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四章 倒霉的民黨(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1552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戴雨農開始找關系接近南洋民黨准備坑人時,楊度也為遷都和修憲全國各地跑,等回到南京時五年一度的國社全國代表大會已經在鄭州召開,於是又馬不停蹄趕往鄭州向楊秋匯報事情進展。1,鄭州現在已經是名符其實的鐵路樞紐中心,京漢線、隴海線、鄭太線和修建中的鄭濟線匯聚一地,加上黃河水道近在咫尺,中原古城煥發出勃勃生機。

除四通八達的鐵路,民國14年來河南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是人口從民國初年的3000萬下降至現在的不足2400萬,程城法案後的9年里有近600余萬人口被疏散移民至北海、新疆、喀什等8個邊疆省份,成為與河北、山東和江蘇並列的移民大省。其次是中原大地首次出現煙囪林立的工業盛景。通過國有鄭州工業集團的帶動,利用鐵路水道和煤鐵等資源,迅速建立起類似漢陽工業集團那樣的綜合型大型集團公司。采用分包和工業部制定的標准件要求,將大量低端配件發包給周邊私營工廠,將中原工業逐步拉動起來。

楊度剛下車,就見前面被士兵封鎖,趁開會休息間隙詹天佑正圍著一輛沒煙囪的火車打轉。

..。」

「是皙子,你可總算來了。上午開會時副總統還問到呢。」詹天佑雖然不問政治,但最近沸沸揚揚的遷都之風還是了解的,也知道是楊秋刻意讓楊度放風鼓吹。

楊度第一次見到沒煙囪的火車,詢問後才知道。原來這是鄭州火車廠的新產品,使用柴油內燃機作動力的新式機車。發動機來自萊茵蘭計劃中德國為馬肯森級戰列巡洋艦研制的大型船用柴油機,漢陽發動機廠不僅仿造成功還和德國工程師一起對其進行了改進。動力比原型號增強兩成。但因為海軍暫時不考慮內燃機。為儲備技術維持低速生產所以就和鄭州集團一起將其裝在火車上。

內燃機車的優點是體積小,啟動速度快。新機車時速可達每小時60公里,缺點是功率比蒸汽機小。1,貨車無法使用。但詹天佑卻非常重視這項技術,認為各國都在研制內燃機車是大勢所趨,還專門從鐵路建設中摳出三百萬資助此項研究。

楊度對技術的東西都是門外漢。反倒更關心詹天佑,問道:「眷誠先生,聽說你准備辭職?」

「呵呵,年紀大了東跑西顛受不住,也該給年輕人讓路了。」詹天佑手扶機車目光戀戀不舍。其實從唐紹儀卸任開始後,他們這批當年的留美幼童就逐步退出舞台,加上年事已高不適合來回奔波,所以已經正式向黎元洪提出辭呈。

楊度皺皺眉。遷都的事情現在看已經沒大問題,但修憲這件事卻需要廣泛支持。詹天佑是楊秋的鐵桿。其本身又被譽為鐵路之父,在學生和幾百萬與鐵路有關的工商界人士中有很大影響力,如果他支持無疑又多了幾分把握。所以說道:「眷誠先生可否晚一年呢?」

「晚一年。為何?」

詹天佑不解的看著楊度。後者連忙將修憲改總統制的事情說了遍。平心而論,詹天佑不太支持改制。國會制最大好處是制約權力。但從民國14年來的經驗可以看出,這個國家還是需要一個能拍板做主的人。黎元洪是典型地太平總統,大權握在楊秋手里,他通過憲法漏洞安插心腹控制財政和軍事大權,架空總統府和總理府,繞開國會。這樣做是明顯的擅權行為,但如果不是集權辦大事,國家會走到今天嗎?

遙想初見楊秋時,他在財政艱難情況下咬著牙支持教育和鐵路,耗巨資修建西南鐵路網,後來的隴海線、環中國鐵路更是舉世無雙的鐵路大工程。其實詹天佑明白,目前這些工程都是虧損的,扣除運營成本每年的鐵路利潤完全是入不敷出,如果沒有長期單方面的國家財政投入,根本不可能去完成這些大工程的。楊秋現在是鑽了憲法漏洞,但上台後就不能再走偏門,而且就算國會內全都是國社黨員,也有人會不甘心放權,到時候很可能出現府院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