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五章 張宗昌的光明大道(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1636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大連,終於進入滴水成冰的季節。

不遠外歷經日俄兩國多次修建的大連港深水碼頭上,一艘日本特設破冰船正在解纜。

「他娘的。海軍那幫海老鼠可真夠狠的,一口氣干沉了人家11艘大海船。這不,為了趕在洋年前接走滯留的人,連鑿兵船都開來了。」碼頭旁的倉庫里,一小隊士兵聚在一起望著緩緩離開的日本破冰船邊烤火邊閑聊。

「蠢貨!啥鑿冰船?那叫破冰船,一。」小班長正起勁胡扯呢,身後突然傳來幾句笑罵,剛扭頭就見到一雙熟悉的長腳慢慢走來。

塞了棉花的軍靴、帶護耳的軍帽,厚厚的軍大衣微微敞開,露出了插在武裝帶上的日本南部式手槍。肩膀上耀眼的中校肩章,讓天生腿長的張宗昌格顯得格外精神。

放過牛跑過堂,扛麻袋修鐵路,會扳道懂淘金,一口俄語連常住西伯利亞的人都不如他地道。當了淘金工頭後還練出一手不比陸白衣差多少的槍法,這便是他的前半身。國人戀土,號稱海參崴華人老大的他也不例外,有了錢就總想著衣錦還鄉讓當初那幫瞧不起他的人也見識見識開過洋葷的「張大人」。

於是在得知武昌起義後,他便帶一百多手下回國撐起大旗准備干「革命」。和平行世界稍有偏差,由於胡瑛在武昌時不受楊秋重用,尤其是任命更年輕的王正廷為西南外事部長後,這位民黨元老最後只得跟著譚人鳳等人避居廣東,後雖有反復但隨著廣州動亂,國社一統江山他們這些人要么改旗易幟,要么隱居鄉里,最慘的就像孫大炮那樣避走海外至今連個民國國籍都沒能拿到。

張宗昌回國後先到江蘇,投在現任國防軍13步兵師師長冷(冷御秋)名下,在當時的江蘇陸軍中當連長.後來見沒什么前途又跑去上海跟了陳其美。誰想好日子還沒來,陳其美便因卷入宋案被判5年只得另尋東家。

他到底是混跡社會底層多年閱歷豐富之輩,看到楊秋崛起不可阻擋便投奔國防軍,雖然正規軍沒撈上卻陰差陽錯成了國民警衛隊連長。

即便是低一等的國民警衛隊.那也是日日操練夜夜學習,年輕人尚且叫苦他那里吃得消。於是走關系混入後勤部門,恰好當時國防軍和國民警衛隊奉天基地開始建設,需要熟知東北的人,通過考核他就名正言順成為了陸軍奉天基地的後勤采辦。國防軍軍紀嚴格,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天天掛在嘴上,這種大環境下他也著實積極了一把。采辦這種事情說簡單簡單.說復雜也復雜,尤其是軍務采辦一般人初干絕對兩眼抓瞎,可他偏偏因為人頭熟又混跡底層多年,尤其是俄國關系眾多,所以還真給基地干成了幾件大事。其中最大貢獻便是通過賄賂當年在海參崴認識的幾個毛子軍官,以耕種馬匹的名義一口氣搞來兩千匹優質頓河戰馬,直接就被提升為中校。

中校,在陸軍里最低也是個團長級.放在地方上那是比縣長還厲害的人物。

別看他本領不大,但眼光卻毒辣的厲害。回地方?現在楊秋實行的是中央大權一把抓,地方分權讓你自治的新政。回去混上一官半職倒也不稀奇.可問題是眼下是亂世!亂世里的地方官狗屁不如,再有本事又能咋樣?當個縣議員?或者省議員又咋樣?等你一級級升上去頭發都白了,何況那楊秋實行新法後又搞司法獨立,萬一出點事吃不了還得兜著走。所以他寧願在軍中混著,最起碼軍隊比外界封閉,加上鍛煉出來的手面廣,人頭熟這些優勢,指不定再過幾年肩膀上就是少將軍銜了。

只是軍中也實在是太清苦,眼瞅著難熬之際,中日戰爭爆發了。

開始他還戰戰兢兢甚至做好帶人回西伯利亞自立山頭的打算.卻沒想到居然等來日軍38聯隊被全部剿滅的消息,連聯隊旗都被拿去南京展示!那時他就想到可能會贏。開始時他是格外賣力,組織運輸隊,采辦糧食物資樣樣不落,但隨著他被分配到搜繳日本遺留物資的任務後,老毛病終於犯了。

最先遇上的便是投資千萬的日資撫順煤廠。當小金庫打開露出里面白huahua的銀子和一疊疊鈔票後.他眼珠子都快瞪直了,實在忍不住就悄悄弄了好幾千。開始時還擔憂幾天,但混亂戰局給了他膽子,第二家、第三家不到三個月就斂起了十幾萬家底。斂財時他還總結了專訛被捕日本人,別碰由憲兵和專門官員處理的東西,機器設備摸都別摸等等經驗。

這些士兵正是當初跟著他一起從海參崴回來「干革命」的成員,幾年顛沛流離使得絕大多數都吃不了苦走了,就剩他們還在身邊,所以江湖義氣極重的張宗昌自然不會虧待。見到他來,士兵連忙點頭哈腰:「還是老大知道得多,連破冰船都知道。」

「這種船海參崴有好幾條,專門冬天破開冰面用的,就那艘也都是當年日本從毛子手中搶奪來的。」別看張宗昌本事不大,但記性卻格外好,當初在海參崴混飯吃隨幾個俄國水兵逛了圈軍港後,一下子就對軍艦型號頭頭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