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八章 真納的羨慕(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1590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4月的西北已經渡過嚴冬,悠揚回盪的駝鈴聲喚醒了這片壯美的土地。

土庫曼、阿富汗、塔吉克斯還有巴基斯坦,數以千計的駝隊馬幫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小小的安集延盆地。作為中亞最肥美的平原,安集延是這片土地上最大的糧倉。除了糧食外,這里還有照明需要的煤油,車輛需要的汽油,更有從環西北鐵路源源不斷從中國內地輸入的各類商品和雜貨,這些都是必須的生活用品。

在經歷一場曠世大戰後,曾經的統治者俄羅斯帝國陷入內戰,重新崛起的中國歷時百年將這里納入懷抱,生活在這里的民族遙想數千年前的唐王朝盛景時,也在暗暗審視重新回來的中國。這次回來的中國很不同。首先為清除俄國勢力,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強行驅逐行動,近百萬隨俄國殖民者前來的移民被驅逐干凈,然後又從國內運來數百萬移民填補真空。

除了移民外還他們修建鐵路和公路、建造橋梁、興辦工廠,在高山峻嶺上架設電線,並逐步建立西北民事政府,推行嚴密的西北戶籍制度。過去五年除了煉油廠外,還出現了冶金、煤礦、水泥、毛紡、釀酒等等一系列工廠,最讓人不敢相信的是他們還實施免費教育,不管是什么民族只要有戶籍,孩子都可以免費讀書。

但是所有教育課本和語言都是漢民族的。

凌冽的高原裂縫從真納的臉頰上刮過,吹得臉膛通通紅。在他和隨行代表團的前方就是苦盞國界碑。這里是安集延盆地西南入口中段,南北兩側都是叢山峻嶺,地勢狹窄易守難攻,自古就被視為盆地的咽喉。這里如今也是《上海公報》明確的安集延省邊界,幾米高的巨大界碑提醒著人們,跨過這里就是進入中國國境。

真納沒走蔥嶺古道卻選這里入境,就是聽說安集延變化巨大想來看看。現在第一眼就讓他有些震驚。

北側的山嶺上,肉眼可見的防御工事非常清晰,甚至遠處隱約間還能看到一門海軍型三聯305mm重炮。通過附近的部落和毛拉們。真納已經知道這僅僅是安集延要塞群的一個點,從這里開始這條長不過50公里,寬12公里的要沖通道兩側有好幾座這樣的防御要塞。很顯然,中國不僅在這里站住腳,並逐步加強軍事控制能力。

邊境哨卡的士兵都來自國名警衛隊,每兩年輪換一次。駐守邊疆國境線非常的辛苦,幸好火車已經通到後面的安集延,當地省政府還利用國內移民從安集延修建一條公路到這里。不過和北方西伯利亞相比,安集延雖然遠離家鄉但生活卻不苦,因為這里糧食物產豐富。

得知真納來訪,西北軍管專員慕容翰早早坐飛機從烏魯木齊親自趕到這里,還特意准備幾輛輪式裝甲車來迎接。車隊駛入平原後真納第一感覺就仿佛來到歐洲平原。因為隨處都可見到機械拖拉機耕作的畫面,有大型履帶式的,也有個人使用的小型,還有掛著小斗和汽車一樣在路上跑的型號。

「慕容先生,這里有多少拖拉機?」

慕容翰也在暗暗打量真納。這個人在中亞和印度非常有名。與尼赫魯並稱為印度雙雄,但因為追隨甘地搞非暴力合作所以得罪很多穆斯林激進派。但根據情報顯示,他並非真正想要搞非暴力運動,而是因為印度穆斯林實力很差,不得不追隨甘地先想辦法獨立。這個人對穩定中亞非常重要,連楊秋都特意關照過很多次。所以他沒有隱瞞:「安集延約有2萬輛各式拖拉機,還有約5000輛卡車。它們能幫助提高生產效率,增加土地產出,為更多人提供糧食。

真納暗暗吸口氣,實在沒想到安集延居然有這么多拖拉機,相反整個印度大平原都沒有那么多機械耕作設備!要是按照這個數字推算,中國拖拉機保有量豈不是幾百萬?

見到他那么驚訝,慕容翰呵呵笑了起來:「真納先生您誤會了。我國雖然獲得獨立收復國土,但經濟實力還無法和歐美相比,之所以這么多是因為副總統非常關心西北人民的生活,特意優先安排供應。從嘉峪關分界,目前西北各省總計有15萬輛拖拉機,卡車35萬輛,看似很多其實還不足美國一年的產量。我們正在努力提高機械生產比例,安集延、烏魯木齊、阿拉木圖、北海和赤塔都已經在建造車輛廠,預計今年全國拖拉機產量可以達到15萬、各類車輛35萬。」

慕容翰說得謙虛,但聽在真納和印度穆斯林代表團耳中卻羨慕異常,尤其是聽說安集延也將很快開始生產拖拉機和車輛頓時眼睛一亮,這豈不是說他們也能改善穆斯林地區種植技術落後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