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七章 落幕(一)(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1777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第三二七章 落幕(一)

@@@@

「啾啾......()。」

流彈飛梭聲不時從耳旁掠過,廖仲秋戴著鋼盔,握著槍趴在草叢里眼睛紅紅。

他是貴州人,苗族。辛亥時期聽聞反清後就殺了橫向鄉里的幾個滿清狗官,然後帶幾十位苗族兄弟投奔都督府,但去了後又回來了,因為都督府自稱是大漢政府,用的也都是平素和苗家關系不好的袍哥。

悻悻退回到山區後又開始了日復一日的勞作,直到有一天貴陽大旗輪換,從湖南來的國防軍統轄貴州後,得知他善於攀爬,行走大山如履平地,就邀請他和數百位被挑選出來的同族伙伴一起加入了國防軍,開始接受為期半年的山地訓練()。

原本只是想混口飯吃,可隨著新政府在貴州禁止鴉片,教大家種植甘蔗、煙葉,還從湖南引進了豬仔給大家養殖,使得日子一點點好轉,而且甘蔗和煙葉都是保價收購,就是說哪怕種得再多,政府也是這個價格收購,所以大家完全不用考慮賺不到錢的後顧之憂。

現在貴州的百姓慢慢開始擁護新政府,像他這樣當兵的漢子也越來越多,每月十塊錢對大山里的他和家庭來說簡直是比無法估量的財富。

但訓練也格外艱苦,每天不是出操、射擊就是攀爬訓練,幾千人先是半年的軍事和山地訓練後,又南下廣西做外圍工作,緊接著向東來湖北去了武當山,並從十堰一頭鑽入茫茫大山,在那位矮矮瘦瘦,據說當過總司令親兵的旅長的帶領下,背著幾十斤裝備攀山越嶺,一切都為了面前這道關隘。

潼關,與貴州的高山深峽比算不得多險峻的關隘,但為了拿下這個關隘他所在的18山地旅已經付出了六百余人傷亡的代價,好多還是和他一起當兵的同族兄弟,可復出這么大傷亡卻至今依然無法撼動。

本來撤退的銅哨已經響了,可一枚炮彈落在邊上震得耳朵嗡嗡作響使得他錯過了撤退,現在山坡上就剩下一個人。訓練時軍官過,錯過撤退後就暫時不能動,沒有機槍和大炮掩護極可能被地方發現打死,所以要么躲到夜晚,要么等待戰友再上來。天黑還早呢,所以只能趴在這里等下一批進攻伙伴抵達。

「轟轟......。」

關隘上,揚起了數團火球和碎石,扭頭看去山腳下炮兵們正在向這里開火,看威勢肯定是十二生小鋼炮,也只有這種像根鐵管子似的鋼炮才能往高處打,才有那么可怕的威力。

既然炮兵開火就說明下一輪進攻不遠了,想到伙伴等會就能上來,他大松口氣挪挪身子讓自己躲的更隱藏些,然後看起了熱鬧。

18旅是山地旅,只配備70毫米步兵炮和迫擊炮,雖然70毫米步兵炮出發時還沒裝備下來,但部隊卻是第一個換裝新發射葯包的部隊()。新葯包可以讓迫擊炮射程增加一倍,以120毫米口徑為例,新葯包可以確保打出2000米距離,實際有效射程也達到了1700米,足以確保炮兵在敵人機槍火力外進行壓制。

120毫米迫擊炮炮彈比105毫米榴彈炮還重,威力十足的炮彈每一枚都能炸得關隘上碎石飛揚,讓躲在城垛後面的北洋士兵苦不堪言。

山地旅雖然是輕裝部隊,但不代表沒足夠的炮彈,為了此次任務差不多每個士兵包里都被塞了幾枚炮彈,五千多人足足七八千枚炮彈,足夠狠狠消耗一次了。

大概是之前連續幾次進攻的吃癟激起了旅長的怒火,這次炮擊准備時間格外長,足足打了二十分鍾炮彈還沒停下,連續炮擊讓整個潼關都仿佛被削掉了一層,好幾次滾落的碎石還差點砸到廖仲秋,幸好炮兵壓制下敵人沒辦法開槍,所以他連忙移開了幾十米。

厚厚青石板包裹的掩體內,吳佩孚狠狠啐了一口,轟隆隆的爆炸和震顫中,碎石和塵土不停從頭頂落下,片刻後桌子上,地圖上都蒙上了一層浮灰,連軍官們的頭發和衣服都沾滿了灰塵,看起來狼狽不已。

「他娘的,這一會怕打了小兩千了吧?這幫家伙也真舍得,就不怕炮彈用完?」

「呵呵,那不正好,等他們沒炮彈了,咱們也就消停了。」

「要我說,還是咱們吳師長厲害,虛晃一槍把潼關堵住讓他們就沒法南下,河南還不知道要怎么謝我們呢。」

軍官們大都是和吳佩孚一起從十一標打出來的心腹,對他卡住潼關一下子把國防軍四個旅超兩萬人堵在陝西外面極為佩服,沒了這里的兩萬人,河南就剩下五個旅,陳宦再無能也能守三五月,等到國防軍銳氣耗盡,北洋就能進行大反攻了。

吳佩孚也暗暗得意,炮彈落下越多也就說明對方越急,說明自己這招打在了他們七寸上()。

嘀嘀的哨聲從城垛後面響了起來,提醒大家敵人步兵上來了,吳佩孚連忙抓起身邊的指揮刀和手槍,沿著牆壁向城樓上跑去。

「起來,快起來!」

「瞄准了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