海軍學校留學三年。所以業務還算精通,看看天色道:「現在是西北風,迎風航行會慢上半天左右,不過除非是遇上壞天氣,不然三天准到了。」

「日本海軍在這一帶常活動嗎?」

問題讓王光雄一愣,還以為楊秋擔心日本海軍來襲,說道:「比前幾年好多了()。以前這里還經常能看到戰列艦,這兩年聽說日本軍費不足,所以戰列艦看到的機會小了很多,巡洋艦和炮艦還能經常見到。但他們一般不過台灣,聽說是英國不喜歡日本過多進入南海。不過司令盡管放心,這次我們的航線都離岸邊不遠,就算沒洋人護航,三艘巡洋艦保護您和宋先生的安全還是能辦到的。」

隔行如隔山,楊秋對海軍一竅不通,大方向上他還能把握,但具體到實際航行作戰就完全抓瞎。聽說英國限制日本海軍出入台灣以南後悄悄擰了下眉,換個話題:「楊敬修他們怎么樣了?」

「老楊.....就是性子拗了些。其它還行。」王光雄畢竟也是福建人,也不想撕破和大家鬧翻。他比楊敬修聰明多了。知道今天自己能指揮一支艦隊都因為這個年輕人的信任,知遇之恩當涌泉相報。但又深知楊秋其實並不滿意現在的海軍,怕他強行改革引發事端,忐忑說道:「司令放心,大家雖說嘴上不服氣,但心底里還是好的。我們這些人就期盼能重建海軍,所以他們遲早會明白您的苦心。」

楊秋明白他的意思,問道:「去美英接收軍艦的水兵怎么樣了?」

說起三艘即將交付的訓練巡洋艦,大胡子臉色好了很多:「水兵去年7月就出發了,全都是我親自挑選出來的人,三位臨時艦長也選了在英國留學的年輕人,現在正在那邊進行訓練,最快今年五月三艦就都可以回來了。」王光雄說這里搓搓手欲言又止,幾十歲的人了忽然想個討要糖果卻又不敢說話的孩子,讓人捧腹,楊秋瞪一眼後笑了起來:「有什么就說吧,別給我搞怪。」

「司令,永績和永健號都快下水舾裝了,船台空著也是空著,要不......。」王光雄諂媚的笑道:「大伙對您支持海軍還自己造軍艦很是佩服,您看的是不是再建個十艘八艘的?」

「看不出來,你倒是真敢想!」楊秋拍了拍衣服上飄落的煤灰,白了他眼:「你知道永績一艘要多少錢嗎?換成我們西南發行的民元是130萬,鋼材也全都是進口廢鋼重煉而來,除了大炮外其它都是民用標准......難道你想要十幾艘民船?」

王光雄撓撓頭,其實他也知道兩艘驅逐艦存在很大問題()。江南廠雖然進行了大改造,理論上等到14年全部改造完畢後是可以建造萬噸級船舶的,因為美國已經答應向江南和湖北出售三台中型船舶機床、但從提供的型號和尺寸看,造軍用艦船最大只能兩千噸左右。因為軍艦和民船完全是兩碼事,民船可以像搭積木似的用鉚釘一塊塊組裝起來,但軍艦的龍骨因為需要更大強度和韌性必須一次成型,但江南和湖北目前都只有小型熱處理爐,這種小爐子用來建造民船龍骨和小塊特種鋼還行,真正的艦用型號需要使用動輒上百米甚至數百米的超大型熱處理爐,這種東西歐美根本不會賣!日本和英國結盟,日俄戰爭更是付出了十幾萬死亡的代價才買到一台英國淘汰的150米長超大型船舶機床和一套裝甲鋼熱處理和淬火爐,就這個比歐洲差了整整一代的型號都被日本視為國寶。所以江南廠即使完成改造,也只能建造兩千噸無裝甲軍艦。

簡單說就是兩千噸普通鋼板的貨色,和日本海軍對峙的話絕對是一炮死。這種東西訓練和技術儲備還行。拿來打仗只能充當近海巡邏艦,所以楊秋才在建造兩艘後就停止了後續建造。

「再等等吧,過幾年日子好了多造些,十年內我肯定讓你指揮真正地大軍艦。但現在你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利用上海南洋水師學堂和目前軍艦培養儲備人才。我已經想好了,等肇和、應瑞和飛鴻三艦回來後,就以你的海容艦加三艘訓練巡洋艦為骨干,再加永績兩艘驅逐艦和6艘潛艇一起改編為第二艦隊。以雷州半島的北海和欽州灣為基地訓練人才,第一艦隊會交給楊敬修,你心里要先有個底。」

王光雄還是有頭腦的,立刻明白這個第二艦隊其實就是楊秋准備繞開老海軍打造的新艦隊,這樣做即可以避免第一艦隊分裂,也可以培養屬於他的人才。只是欽州灣那邊還是荒灘,補給和保養上困難了些。除非能拿下最近的馬尾造船廠,要不然也挺麻煩的,而且還繞不開英國的干涉。不過他沒多說什么,因為以國防軍目前的心氣和影響力。福建和廣東真要打也就是兩三月的事情,所以楊秋既然要這么做肯定也考慮到了後勤問題()。

越過主炮後,宋教仁和蔡元培正交艦艏甲板上一邊看風景一邊談著什么,見到他走來立刻招招手。

距離上次兩黨聯合才過去一個多月,但宋教仁看起來又消瘦了很多,依然穿著四川初見時那套西服,兩邊的口袋因為經常使用磨出了毛邊,三十幾歲的人鬢角甚至有了幾縷白發。看得出這位有著非凡手腕,能把孫文逼得避走日本的天才政治家為了實現理想真是已經心焦力竭。

不過他自己卻依然樂觀。渾似沒注意正在透支健康,指指遠處的兩艘巡洋艦。一點也沒因為楊秋曾經打擊民黨勢力不滿,笑容和藹道:「辰華真是為國家做了件大事,當初我們在南京時還擔憂怎么養活海軍,可你卻一肩挑起重擔......辛苦了。」

一句辛苦讓楊秋感覺似乎有什么東西流入了心田,暖洋洋的。這是這個時代的政治家和大人物們第一次正面看待自己,也有些感動:「海軍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希望。縱觀百年,西班牙、荷蘭、英國甚至葡萄牙,全都是因為海軍的強大而崛起!今日德國之所以能讓英國都望而生畏,也是因為耗費十年之功打造出一支強大艦隊的原因,而且我看過馬漢先生的《海權論》,認為他說的很對,無海就無疆,所以讓國家走向藍水是楊某的畢生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