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一章 開始鬧騰了(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2316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西婆羅洲危機持續,歐洲報紙大肆渲染東印度戰爭時,日美兩國也紛紛向南京派出特使詢問根由。

與此同時,由三艘強大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組成的大英帝國遠東艦隊抵達西婆羅洲外海,面對海上沖突爆發概率極大的情況,已經上了賊船的程壁光不得不硬著頭皮下令第二艦隊(外稱南洋艦隊)全體出動,但暫緩將後續210名陸戰隊士兵送上岸。同時還將第一艦隊的2艘台灣島級重巡洋艦抽調南下,頓時整個南中國海都被鋥亮森寒的炮口覆蓋。

如此大的海軍調動瞞不過無孔不入的記者,國內報紙紛紛開始報道西婆羅洲暴動,不僅貼出照片還刻意渲染當年的蘭芳慘劇,甚至還找到當年慘案親歷者講述南洋華人的血淚史。由於滿清時期宣傳不足,蘭芳慘劇在國內知道的人不多,所以當報紙鋪天蓋地翻老賬時,整個中國都被燙了下!很多人才知道,在南洋,在西婆羅洲居然有十幾萬兄弟姐妹被荷蘭殖民者和他們的走狗當豬狗宰殺!

報紙出版的當天下午,數萬上海學生雲集荷蘭駐上海領事館前舉行示威游行,緊接著北京、南京、廣州、武漢等地學生也都舉行大游行,聲援海軍譴責荷蘭暴行,要求捉拿凶手西婆羅洲局勢再次惡化!

蘭芳慘案的真相很快被歐洲轉載。很多人這時才知道當年荷蘭在西婆羅洲的血腥手段是多么殘酷。當然,他們也只是表面譴責一下罷了。畢竟大家都需要東印度的橡膠、香料和低廉資源。但荷蘭和英國萬萬沒想到,莫斯科的gc國際居然也來插一腿。最著名的蘇維埃喉舌《真理報》發表連篇評論。從蘭芳慘案到殖民者挑動南洋民族仇恨,再到最後的西婆羅洲危機等等都大寫特寫曝光無數,強烈抨擊資本主義的掠奪嘴臉,表示要幫助南洋地區所有民族實現獨立。

就在這個緊要關頭,無數雙目光都開始尋找解決危機的鑰匙人物,可楊副總統閣下卻似乎完全不知曉外界發生了什么。與全國各地趕來的航空業精英們雲集蘊華飛機廠一連數天,討論技術暢談航空未來。

這可把從南京趕來的陸征祥急的直跺腳,又不敢打攪里面的現場小會議,只得拉住宋子清和蔣方震:「兩位。這個還要多久?副總統要是再不出來我都不敢回南京了。」

他這位外交部長壓力很大,此次英國態度堅決出乎預料,所以非常著急。宋子清看看和上百位華人航空專家有說有笑的楊秋,只好拍拍他安慰兩句,推門走進保衛森嚴的發動機試驗車間。楊秋正在詢問新發動機情況,見他進來就知道想說什么,做了個阻止的手勢後問道:「專利和名字都注冊了嗎?」

「四年前就已經搶注了全部專利。」

周厚坤非常激動,因為他們不僅實現了全金屬單翼飛機上天的夢想,還實現了楊秋當年的設想,完成了重疊式星型發動機的研制並一舉將發動機提升至750馬力!成為目前世界最大馬力的風冷航空發動機。所以大家完全能想象得到。當各國的星型發動機面臨壁壘後,光這個將兩台發動機重疊的設計專利能為公司帶來多么豐厚的回報。

巴玉藻和大多數蒙古漢子一樣,憨直爽朗,他覺得能這么快突破全要歸功於楊秋五年前的建議,也因為楊秋赴歐訪問後帶回的數萬洋技工幫助突破精密加工困難的壁壘,所以憨笑著把功勞往外推:「以前那種單層星型發動機叫野馬,現在這個我們叫它叫雙野馬。呵呵其實副總統您的功勞最大,若非當年的提示和設計圖,我們也想不到能將兩台機器重疊起來。」

