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七章 火熱的西北(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2269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身處一個大時代,身體卻越來越差,蔡鍔是難過的。所以他堅持跟楊秋繼續西北之旅,希望能多看看國家發展。而南京城內的加拉罕卻等得焦急無比,能否將糧食運回去已經成了頭等大事,所以每天都要跑幾次總統府或外交部詢問情況。

方瑞掀開簾子,看著加拉罕焦急地步入外交部,扭頭笑道:「俄國人恐怕是真急了。」

「我說,這是我的辦公室,可不是你拿來監視外事工作的暗哨。」身後的陳浩輝正在辦公桌前查閱文件,頭也沒抬便牢騷幾句。繼續說道:「能不急嘛。莫斯科那邊已經發來消息,俄國此次飢荒非常嚴重,內戰時實行的共產政策導致富農被搶,強行征糧拿不到錢現在他們寧願荒地都不願意種糧食。喀琅施塔得要塞水兵上月發動暴亂後,不少退伍回家的士兵也重新拿起槍加入抗擊征糧的行動。情報說,莫斯科的統計數字是近兩千萬人受災,混亂至少要維持三到四年。照這個比例。」他抬起頭頓了頓,用手推了下剛配的眼鏡:「估計最終死亡人數很可能有幾百萬!」

「對了!美國政府已經委任一個叫胡佛的人負責處理俄國大飢荒,他已經前往倫敦准備說服開放禁運,向俄國提供人道主義援助。」陳浩輝按了下桌上的電鈴,將處理好的文件交給戴春風後放下筆,推著輪椅走到窗前:「副總統讓我們注意一下這個叫胡佛的人,我在想是不是動一下莫斯科的內線,搞清楚美國到底打什么主意。」

「胡佛?我記了下。可南洋的事情怎么辦?還有蘇聯糧食真要放開通道?要是美國出面賑災,我們也去,以賑災的名義扶持哈薩克。」

陳浩輝搖搖頭:「副總統早上已經來電可以放開糧食通道,但哈薩克那邊現在動不得,動了一旦他們緩過氣來就勢必要和我們長期對峙,不利於西北建設。所以副總統的意思是可以在邊境和卡拉干達鐵礦設立救濟點。但不准進入哈薩克其它地方。至於南洋那邊副總統讓我們放假。」

「開玩笑!」方瑞將帽子捏在手里,不解的問道:「那個馬林和維經斯基我派人調查了,是很有能力的人,現在日本一只腳就在南洋邊上,要是被兩家聯起手來在荷屬東印度立足,將來麻煩勢必不小!」

陳浩輝白他一眼:「你也知道,日本皇太子裕仁已經親政,照現在的情況看日本至少要四到五年鞏固內政。笑話德屬幾內亞這些地方。蘇聯那邊列寧接班人至今沒定,國內又出現這么大飢荒,也要四五年才能逐步恢復秩序。這幾年根本沒必要去刺激他們。何況南洋的麻煩還少嗎?昨夜電報說,鄺景揚已經派人分批悄悄買下石油區的土地,最遲10月就要動工探油,快的話到明年2月就能知道有沒有。如果真有大油田出來。還不夠你忙的?」

方瑞畢竟執掌安全局多年,哪能不知道油田能有多少事情,到最後無非是各國坐下來談談,所以明白陳浩輝這是提醒自己暫時不要動南洋窮黨。其實他也沒打算干凈殺絕,還很不能支持窮黨在南洋發展呢,最好是打起來,這樣才能渾水摸魚。他怕的是日本插手進來,不過陳浩輝說的也對,日本沒四五年是無法插手南洋的。所以也就沒必要立刻就動手,畢竟南面這潭水太混了。現在英美都盯著這塊地方,荷蘭這個小霸王仗著有英國撐腰為所欲為,還真應該讓窮黨給他們制造點麻煩。

所以想想後問道:「那民黨的事情副總統有指示嗎?胡漢民他們那些遺老遺少都在那邊發展呢,聽說孫逸仙還多次從日本去那邊發表演講,我是怕。」

陳浩輝嚴肅道:「政黨的事情不歸我們管,只要不出格你多派人盯著就行了。」

「我是怕維經斯基和馬林和民黨混到一起,這樣將來控制南洋就會復雜很多。」方瑞的這個推測讓陳浩輝也暗暗撓頭,當年從大陸敗北後。民黨胡漢民、陳炯明他們全都遠遁南洋。就把章太炎和汪精衛留在國內。這些年在南洋倒也有聲有色,借「爭做華人第一大在野黨。監督共和」的聲勢還隱隱壓過國社一頭。

但他深知楊秋的脾氣,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動民黨和共和黨的,所以想想說道:「監視著,要真是像你說的,那也別怪我們不客氣。」

方瑞點點頭,正要離開突然想起一件事,說道:「對了,金丫頭讓我告訴你件事,她說她不敢和你說。」

金丫頭就是金壁輝,八年時間來和陳浩輝相依為命至今,所以聽到她陳浩輝也露出了溫柔的微笑,笑道:「這丫頭又出什么餿主意?還搞得要你這位安全局局長出馬?」

方瑞撓撓眉心才說道:「金丫頭報考了成都軍校。」

「去軍校還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她又不是第一個進軍校的女人。成都那邊有專門的醫療和通訊科,能進去也不錯。」陳浩輝沒注意,只認為金壁輝要去軍校讀醫療或者通訊專科。方瑞見他還不明白,干脆直說道:「她選的是情報科。」

陳浩輝手一抖,剛掏出的煙緩緩滑落在了地上。

方瑞也是哭笑不得,怎么也沒想到當年內向的小丫頭居然選擇去報考軍校,還要就讀情報科這算不算兄妹情深?

兩位情報大員被一個小丫頭搞得失神發愣,對面外交部內的加拉罕終於拿到了好消息,陸征祥正式代表中國政府答應准許蘇聯購買的糧食過境,但所有押運工作都必須由國民警衛隊負責,且必須有中國國內公司出面負責轉運,所涉費用由蘇聯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