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一章 見證(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2425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南中國海濕潤的海風中,肇和號、飛鴻號兩艘巡洋艦帶領永績號、永建號兩艘中國自建第一代大型驅逐艦乘風破浪,艦艉三色龍爪海軍旗被吹得獵獵作響。

前兩艘是將護送楊秋出訪,後者因為剛改裝完反潛深彈所以也將護送他至美國,然後掉頭回歐洲加入邱寶仁率領的中國觀摩艦隊。這只小小的觀摩艦隊在未來半年內還將增加4艘長風級大型驅逐艦,並在確認宣戰後加入協約海軍肩負護航任務。

四艘戰艦全是第二艦隊中的快速軍艦,而且和老海軍較多的第一艦隊相比,第二艦隊全部由這些年從海軍院校中選拔出的年輕人和海外那些知識水平較高的華人華僑子弟組成。

帶領他們的是第一位向楊秋效忠的海軍將領,曾經赴英國留學的大胡子王光雄。雖然薩鎮冰等人回來後他讓出了海軍一把手的位置,但現在肩膀上也已經是中將軍銜了。每每看到肩膀上閃亮亮的將星,這個脾氣直爽的大胡子就直樂呵。從當初一艘內河炮艦到如今艦隊司令,能有今天靠誰?所以他對待第二艦隊格外用心賣力,上回青島大捷後還求著楊秋一股腦把德奧兩國滯留在青島的海軍軍官全都以志願兵形式高價拉入艦隊當老師,氣得薩鎮冰直罵他貪心,最後用讓他先裝備一艘安海級的「代價」換回十幾個人充實第一艦隊教官力量。

得到德奧兩國海軍軍官幫助後,第二艦隊的年輕人成長很快,已經能熟練操作四艘新式戰艦,可距離日本海軍卻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且這種差距已經超出了訓練范圍,必須經歷血火才能最終脫胎換骨。就像對馬海戰前後的日本海軍那樣,一舉從地區海軍躍入世界海軍之列。

甲板上披著外衣的楊秋還不知道,擦肩而過的香港發生了一件讓國內政治圈發生重大變化的事件,此刻他的注意力已經全集中到即將開始的訪問上。這是他第一次進入南中國海。想到後世這片海域復雜的領海糾紛。心底就有種一勞永逸的沖動。只可惜目前中國還不具備挑戰歐洲霸權的實力。還是實力弱啊!一定要死抱大腿,寧願暫時當孫子也要換回足夠的技術、人才和資金完成基礎工業建設,等二三十年後資料機一定會讓世界震驚!

楊秋回來後第一次丫丫胡思亂想片刻後,扭頭問身邊的王光雄:「聽說這一年你們第二艦隊往南洋跑得很勤快。我問問你,你對鄭寶這個人怎么看?」

鄭寶就是剛剛繼位不久的暹羅國王拉瑪六世,王光雄從被調任第二艦隊後自知不足所以也加強了學習,很直爽說道:「這個國王比前幾個開明很多,學習英國搞改革,讓暹羅人有了自己的姓氏,還自建陸海軍。和您一樣搞免費全民教育。從本事上來看此人心志不小,不過我們都不喜歡他。」

「哦,為何?」楊秋一下子來了興趣,連剛走過來隨同出訪的顧維鈞和蔡公時都豎起耳朵想聽聽海軍人對南洋的看法。王光雄平時難得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怕說錯話所以先在腦海里整理一遍後才說道:「其實就為人來說他還真不錯,起碼暹羅人都很擁護。可此人和洋人走的很近!辛亥年我們推翻清廷時,南洋華僑無不歡呼雀躍,很多人都掛出五色旗慶祝。後來青島大捷更是振奮人心。但後來我們得知,暹羅不少華僑掛出國旗後都被他下令收繳了!華僑和他們理論卻有好多人被抓,有幾個至今都下落不明!」

王光雄性子直。說著說著自己先氣憤起來。道:「前年他還寫了本書把咱們華人說成是猶太人,要仿效歐洲清除我們!後來青島大捷傳來他才下令收回書。其實這種事不僅在暹羅有,婆羅洲、爪哇、安南都出現了。去年底我們護航呂宋運礦船隊遇上大風去棉蘭老暫避時,就遇上荷蘭人和當地土人要我們撤旗才能入港。他娘的!要是老子有一艘戰列艦,沖進去又何妨!」

