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沙特建國(十二)(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2115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達卡暴動、加爾各答暴動、穆斯林游擊隊襲擊德里、孟買工人罷工聲援......一道道電報,如雪片般涌入唐寧街,全英國報紙都被來自印度的消息占滿,短短半個月印度獨立運動如被人潑了盆汽油,瞬間燎原。

到底怎么了?

一清早,秘書就將壁爐生的旺旺的,可這依然驅散不了麥克唐納內心的寒意。事情到了這個程度,他已經明白,只要稍有差池自己這個首相就要下台了。

想當初他能將斯坦利鮑德溫擠下台,依靠的就是向民眾許諾增加就業促進經濟,然而今天經濟不僅沒能恢復,反而在中美的聯手下出現重大危機。更糟糕的是,戰爭竟然也來了!時至現在,他都想不通楊秋到底為什么如此強硬要進入沙特?要知道目前的石油價格比汽水還便宜!何況就算那片沙漠下有石油,到底值不值40億民元還很難說。而且從波斯灣運回中國本身費用就不便宜,僅單艘5萬噸級油輪的造價就已經相當於一艘萬噸級輕巡洋艦。

「先生。」亨德森敲開房門。走進辦公室後他微微一愣,眼中的麥克唐納站在窗戶旁,眼窩深陷血絲明顯,連那頭卷發都有些凌亂,足見對方的心亂到了什么程度。心底不禁嘆了口氣,將一份關於中國石油產量的報告遞過去:「這是辛克萊的報告。」

麥克唐納沒有說話,或許是接連不斷的壞消息已經讓他失去說話興趣,接過文件自顧自看了起來。辛克萊領導的mi6總算有點樣子了,這份多達五十五頁的報告詳細分析了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業。

從報告看,中國國內有四大陸上油田,分別是漢江、玉門、新疆和貝爾加(湖),此外還有庫頁島、安集延奇米翁等小油田。四大油田的產量都已經突破2000萬桶(1噸約等於7.3桶),最高的貝爾加油田於去年底達到4012萬桶,全國陸上石油產量為1.2億桶。

海灣石油公司中國最大的海外石油商,蘇門答臘米納斯及其周邊地區的年產量已經突破2000萬桶,沙特加瓦爾油田去年是400萬桶,再加上華辰石油公司控制的呂宋和西婆羅洲等一些小油田,每年大約可獲得2500萬桶。

這樣算,中國目前每年石油產量約為1.5億(約合2050萬噸)桶。

作為對比,1930年美國的石油產量是9億桶,蘇聯1.4億桶,墨西哥6200萬桶,東歐(匈牙利和羅馬尼亞)5800萬桶。作為擁有最廣袤殖民地的大英帝國本土石油稀少,但隱形數字卻很大,其中英國波斯石油公司(伊拉克北部和波斯)為4500萬桶,英荷殼牌公司僅婆羅洲一處就高達6000萬桶,再加上控股的墨西哥、非洲等小油田,實際上每年石油產量也能達到1.2億桶左右。

看似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生產國,但其實情況卻很糟。

首先,他的所有大油田都分布在西北和東北,不僅直接面臨日蘇威脅,油品質量也很差,運輸和提煉成本高昂。其次,運輸始終是**煩,目前能聯系這些油田的只有隴海線和環中國鐵路北線(原西伯利亞鐵路和土西鐵路)。雖然耗費巨量人力物力將鐵路改為雙線,還開始鋪設超長石油管道,並從今年起修建中貫線,但要想運到全國每個角落還不可能。

但這不是他的錯,實在是中國太大了,即使楊秋再強再厲害,限於資金技術等等原因也不可能在20年內讓鐵路和公路鋪滿國家。按照一位參加過玉門油田建設的英國石油專家的說法,玉門油田每桶石油的成本是美國墨西哥灣和蘇門答臘的2倍,這就是說即使使用油輪運輸,海外石油成本實際上也不會高於其國內油田的成本。

當然,想要搞到中國石油和工業的詳細數據很難,楊秋對這些數據保密非常嚴,光是去年就有十幾位因私自對報紙,或偷盜工業數據的官員被逮捕甚至槍斃。所以這些數字是mi6從油田運輸量和冶煉能力上推測出來的,但即使再上浮百分之二十,這點產量對蓬勃發展的中國工業也是遠遠不夠的。據mi6找到的那位參加過中國石油建設的專家說,到1940年中國石油需求將可能達到5.8億桶,也就是說至少要在目前基礎上翻4倍!

4倍!這是什么概念?就是說即使中國國內現有油田產量提高三倍,因運輸和提煉成本高昂等原因,海外石油供應依然不可短缺的。更要命的是,楊秋崛起後用武力和強硬手段打壓一切國內矛盾,全心全意發展經濟的行動,已經徹底激起這個古老國家的活力。經濟發展速度甚至超出其本人的預期,光是海運業,截止去年注冊的船只總噸位就高達510萬噸,僅此一項就需要消耗天量石油。

所以連mi6的報告都說,經濟危機其實是救了楊秋。如果沒有這次強行急剎車,或許楊秋要面對的就是經濟過熱,基礎建設卻滯後而產生的強烈社會矛盾,現在他卻能通過危機調整修正,然後加強基礎設施和教育的投資。

這家伙真是好運!

麥克唐納心底暗暗苦笑,抖了抖手中的報告深深嘆口氣:「太晚了。」

是太晚了!坐在對面的亨德森最明白這三個字的意思,如果情報部門能早點提供這份報告,那么就不會有沙特危機,英國會強忍下這口氣。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戰略的最高境界就是威而不打,始終卡住對手脖子讓他們緊張,所以控制著楊秋所有海外石油通道的英國完全沒必要這么快撕破臉。但歐戰後情報預算的減少,遲鈍、傲慢自大和虛榮心導致對外部世界的漠不關心,最終忽視了這份重要的數據。

現在......後悔太遲了,楊秋已經把勢力圈分割的爭奪上升到對中國的敵視和近5億人口發展的扼殺,他的「石油通道紅線論」徹底激起了中國的怒火,也讓英國在中國人心中的形象一墜千里,成為扼殺他們使用汽油、購買車輛,享受自由富足生活的最大敵人!

可以預見,如果不能取信中國確保他們的海外石油通道安全,那么即使楊秋不想戰爭,國內和輿論壓力也會迫使他鋌而走險!在北京清華大學的演講與其說是爭取和平發展的宣言,不如說他同樣已經沒有退路。所以麥克唐納再嘆口氣,摘下眼鏡用力揉揉鼻梁,氣息虛弱的問道:「亨德森,印度怎么樣了?」

「很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