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零章 大國之路(三)(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1723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有了飛機後,董用威的報告當天下午就出現在楊秋桌上,看完這個叫程誠的青年會黨員提出的辦法後,也被他新奇而大膽地思維吸引了。

工業化的責任承包制,讓地主只擁有土地所有權而將管理和耕種的權利交給農民這個方法甚至讓人想起小崗村那間低矮破舊的茅屋。他也看到地主士紳階層和普通農民之間巨大的話語權落差,無法阻止那些黑心地主們變向加租加息盤剝,荒年還變本加厲的情況,所以想用立法形式將承包合同固定下來。還想出用組織農會的辦法,讓農民抱成團與地主士紳抗衡。這是個別出心裁的解決之道!一旦農民擁有話語權,勢必會沖擊傳統的士紳階層,使其妥協不敢在無緣無故加租盤剝,不得隨意收回土地耕種權。目前的佃戶制,農民雖能獲得較長時間耕種權,但極少有敢於對土地進行投入的,除了租息高昂賺不到錢外,也因為地主們從不將租息寫入合同,只在年尾時由雙方才口頭約定,導致很多黑心地主中途亂來,這樣農民就算有些錢也不敢對土地進行投資。出現標准化合同和農會監督後,這種事情將逐步減少。這樣做還有個大好處,那就是避免土地細分後對將來小型農業器具發展成熟後卻推廣困難的問題,提升生產效率。同樣士紳也保住了土地收益,不至於出現類似窮黨那種被徹底剝奪。

所以連楊秋都承認,組織農會實在是個大膽至極的想法,一旦組織起來農會就將成為農民自己的維權機構,從此與地主士紳共享話語權而不像現在這樣被打壓。

不過這里面也有問題,首先就是農會影響力太小無法取信農民,因為大多數人傳統概念中,只有政府才能和地主士紳階層對抗,但問題是千年來農民又普遍認為政府和士紳是一家。導致對政府的連帶不信任,所以這個程誠就大膽提出搞運動,用激進的罷耕方式迅速擴大影響,在全國造成轟動效應豎立起農會這桿大旗。

運動。

楊秋手指敲擊桌面。除非沒辦法,否則他不想在還有很多手段沒出的情況下走這條路。現在蘇北鬧起來,無非是擔心人都走光影響利益。打個最簡單比方,就好比後世珠江三角區那么多廠的工人一夜間被出幾倍工錢還承擔車費的其它地區吸引走一樣。要想重新招募工人,建立起新的利益鏈條代價不小,所以他們就拿出契約來說事。而《移民土地法》就是出幾倍甚至幾十倍工錢的人,就連哪些有土地卻吃不飽的普通自耕農都動了心思紛紛加入移民大軍。可見吸引力之大。

農會要建立起威望,但直接以運動壯大卻不是他想要的,最起碼在獲得法理依據前不能隨意亂來。國社可以扶持一把,以國社如今的地位把農會扶持起來問題不大,至於聲勢好像也不是沒有辦法!楊秋敲擊的手指驟然停下,將報告交給來訪的陳果夫、張文景和宋子清三人,等他們看完後才問道:「果夫,你覺得組織農會這個建議怎么樣?」

陳果夫很亢奮。他這個人對政黨的熱情比政務積極多了,拿起報告就像這個計劃是自己寫的一樣,目光激動:「我覺得很好。農會不僅能成為類似工會、商會這種組織。平衡士紳過於強勢的麻煩。如果我們國社能將全國農會都組織起來,那么4億農民就都會知道國社,知道是我們幫助他們取得公平,那樣呵呵任誰也撼動不了了。」

「果夫說的沒錯。」陳果夫話音剛落,宋子清站了起來:「我國是農業國家,農民是國家主體人口,即使將來工商發展起來也很難壓過他們。看此次歐洲戰爭,規模之龐大、動員人數之多都是無法想象的,一旦遇上生死戰爭,農民就將成為決定性的力量。如果他們支持國家,那么我們就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楊秋點點頭,贊同他的看法,扭頭看向張文景:「文景,大總統和總理怎么說?」

張文景不像兩人那樣激動,說道:「大總統和總理都沒表態。他們都希望您來拿主意。」

「兩個老狐狸!」陳果夫不忿插了句嘴。這種事情做好了名垂青史,做不好遺臭萬年,也難怪他們會避開。張文景笑笑:「這是得罪人的事,官場上誰不是士紳出生?就連你我算老底的話都是士紳階層。要不是這幾年誘導他們往工商走,又發行那么多工業股票吃紅利,這件事根本就辦不成。他們現在默許辦,已經算難能可貴的進步了!不過他們最擔心是造成全國性對峙出現,要知道馬上就春耕了,儲備糧最多吃掉夏天,所以剛才我來前少川總理說,運動規模要掌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