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激盪(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1780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玉文。」

商量完對日密約和向英國出售轟炸機的事情後,辜玉文剛要離開卻被喊住。楊秋隨手翻開經濟報告,心不在焉的翻看兩頁後才抬起頭。站在面前的,是一張三十二歲有些偏瘦的臉龐。熨燙筆挺的西裝、咖啡色領帶、黑框眼鏡和整天亂糟糟的頭發,混合成一種難言的奇特氣質。

總統的目光,讓辜玉文有些緊張起來,想撓頭卻又不敢伸手,憋著的嘴角慢慢向下彎去。如果不是剛才那番話,連楊秋都不相信用糧食和經濟,配合武裝逐步滲透中東乃至整個亞洲的想法居然出自這位看起來有些滑稽的年輕人的嘴巴。

「總統......是不是我做錯了什么?」辜玉文終於耐不住先開口了,模樣緊張。

「做錯?沒有,你做的很好,剛才的想法也非常好!隨著我國軍事實力的增強,像你這樣想法的人已經越來越少。總覺得靠武力就能完成亞洲新秩序的建設,卻忽視民生、糧食、經濟和文化這些東西的作用。坐,坐下說。」楊秋擺擺手,讓他坐下後繼續問道:「我就是好奇,赫拉特和逼迫蘇軍向印度突圍的事情,不是你想出來的吧?」

辜玉文撓撓頭,笑道:「總統您還真了解我,軍事上,我和傻子沒什么兩樣。其實這個想法是第十裝甲師,中校參謀卓凡提出的。他認為戰爭不應該只是戰斗,戰爭的本質應該是破壞和重建,南亞次大陸是亞洲第二大人口地區,如果不能借這場戰爭去主動地削弱,不能將其納入亞洲體系,那么對我國來說就是失敗的。所以他就有了逼迫蘇軍向印度突圍的想法。尼赫魯和蘇聯勾勾搭搭早已不是秘密,但蘇軍主動進入印度的可能性很小,因為斯大林還不想公開得罪英國。但如果蘇軍是被迫進入的,那么斯大林就能借題發揮,甚至不排除讓這股蘇軍退役集體加入印度gcd,想辦法壯大尼赫魯,從側翼威脅我國安全。錢德拉、尼赫魯和真納現在這個三角因為英國的施壓,平衡還沒被破壞,但如果蘇軍。哪怕是逃兵進入,這個平衡就會立刻盪然無存。」

楊秋聽完後,想想問道:「就是制造風沙突破地峽的卓凡?你怎么認識他的?」

「去年他回來授銜晉升後,我們在聯誼會上認識的。上個月他回國休假正巧又遇上,聊起中亞和印度次大陸的局勢發展。他說出了這番話。」

「卓凡、卓凡......。」楊秋輕輕地念兩遍,記下這個名字後,繼續問道:「玉文,特別國債的事情你怎么看?是不是覺得軍事動員和國民的准備有些脫節?」

「是的,這個問題我和百里老師討論過很多次。除了少數外,大部分國民已經習慣安逸,所以宋子文和民黨最近得到很多支持。長此以往會削弱民眾和國家投入這場戰爭的精力。如果戰爭只是進行一兩年,那么也沒問題,但如果拖得太長,全國上下不能擰成一股繩。沒有一股子誓要將敵人徹底消滅干凈的勁頭,恐怕就會出現大面積的厭戰和罷工情緒,最終導致國民的思想更加混亂.......。」

聽著辜玉文的話,楊秋心里也是暗暗的擔憂。雖然這個問題沒有羅斯福需要面對孤立主義那么棘手。但卻影響到他希望借戰爭完成弱國心態到強國心態的轉變!而且一旦戰爭時間太長,生產物資全部向軍事轉移導致國內供應不足後。厭戰的情緒和頹廢心理就會迅速擴大,對戰後的重建和新秩序維持都非常不利!

隨著國家工業實力和加工能力的進步,資料機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大。薩本棟已經完成pn晶體管的實驗室制造,華羅庚領銜的計算機課題組完成電子管計算機後,在邏輯數學上取得重大突破!王助為首的國家空天總署和幾大航空業巨頭已經站在噴氣時代的門口,周培源的流體力學組完成渦輪噴氣發動機後,還抽空解決了國內第一艘水滴型攻擊潛艇的流體實驗,現在正在進行渦扇發動機和涵道推進等力學實驗。前幾年蘇聯大清洗時,龍牙費盡周折請回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和他的全家後,現在他和關玉山的火箭研究組已經完成v1、v2火箭的試射,並且完成了兩次深空火箭的活體動物實驗!沈鴻領導的漢陽公司同樣在昆侖發動機之後,已經開始試驗體積更小,馬力卻超過兩千的水冷引擎,而周厚坤和流星公司的新一代掌門人陳軍也在完成2000馬力風冷後,向2500甚至3500馬力這些高難度發起挑戰。

而最最重要的核技術上,俞大維和冷傑早已在兩年前完成第一台核反應堆的建造、第一枚核彈已經進入試爆前的籌備期,甚至氫彈圖紙都已經准備好,只待一聲巨響後交給他們繼續挑戰下去!王淦昌、錢學森、茅以升、竺可楨等等十幾萬的技術人員每天都在奮進努力!

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做夢,而是真真切切的緩慢發生著!二十年前,即使有完整的精細圖紙,因為制造技術和工業實力,這些東西也都是水中撈月。但在萊茵蘭計劃和經濟危機人才大引進後,又連續二十五年的全民義務教育和每年三萬以上的公派留學潮,終於使得這些逐步變成現實。

但正因為軍事領域的狂飆突進,讓越來越多的人迷信武裝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二十幾年和平歲月後,無論是國家還是民眾,那股子追趕世界的盡頭和熱情正在一點點沉寂下來。從國家動員和外圍戰爭爆發以來,工商制造業確實邁上了新台階,產能不斷放大,但精神呢?熱情呢?那種為國家民族復興,為屹立於世界之巔的瘋狂,卻始終不見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