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零章 先擺平美國(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1865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同一天的南京也因為世界級大油田陷入難以取舍。堪稱歷史上海外單筆最大收入的石油發現,讓全國上下既高興又覺得燙手。連合不攏嘴的海軍也來湊熱鬧,2艘新銳巡洋艦還沒捂熱,就以油田會導致南洋不穩定為由,催促沿海船廠加快其它幾種艦船的速度。

最重要自然是海軍第一級正式航母,大夏級。根據海軍內部編號,航母代號「龍」,所以這艘航母造好後舷號將是中文的「龍01」,同時在三都澳新馬尾開工的殷商號舷號為「龍02」。台灣島級和圖門江級是巡洋艦,以「風」字開頭,舷號是風06-09和風10-19。4艘安海級由於還掛著巡洋的名頭,所以舷號為風01-05(海軍迷信,結尾4全部刪除不用)。

這種定名不是楊秋搞出來的,而是教育部章炳麟那個瘋子找到海軍部,說海軍是對外窗口門戶,必須用漢字開頭命名。海軍被他纏的沒轍,只好用中文來定編號。最後確定航母-龍、戰列艦-雷、巡洋艦-風、驅逐艦-電、潛艇-蛟、護衛艦(炮艦和魚雷艇)-妖、運兵船(登陸艦)-登、補給船-鯨、偵查艦(包括水文、破冰等輔助)-豚......等等。

除航母外還有永興級驅逐艦。這級驅逐艦是海軍按照長風級自行設計的,如果順利將建造12艘,全部使用西沙群島的島嶼命名。它取消了過重的雙聯120mm炮,使用4門單管取代,著重加強適航性和續航力。最高速度35節,標准排水量1450噸,滿載1800噸。可攜帶2套三聯裝600mm大型魚雷和22枚深彈或水雷。也是國內第一種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安裝聽聲器對付潛艇的驅逐艦。

海岸警衛隊也來湊熱鬧,開工2艘海岸級大型巡邏護衛艦。這種軍艦頗有後世法國花月級的風格,排水量1700噸標准。武備為1門85mm艦炮和2門40mm速射炮,卻攜帶2艘海鷗級快艇和6門水炮,最高航速25節。續航力達到驚人的1海里。

聽到這些大家也不知道是該誇海軍憂患意識強,還是說他們沒事惹事。但大家對楊秋故意借俄國工程師的嘴巴泄露油田儲量卻頗為驚訝。雖然隱瞞了實際儲量,但3億噸這個數字還是太大太大,足以引發一場戰爭。連黎元洪都埋怨幾句:「辰華,此次把油田儲量泄露出去,是不是太大意了?」

黎元洪知道楊秋派馬奎赴南洋勘測油田的,也知道石油如今是工業的血液,所以他印象中應該是探勘出來然後悶聲大發財,插滿管子。{武動乾坤}建造一堆油輪往回運就行,而不是大張旗鼓。要知道即使減去一半只說3億噸,也足以引發英美和日本的眼紅。直接賣掉的話足足21億美元之巨!可以建造50艘類似日本長門級戰列艦了。

今天他興致不錯。趁假日拉楊秋夫婦來紫金山游玩。孩子們在前面笑鬧,他在後面直擔心:「英美倒是不怕。大不了給他們些股份。法國也管不了這個事情,可日本現在缺油厲害。子清昨天告訴我,光去年他們就進口10萬噸原油。現在爆出這么個大油田,依我看......很可能忍不住。辰華你是不知道,海軍遠洋作戰不比上次的黃海,四周沒有可靠基地,天氣、海況都能影響勝敗。日本海軍經驗足夠,現在又多了2艘長門級戰列艦,南下作戰有七分把握!哎,要是再過5年就好了。」

他之所以說5年後,是因為海軍決定在1925年後啟動戰列艦制造已經不是秘密,連楊秋都在台灣島號下水後親自寫信給漢陽重慶和鄭州等子系統供應商,據說又用卡車秘密送去幾千箱不知從哪來的資料,要他們各自准備好建造一級戰列艦所需的子系統。

除了兩人外,蔡濟民也被邀請一起來游玩。退出軍伍升任民政部長後他肩上壓力大了很多,這幾年雖然國內經濟一直以年增長7%的速度遞增,但災害不斷已經造成幾十萬非正常死亡。何況西北才剛安穩,烏魯木齊已經被列入西北工業中心計劃,馬上又要向外資開放金融業,他是一萬個不情願打仗。

所以聽見黎元洪開口,也忍不住說道:「日本海軍如果全力南下,東印度那幾千老弱病殘的荷蘭兵恐怕在英軍抵達前就完蛋了。如果南洋出事,華人必定首當其沖。財政部最近一直在聯絡南洋華商,希望他們把錢存到國內,到時候想不管也不行。」

兩人左一句擔憂右一句不能打,好像南洋馬上就要陷入戰爭般緊張。楊秋又不好明說,只得笑笑:「南海號測繪船報告,油田位置就在蘇門答臘馬六甲海峽邊上,相距新加坡只有200公里。開個玩笑說,等油田建好後過往船只用眼睛都能看到。我也想隱瞞,可別人也不信啊!翁文灝還說,油田附近只有一個地方適合建深水港,距離油田21公里,需要鋪設一條鐵路和輸油管道,這些項目只要開工就瞞不過人家。

我覺得吧,既然瞞不過就干脆大大方方的,讓英美都承認我們進入國際能源市場的事實!人心就是如此,剛來時連打帶壓不讓你好過,真要承認就干脆睜只眼閉只眼,以後去其它地方也能順利些。以前我們利用歐戰進軍國際市場是被動的,戰後你們看多少行業被打回來?既然總歸是要走出國門的,還不如鬧得大點,讓全世界都知道我們來了。」

蔡濟民和黎元洪也覺得這些話有點道理,但日本因素卻始終不讓他們放心。兩人的臉色都被楊秋暗暗看在眼里,他雖然知道日本地震就在這這幾天,但哪記得准確時間啊,所以想想說道:「放心吧,日本沒機會的!還會派人來訪問大談中日友好呢。」

「來訪?還大談中日友好!這是開玩笑嗎?」

有些事情楊秋也沒法解釋,好在這時王安瀾來匯報說美國商務代表漢格爾到了。總算暫時岔開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