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九章 准備登陸!(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2321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叮鈴鈴……巴達維亞民黨南洋總部內鈴聲吵鬧,或許是慢節奏生活悠閑慣了,主人因為在花園喝茶聊天而不願起身。胡漢民的確沒心思接電話,他正熱情地接待馬林和維經斯基。自從上次牽上線後,他滿腦子都是借蘇聯和gc國際的力量絆倒楊秋,為此甚至還動用民黨和日本的關系為伊斯蘭游擊隊和東印度窮黨搞到一批軍火。

所以替兩人倒上茶後忙不迭追問:「兩位先生,關於我黨加入你們gc國際的事情不知有消息了嗎?」

民黨提出加入gc國際的事情在莫斯科引發劇烈爭執。斯大林的本意是接納民黨,因為認為可以用民黨拖住向中亞和葉尼塞河以東俄國國土滲透的楊秋和國社。但托諾茨基卻強烈反對並認為民黨沒有gc主義傾向,還認為接納民黨會激怒楊秋引發戰爭對峙。而且這次支持斯大林出任總書記的布哈林等人也不支持,他們覺得對蘇聯來說印度和伊朗更加重要,所以不應該再開第三戰線,何況接納民黨還要考慮日本的感受。但最後考慮到斯大林的態度,窮黨中央委員會表決通過支持民黨,反對楊秋和國社的獨裁統治的提案。所以馬林看了眼維經斯基,說道:「胡先生,我們gc國際正在研究這件事,因為要尋求全世界所有無產階級政黨的支持,需要一段時間。」

維經斯基怕胡漢民失望,特意加強道:「請您轉告貴黨章主席閣下,莫斯科已經授權我們全力幫助你們打敗楊秋的獨裁統治,幫助你們拿回屬於自己的權利。當然,我們希望貴黨執政後能締結真正地中蘇友好,停止壓迫蒙古和西藏,並建立工農蘇維埃,逐步改革直至加入我們gc國際。為建設無產階級世界努力。」

胡漢民有點失望,雖然他聽說蘇聯在日本和美國的幫助下恢復很快,鋼產量甚至已經恢復到200萬噸,但面對楊秋還是太弱。汪兆銘發來電報說。國會審核剛結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時,除發電量因建造周期和楊秋堅持使用國產水輪發電機,歐洲雇請的外籍技術工人又來得太晚導致交付緩慢沒達標外,其余全部超過5年前的估算數字。其中鋼產量是蘇聯的三倍達620萬噸,五年後突破千萬輕而易舉。其它工業數字也進展迅猛,蘇門答臘米納斯油田小批量生產,貝爾加油田一期完工。玉門漢江等等促使石油年產短短兩年就猛增到278萬噸,化肥350萬噸、水泥1200萬噸、煤炭1億噸等等。

還聽說現在楊秋已經基本解決高端制造工人奇缺的麻煩,因為他歐洲引入近3萬洋技術工,加上當年收攏的俄國人,現在國內有7萬多能和歐洲媲美的洋技工,撐起了工業發展對高級技工的強烈需求,據說半年前就是靠洋技工江南廠一舉交付2套航空母艦用的大型曲軸!所以就算蘇聯恢復到歐戰前水平,要縮小差距也是難上加難。

見到他臉色失望。維經斯基不想失去這樣一個牽制楊秋和國社的好機會,裝出關心的樣子繼續說道:「胡先生請放心,蘇維埃是說話算話的!我們答應支持就一定會竭盡全力提供幫助。甚至還可以提供必要的武力!」

胡漢民嚇了一跳,武力推翻楊秋他是想也沒想。國防軍現在簡直就是楊秋的私軍,針插不進水潑不透,連李烈鈞都被收了心,鬧武力恐怕正中別人下懷。眼看加入共產國際無望,正心煩意亂時電話鈴又吵起來,氣的他沖遠處保鏢破口大罵:「去看看,是哪個不開眼的亂打電話!」

把手下罵去接電話後,胡漢民總算少少出了口氣。雖然沒能立刻加入gc國際,但人家連武力都提出來看來應該還有合作機會。所以謝了兩句掏出一疊美元,說道:「謝謝兩位代為周旋,這是一點小意思,算我個人對你們的支持。」

