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五章 發動機和杜拉鋁(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2731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第三五五章 發動機和杜拉鋁

@@@@

綦江江畔,一艘江輪緩緩靠上碼頭,等在岸邊的挑夫立刻涌來,肩挑牛拉吆喝震耳()。

遠處,十余座高大的煙囪向天空不斷噴吐黑霧,嶄新的鐵路路基從呈放射線同時向成都和宜賓射去,從國防軍先鋒團入川占領重慶開始,這座四川第二大城市就進入了不同於中國的節奏。

馬奎坐鎮重慶出任基地司令時,楊秋就通過他開始選址打地基的工作,經過近兩年時間,數千艘次江輪來來往往,綦江江畔終於出現了一座規模龐大的工業基地,特種鋼廠,軍工廠、機械廠、發動機廠、規劃中的鍋爐廠、特種車輛廠等等,如果順著兩條鐵路線還可以找到自貢鹽酸廠、天然氣廠、燒鹼廠,綦江煤鐵基地,眉山鉛鋅礦、青川鋁土礦等等。

如果再加上設立在成都、重慶等地的八家技術工人培訓學校,全部合並起來就是完整的重慶工業公司,雖然它的建設只完成了十分之一,工人也大都在培訓中,機器設備缺額大半不說技術更是不足,控制的礦山也因為缺乏設備開采量不足,但誰也不能否認,在楊秋前瞻的目光下工業骨架已經開始一點點出現。

工業就是燒錢,這是誰也不能否認的事實()。照楊秋估計,想要完成初步建設至少還需要5000萬美元,引進和培訓五萬技術人才和熟練工人,耗時三到五年時間,而這僅僅是初步建立,不說德國魯爾區,光是想建成類似奧匈斯柯達工業聯合體,至少需要十年並投入不少於兩億美元!

雖然還沒完成,連鐵路都還沒修好,但對從未經歷過工業時代熏陶的四川人來說,無論是誰站在這里都會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自從四川制造局引起了第一台洋機器後,四川境內的有志之士就夢想能建立自己的工業,但洋務運動的步履蹣跚讓夢想徹底破滅。當保路運動眼看就要毀掉四川的百年富足時,國防軍的強勢到來改變了一切,尤其是後來的

行動,牽扯之大令人目瞪口呆,數以千計危害當地的土匪惡霸被打死,幾萬袍哥和私立武裝被剿滅,大量土地被沒收後改為了集體農場或者分給窮人後,國防軍不僅沒受指責,反而更受四川百姓歡迎,而四川也是目前國社黨成員最多的省份,僅登記在冊的國社黨黨員超過了百萬,不少愚夫婦甚至還在家里供起了楊秋的長生牌位。

緊接而來的工業建設,讓全四川都堅定站在了國社和楊秋這邊。

作為親眼看到這里翻天覆地巨變的馮如,也感慨自己這回終於來對了,沒人知道楊秋是不是會下決心將這里真正建設完畢,但每天都在變化的基地卻讓每個在這里工作的人都挺起腰桿,就連那些從奧匈、俄國和世界其它地方引進的人才,都感慨沒想到印象中扎著「豬尾巴」的中國人居然有建設這么大工業的氣魄。

懷揣楊秋的絕密資料和伙伴埋首這里後,馮如的心思全部全撲到了航空研究上,就是想為祖國插上一對笑傲天空的翅膀。

一個又一個伙伴從國內,南洋甚至歐美加入進來,奧匈和俄國請來的各類專家只要提出就會第一時間送來飛機和發動機廠,楊秋對發動機和飛機的投入幾乎是盲目的,就連內部很多人都覺得有些過分,因為僅僅這兩家廠就燒掉了幾十萬()!眼紅的其它廠一度派人去湖北找「老板」理論。

其實兩廠也不是沒有一點產出,一年多來飛機廠利用美國產發動機仿造了近40架寇蒂斯競速機交給航空隊和航校,還以該機造出了雙座教練機。發動機廠也在奧匈技師的指導下造出了75馬力直列六缸汽油機,只是因為在油耗和可靠性上不如歐美還沒投入正式生產,不過如果換奧匈熟練技工親手打造就完全沒有這個毛病,所以連戴姆勒公司前來參觀的內燃機工程師都說,這僅僅是加工的缺陷而已,畢竟熟練技術工人這項是任何人都無法拔高的,這需要長達數年的鍛煉。