顧維鈞經過這些年鍛煉已經穩重很多,不像當初和慕容翰在軍艦上斗嘴要共和還是獨裁時,為了強調觀點手舞足蹈,但他對華人的處境卻深有同感,插嘴道:「何止是南洋,世界各地華人的日子都不好。即便我們打敗日本,歐美主流社會還是沒拿正眼看我們,最可惡就是這些跟在他們後面趁機排華邀功的小國!歐美最起碼有個人權的鮮亮外衣,他們卻肆無忌憚!當年蘭芳慘劇背後是荷蘭挑唆可動手的卻是那些人,數十萬華人連豬狗都不如就被屠戮!」

南洋是千年來華人的固有勢力圈,但隨著歐美勢力介入華人反倒成了土人的靶子。向豬羊一樣圈起來,養肥後就宰殺掠奪財富。說句不好聽的,這世界沒有比這些土人更好吃懶做的了!不學華人辛苦打拼,卻總想著靠殺戮搶奪華人財富!

勤奮打拼的華人反倒成了他們地里的「韭菜」!楊秋冷笑道:「我就喜歡猶太人的手段!虎痴你記下來,和鄭寶見面的議題上加一個昆明至曼谷經濟鐵路計劃,現在英法求著我們,干脆讓兩家也參與進這條鐵路來!拉他們一起開拓半島我倒要看看他還怎么搞獨立自主!」

顧維鈞有些擔心:「西南好不容易太平,鐵路一修會不會反引入英法勢力?」

楊秋還沒說話,王光雄倒是大大咧咧道:「怕個球!滿清閉關鎖國幾百年也沒見能擋住誰!再說了,這回洋毛子肯定元氣大傷,我別的不知道但水上事情還知道些。兩年來英法光是海上運輸船就損失百萬余噸!要想重新建造這些船沒四五年根本不行,沒有船他拿什么干涉西南?等他四五年恢復過來我們也已經有四艘安海大巡洋艦,何況這次自造機會中我們還拿到大口徑套筒艦炮生產技術,鄭州艦炮廠的設備也到了,等研究透自己再造幾艘未必怕他們。」

聽他說得自信滿滿,楊秋也樂了,笑道:「再建幾艘你倒是敢想,知道一艘安海要多少錢嗎?艦炮你們能弄回來不稀奇,可炮座軸承、蒸汽輪機鍋爐這些東西洋人卻不會輕易轉讓技術。」王光雄憨憨直笑。其實他也知道十年內民國沒能力自己獨立完成一艘戰列艦,無非就是海軍想要趁這次長時間護送的機會給楊秋增加好印象,畢竟國內軍費開支大權全捏在張文景手里呢。

他剛想再說幾句,趁機為海軍多撈些軍費造更多軍艦時。艦上的參謀忽然跑來敬禮後將電報轉交給他。打開電報看兩眼後他又轉給楊秋:「是英國劉大使發給參謀部的電報,昨天下午邱寶仁給他打電話說英國海軍全體出海了。」

楊秋眉心一跳,日德蘭!

********

五月的最後一天,斯卡格拉克海峽以北60海里。

德國戰列巡洋艦分隊比歷史多跑出60海里!正因為這個多出的距離,秉文差點葬身北海,但也因為這個距離《萊茵蘭》計劃最關鍵的一環被成功突破!但此時秉文和所有人都沒意識到,他正站在塞德利茨號左側甲板正充當瞭望員的角色。這不是他的工作。但因為想直觀查看整個艦隊的運作,所以利用空閑時拿起了望遠鏡。

他更不知道,他將見證怎樣的一場戰斗!

不遠外一艘英國裝甲巡洋艦正在燃燒,這艘倒霉的家伙遭遇了5艘戰列巡洋艦的集火進攻,雖然它最終努力發出電報卻為時已晚,呂佐夫號一次齊射將水線擊穿。甲板上英勇的英國水兵還在努力試圖挽救軍艦,依靠側舷副炮抵擋兩艘德國輕巡洋艦和幾艘驅逐艦的靠近,而主力戰列巡洋艦都沒再動用大口徑艦炮。因為主炮彈葯有限必須為更重要的決戰准備。

希佩爾將軍並未下令立刻離開,因為他此行的任務就是要將戴維貝蒂勾引出來,所以有足夠耐心在這里多轉幾天。當然。英國特工們顯然不會讓一支脫離掌握的艦隊單獨在北海待上幾天。

「敵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