馬林和維經斯基早知道南洋華人有錢,所以不客氣地接了過來。正要道謝時剛才去接電話的保鏢卻急匆匆跑來:「胡部長(南洋民黨支部部長)出大事了!婆羅洲那邊土人暴亂,大肆欺壓我們華人。」

民黨好歹也是靠民粹起家的黨派。對這些南洋土人可沒好臉色,所以胡漢民聽說土人暴亂還欺壓華人,正心情不好的他霍然而起,怒道:「這些土蠻子!當我華人好欺負嗎?開車,和我見去總督。」說完後,他就匆匆告別兩人前往荷蘭總督府。

兩人並沒不滿他離開,因為南洋華人和當地土著斗毆鬧事屢見不鮮,尤其是各國勢力復雜的婆羅洲更盛。荷蘭殖民政府的不作為又加劇了這種沖突。倒是維經斯基聽完整個事態後,立刻意識到這是個好機會:「馬林同志,你認為有沒有可能借此機會發動華工革命加入我們呢?」

不怪維經斯基有這個想法,換做任何想在南洋搞變革的人恐怕都會有這個想法,實在是因為南洋華人地位太特殊了!整個南洋地區人口還不足一億,卻有近千萬華人分布各地。而且華人利用資本和抱團優勢,已經逐步控制整個南洋的零售、糧食和種植等產業。根英國統計,整個1924年整個南洋貿易額達到30億美元,其中16億和華人有關,華人已經控制呂宋的商業,新加坡的全部經濟、婆羅洲的糧食和橡膠,暹羅更是幾乎被徹底控制經濟!前幾年楊秋又插手蘇門答臘石油業務,還和美國合作在呂宋開礦,可以說是僅次於殖民者的中層力量!

這股力量是龐大地!如果能借用,無疑對發動南洋革命事業有非常大的幫助。不過馬林不像他那樣樂觀,大海對面被南洋華人視為依靠的中國擺脫殖民後正在飛速崛起,楊秋和國社的影響力也逐步向這里滲透,加上華人對無產階級運動不怎么熱心,所以想要獲得支持並不容易。

「我們可以依靠民黨,他們在這里有非常普遍的支持率,如果他們不願意也沒關系,只要保持好感。許諾幫助這里的華人換取資金,我們就有機會武裝起更多游擊隊。」維經斯基不死心,掂掂手里的美元,覺得這件事大有可為。

兩人陰差陽錯得知暴動是楊秋沒想到的。他本來還想通過其它方式讓窮黨卷入進來。就在兩人分析是否能借用華人力量發動南洋地區無產階級革命時,胡漢民已經坐車抵達荷蘭總督府。不過他還沒進門,就遇上同樣趕來的中國駐巴達維亞領事譚玉坤。

譚玉坤今年43歲,妻子是前滿清時期駐小呂宋公使鍾文耀的侄女。歐戰時在海軍服役參加過大西洋護航行動,回國後加入國社出任駐呂宋武官,三年前退伍從政出任中國駐巴達維亞公使。這么個人在如今俊傑輩出的國內不算惹眼,但其背後的鍾文耀和唐紹儀那些留美幼童在國內政治圈影響力不小。所以仕途非常順利。

譚玉坤也認識胡漢民,知道他從廣東逃出來後,利用陳炯明等人不願再涉足政治的機會混到民黨南洋支部部長的位子,所以熱情地喊了句胡部長。可胡部長卻不怎么熱情,哼了聲後自顧自步入總督府。

總督府內,德科勛爵端著東印度自產的咖啡心里暗暗抱怨不如巴西咖啡好喝,對桌上關於婆羅洲暴動的電報看也不看。不是他不知道如今中國和華人的地位,而是婆羅洲來電報說是「輕微暴動」既然是輕微小事他也根本沒必要緊張。別說東印度。就算放大到整個南洋,這種事那天不發生幾次?暹羅、馬來、法屬安南、呂宋等等,都有沖突。何況他覺得這種沖突非常好。能顯出殖民政府的重要性,畢竟他可不想當地人和華人都自己解決問題,從而忘記這里真正的主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