用紅磚和拱形木梁搭建起來發動機廠房內,數十台削銑機床發出隆隆噪音,十幾位奧匈和俄國技術工人正在親自指導近百位剛從技術學校走出來,跟隨他們拜師學藝的年輕人,這樣的畫面無論是湖北、還是重慶甚至是上海都很多,楊秋給這些洋「老師」的待遇是非凡的,不僅接來家人團聚還支付兩倍於歐洲的報酬,加之有國不能回後他們中大部分都安定下來,何況這里除了人身自由稍微受到限制外也沒感覺什么不同,甚至為了挽留這些人,工廠還專門派人去上海學習制作面包,歐洲烹飪,一切都為了不讓這些寶貝跑掉。

發動機制造困難在於,它的主體是用一塊經過反復鍛壓的鎳鋼鋼錠一點點削銑出來的,稍微有一點點誤差輕則功率不足,重則缸破毀壞,所以一年來光是被這些年輕人送去回爐的鋼錠就有上百個,連馮如都心疼不已,好在楊秋得知後不僅沒責怪,反而督促繼續練,哪怕是送回去幾萬也必須練出一批技藝精湛的技術工人。

哐啷......一台銑床上發出了刺耳的噪音,很明顯是開銑缸體時操作失誤沒掌握,導致汽缸被鎢刀弄壞後機床精密固定閥撞擊到一起後的聲音。

馮如似乎已經習慣這種畫面,連那個脾氣火爆的匈牙利的老家伙訓斥都懶得看,一邊咬饅頭捧著研究心得琢磨,腳下不停向遠處的敞開式實驗廠房走去,試驗區門口荷槍實彈的士兵顯示這里保密級別很高。

走進試驗區後,噪音就發了瘋似的往耳朵里鑽,幾台發動機被固定在架子上正在做運轉測試,旁邊帶著護目鏡的技術員正認真觀察發動機的細微變化()。「砰......。」一台發動機大概是運轉太久超出符合,冒出黑煙咯咯幾下就完全停了下來,技術員們立刻用最快速度打開缸體,詳細檢查問題到底出在了那里。

試驗區目前最主要工作就是仿造和測試兩種新發動機,八缸星式風冷活塞發動機和v型八缸水冷發動機,雖然有詳細的圖紙,但由於加工技術和材料等問題直到上月才拿出試驗型號。

和同事打招呼後,馮如帶上護目鏡走到正在測試的v型發動機前,活塞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下移動,看起來汽缸和活塞結合部的密封性還是有問題,開到最大馬力時能清晰看到邊緣溢出的火星。

內燃發動機看似原理簡單但要造出來還真是困難,其中最關鍵就是目前國內極度缺乏高精密機床,這種東西歐美封鎖很嚴,楊秋也是靠迫擊炮等技術吸引了克虜伯才買到十幾台。加大油門後,發動機開始出現明顯的震喘,滿負荷功率運作十分鍾火,發動機「如願」冒出一陣黑煙後宣布報廢。

馮如和大家幾乎全都嘆了口氣,一位美國回來的年輕華人機械師還狠狠揣了腳固定架發泄心中郁悶,幾十次試驗了,滿負荷運轉最長時間才30分鍾,這個成績怎么對得起一年上百萬的科研費用。

「泄氣了?」

就在大家最灰心的時候,身後突然響起了一個有些熟悉的聲音,扭頭看去剛剛新婚沒多久的楊秋居然帶著苗洛,在公司總經理鄭廷襄的陪同下來到了試驗區。

「副總統,您怎么......。」馮如掃了眼艷若桃花的苗洛,本來想說怎么不好好修婚嫁,可到嘴邊又改了:「怎么來這里了?」

楊秋似乎沒看到兩台報廢還在冒黑煙的發動機,笑道:「怎么?害怕我搶你們的功勞啊?」

「副總統就算想搶,這里也沒什么好搶的東西()。」薛慕華混在馮如等機械師中間攤開手苦笑,他現在是航校老師和飛機廠首席試飛員,最近沒戰事後就回到重慶專心培養新飛行員,由於他是航空隊資格最老的飛行員,最了解實際中發動機的問題,所以也是可以自由出入試驗區的人之一。

「技術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掌握的,國外研制內燃機十幾年也還在摸索這種新結構,你們就想一口吃成胖子?」損壞的發動機不僅沒讓楊秋生氣,反而格外興奮。

要知道它的原型這可是依斯帕諾-西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