「雙野馬。不錯。」

楊秋很高興,有了這個就等於見到c47的影子,將來有急事也不必搭乘危險地雙翼木頭架子,倒是野馬戰斗機這個名字因為不能重疊無法搶注有些可惜。但相比可惜,他更好奇美國普惠公司丟失擁有重疊專利後,會不會一氣之下去搞「三黃蜂」「四黃蜂」呢?要知道雙野馬專利非常重要,畢竟現在不是踐踏各項國際公約的戰爭時期,美國即使不想遵守也要做做樣子。道理很簡單,美國如果仿冒雙野馬專利,中國自然能盜版通用、梅林等大公司的專利權,從今年雙方互相購買專利數量看,美國反而不合算。

或許用不了多久,遇上動力壁壘的普惠公司代表就要來談判了。所以他現在更關心發動機是否具備大規模制造能力,問道:「工程制造准備的怎么樣了?新技術如果不能盡快轉化為產品,人家遲早會超過你們。」

周厚坤和大家真的很慶幸能遇上懂技術,還如此關心航空等高科技的國家領導人,插嘴道:「副總統請放心,全部制造流程都已經完善,我們還和自動化實驗室一起研制專門的流水線設備。只有精密鑄造和材料幾個方面還不足,前者有洋師傅傳授後我們自己的技工提高很快,最多再有2年就能完全依靠自己。後者比較困難,基礎材料技術研究並不多困難,卻需要大量資金、眾多學校實驗室一起參與進來,需要時間積累。但您放心,我們正在一點點攻克!」

既然把話說開後巴玉藻也壯著膽子,面對王助等全國航空精英們深吸口氣:「副總統,我和朋西還商量,我們,我們我們想收購信陽飛機制造廠!」

「收購信陽廠?」

別說楊秋,王助等人也被兩人的大膽想法弄楞了。但片刻後就明白過來。信陽飛機制造廠是國有企業,里面不僅有兩台6000噸模壓機。還有大量設備和政府花十年培養起來的幾千初中級技工!如果能兼並成功,加上雙野馬發動機技術。就能立刻成為媲美甚至超越重慶的航空制造企業。

有膽魄!以民營兼並國有!無論成功與否都將被載入中國共商發展史冊!

「這里當做發動機研制和制造中心,信陽是航空制造中心,把兩家的資源結合起來是不是這樣想的?」不等回答,楊秋加重語氣鼓勵道:「信陽是中央投資企業,你可以用技術和這家廠融資收購,銀行信貸你們自己想辦法。其余嚼舌頭的事情我來幫你們擋!但有句話要說在前面,政府要2成股份,畢竟這里面涉及軍用保密,我們還要保證工人利益。」

巴玉藻和周厚坤本來只想試試。畢竟信陽是全國有數的中央國有企業,賣給私人有倒賣國家資產嫌疑,卻沒想楊秋居然一口答應!還准備幫他們擋住外界質疑!這需要何等魄力!兩人高興的連道謝都忘記了。到是楊秋不覺得有多偉大,突發奇想大笑道:「對了,我給你們起個新名字怎么樣?空中客車,如何?」

別說叫空中客車,就算叫地府特快都行啊!

兩人忙不迭點頭稱好,反倒是王助這些其它廠和實驗室的技術專家臉色不好。「是不是怕了?怕是好事,只有競爭才能有動力!」楊秋見狀呵呵一笑,突然向後面招招手:「行文。」

召喚中。一位三十歲左右的陸軍少校拎著黑色公文包快步走來。如果有心會能發現公文包和他的手腕被一根細線連在一起。這些年大家都知道楊秋身邊有位如同影子般不離不棄的神秘軍官,但外界都以為是貼身保鏢,所以沒有太在意這位身材高大卻一臉死板的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