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三章 國家的角逐(三)(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2023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總司令,看。」

「西瓜!哈哈雷猛,這回你可算立大功了,這地方實在熱死人。」

9月的吐魯番白晝酷暑炎熱,雷猛不知從哪里找來幾個瓜農,整整幾大車圓滾滾翠綠的西瓜頓時讓楊秋和警衛們都興奮起來,連非要陪著一起出來,說要考察西北石油資源的呂碧城和獨子山油礦的探勘小組都吃的不亦樂乎。

楊秋也拉著她坐到一顆左公柳下乘涼。雖然蔡鍔身體好很多,但西北氣候干燥早晚溫差大所以楊秋把他留在南京坐鎮,岳鵬剛回來也處於放假中,何熙已經半退休,馮國璋年紀太大,所以這回陪他出來的是宋子清、張孝准和胡惟德,慕容翰這位西北大員也早早等在星星峽匯合。

捧著西瓜的楊秋看看身後柳樹,問道:「這就是左公柳吧?」

胡惟德博學多才,說道:「是啊,當年左公扶棺出塞見千里荒野寸草不存,就下令湘軍子弟沿途栽種楊柳和沙棗,還下令在河南培育樹苗供應,沿途百姓見狀也紛紛挑水養護,民軍齊心短短數載就栽種數十萬余,綿延千里不絕現在這些有不少是後人栽種的,但為了紀念左公這番經天緯地之舉,所以不管誰誰載的大家都稱其為左公柳。」

楊秋點點頭,左宗棠大概是最早重視環保的戰略家了。深知西北荒漠嚴重如果再不治理,遲早會導致越來越多人離開。沒有人也就無從談戍守邊疆,也佩服到:「左公不愧是戰略家!西北這個地方,想要移民富強就必須先改善環境,所以這件事我們也要接著做下去!子清你記錄下來。從今年起,凡駐守西北各部隊都要進行植樹造林活動,移民、工程隊、鐵路建設人員都要種樹,每人每年種活一顆也有幾十萬!政府也要保護立法。任何人破壞樹木都要坐牢,罰種千棵!長期堅持三五十年,環境就能得到極大改善。綠樹成蔭來西北的人也就多,所以這件事要作為西北戰略來對待!」後來樹下這番話還真成為西北建設最重要的戰略事情,加上楊秋長達數十年的政治生涯。植樹造林保護草本成為基本國策,全國上下從南到北數億顆樹木被種植養護,極大改善荒漠化問題。

這是後話。

楊秋吃完西瓜後上車繼續前進。這次出來沒坐飛機,至少現在的木頭疙瘩他不敢坐,因為「怕死」。所以車隊里全是用雷諾兩噸卡車改成的箱式汽車,樣子有些像後世的美國校車。雖然大家知道他和呂碧城的關系,但後者旅途上大部分時間都和其它幾位女性同坐一車。

上了車後沒有外人,楊秋立刻問道:「石小樓他們進展怎么樣了?奇米翁油田有沒有拿下?」

奇米翁油田位於費爾干納盆的安集延附近,唐朝時那里是大宛國所在地,四周群山懷抱地形復雜。1904年被發現。其後四周又發現多處油田,1910年時盆地日產原油已經達到每天200噸。這個數字對巴庫和美國來說九牛一毛,但對始終處於石油緊缺情況下的中國卻非常重要!目前國內總計有三處油田,漢江、延長和玉門,前兩者年產量各自已經達到10萬噸。後者去年初才出現強烈井噴,預計兩年後年產可達30萬噸左右。沙特原油也已經開采,但為遮人耳目每年最多運回10萬,且還要承擔海上風險,所以滿打滿算每年60萬噸的原油供應量是遠遠不夠的。光是不久前制定的海軍計劃,那么多軍艦全部喝油一年就能消耗掉這點量。總不能改回去燒煤吧?那樣艦船動力指標要下降一大截,因為再好的白煤也不可能替代重油。

所以石油始終是楊秋的心病,沒有石油就沒有現代工業!資料機不可能有資源地圖,就算明知大慶有世界級油田,目前的深鑽技術也挖不到那么深。至於勝利油田倒是很淺,但在沒解決日本前始終有顧慮。所以此次出來就有去獨子山找克拉瑪依油田的調查隊,但即使找到也需要三五年建設。現成的奇米翁油田就成了救命稻草,每天200噸數量已經足夠目前西北駐軍和建設使用,何況當地還有個現成的小冶煉廠,所以此次出兵有一半是因為這處油田。

「安集延處於天山支脈,山地旅已經向那邊趕去。」宋子清和胡惟德對視一眼,兩人突然呵呵笑了起來:「您不提油田我們還差點忘了。去年年中時,上海翻譯館從伊爾庫茨克收繳的資料中找到一份油田勘測報告,今年初石油勘測隊按上面標注的位置去鑽進,上月初再打第三口井時出現強烈井噴!蔣作賓和徐樹錚得知後還曾親自前往查看,前段時間忙西北戰事忘記匯報。根據德國工程師按照噴出的瓦斯量計算,儲量很可能達到5000萬噸!只要設能跟得上,三年後年產百萬不成問題。」

「百萬!雷猛、快、地圖!」

這個消息讓楊秋欣喜若狂,狠狠一掃桌面清理干凈後讓雷猛鋪開伊爾庫茨克地圖,宋子清指出位置後說道:貝爾加湖北端向西大約430公里,距離伊爾庫茨克市500公里,鐵路修建並不困難,目前麻煩是干脆就地建造煉油廠還是修建在伊爾庫茨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