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 轉折(七)(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3332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莫斯科危機悄然醞釀時,苦盞外的中亞河中平原已經閃爍起可怕的火球。射程突然暴漲的305毫米要塞炮完全出乎蘇軍預料,當第一枚炮彈呼嘯而下,部署在散兵塹壕後方五公里的蘇軍第54集團軍炮兵陣地就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可怕打擊。即使減少近一半重量,256公斤的高爆榴彈依然能掀起可怕的蘑菇雲。每一枚炮彈落下,都能砸出五米深的大坑,冰凍的泥土在爆炸中互相擠壓,碎石和泥土卷入百米高空。那種山崩地裂般的擴散式爆炸沖擊波,足以將附近掩體里的士兵全部震死。

鐵絲網、坑道、掩體、戰壕和炮位......在要塞重炮的猛轟下比蛋殼還脆。象征著蘇軍大炮兵主義的一門門122毫米、152毫米、203毫米重炮甚至一彈未發,就在更粗大的炮口下解體、掩埋。一堆堆的炮彈開始殉爆,遠遠看去,四十公里外的蘇軍陣地如同煙花般絢爛。

似乎知道自己的用武之地越來越少,山頂要塞里的駐守部隊將全部熱情都塞入炮膛,要塞司令也特別照顧這幫小伙子,下令將配發的全部720枚底部排氣增程彈統統打出去。265公斤榴彈對人員的殺傷半徑高達550米,對固定目標的殺傷半徑也有71米。可想而知,當炮兵全力以赴將這批炮彈打出去,會造成多么可怕的殺傷!

以至於,防御安集延的蘇軍54集團軍完完全全被突然延伸的炮火打懵!所有的電話線在瞬間就被擠爆,各式各樣的呼喊和叫罵填滿整個空間。

「喂喂喂?156師,給我接通156師。什么?電話線斷了?那就去修好它!」

「該死的,勤務兵?」

「司令員同志!它們對准步兵陣地了。」

長達四十分鍾對炮兵陣地的蹂躪後,集團軍上將基爾波諾斯再次痛苦的看著要塞炮將炮口更近的步兵戰壕和築壘地域部隊。

築壘地域部隊是根據上次歐戰大規模塹壕戰得出的新戰法。簡單說就是大量構築有永備和野戰工事以及其它築城工事,並將各個工事的障礙物相結合,構成築壘配系的地域,在世界各國的防御體系中大量使用。由堅固的永備水泥工事為中心,配以大量的野戰工事,工事內設有專門的火炮、機槍等。根據作戰方向強度和重要性,築壘地域的縱深最大可達數十公里,每公里上的火力密度相當驚人,所以崇尚火力的蘇軍格外重視築壘地域的部署。往往一個工事群就有20挺機槍,還有10到20門各類野戰炮,並且至少有10件反坦克武器。

塔什干是錫爾河河中平原上最重要的戰略點,不僅扼守著安集延,還可以輻射從希姆肯特至撒馬爾罕的整個大平原。所以從上海公報後。蘇軍就不斷加強沙俄留下的塔什干要塞,運來大量歐戰時期的老式要塞重炮,還在這片南北長350公里,東西寬150公里的平原上,修建了1296個用備工事,光機槍營就有25個,總兵力18000人。第一次中亞會戰結束後。斯大林又下令增強反坦克火力,在這里部署了數十個反坦克營,各類反坦克炮和戰防炮多達2177門!整個塔什干的烏茲別克方面軍53萬部隊中,有20萬都參與到了築壘地域部隊。這些築壘部隊的任務非常簡單明確。就是用層層工事和暗堡消耗敵有生力量,阻止敵人裝甲集群快速突破。

這也是斯大林為何在克孜勒奧爾達被切斷,依然堅持死守,並相信這里會成為國防軍墳墓的主要原因。按照他的想法。國防軍即使投入一倍部隊,也會在這個中亞規模最大。甚至在世界上都能排到前五名的廣袤築壘地域前撞得頭破血流。

對付築壘地域是世界各**隊最頭疼的問題,尤其是塔什干這種繞不開必須打的地區,那一條條鋼筋水泥澆築的工事讓所有將軍頭疼。所以,為了替己方突擊部隊掃清前沿障礙,摧毀重要的炮兵陣地後,要塞炮的小伙子們就把炮口對准了正面20公里寬度上的地域築壘區域,准備用重炮為突擊部隊打開缺口。

「他們對准我們了!小心,趴下,趴下,不要抬頭,大家都不要亂動,他們的炮彈只能替我們撓癢癢。」見到剛才還從頭頂呼嘯而過的炮彈從自己頭頂落下,不少蘇軍士兵開始躁動。軍官和政委們立刻站出來穩定士氣,有些人還故意拍拍厚厚的混凝土,這種舉動讓很多士兵都定了心。

但軍官和政委們撒謊了。

內戰破壞和優先五年工業計劃後,物資匱乏的蘇聯工事在用料上比歐美同類差了很多,由於國家建設急需,大量鋼材都被用於五年計劃,導致很多永備水泥工事里連鋼筋都看不到幾根。很多地區都采用最簡單的辦法,先用水泥砌內牆,中間加塞磚塊,然後外面再澆一層水泥。看似堅固但實際效用卻差很多。

這樣的工事或許能防155毫米炮彈,但面對256公斤原本用於海軍的重炮,和紙糊沒什么兩樣。

轟轟轟......。

兩三輪的試探後,要塞炮越打越准,不斷將炮彈投擲到地圖上被標注有工事的地方。「你們看,距離還遠著呢。我告訴你們,口徑越大精度越是不足,而且敵人使用的是上個世紀的老炮,根本打不壞我們的工事。」康斯坦丁政委站在自己的反坦克炮工事內,面對三門76毫米反坦克炮和幾十位炮兵,指著千米外的火球面不改色,一副巋然不動的硬漢風采。

連大字都不認識幾個的蘇聯炮兵見到炮彈果然毫無准頭,也全都大松口氣。康斯坦丁見狀立刻讓大家准備好炮彈,還說要讓中國坦克吃點苦頭。信以為真的炮兵們立刻忙碌起來,但一分鍾後,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就從身旁傳來,大地劇烈猛烈地震動。堆在角落里的炮彈滾落倒塌,狹窄的炮擊窗口猛然涌入大量泥塵,濃重的硝煙味塞住口鼻,嗆得大家差點憋過氣去。

等視線恢復,炮兵們才發現,隔壁六百米外的相同反坦克工事已經看不到蹤影,整個工事只能看到一門折斷炮管,朝天豎起的m1936型76毫米反坦克炮。在炮管斷裂的地方,還插著一具沒有頭的屍體。在火焰中一點點燃燒著。

康斯坦丁的臉色變了變,連忙避開炮兵們投來的疑惑眼神,自顧自的坐下開始擦拭手槍。細心的士兵甚至看到,這位受尊敬的政委同志的手都有些顫抖。

一分鍾後,第二輪炮彈落了下來。此時已經沒人再說話了。大家都知道出去恐怕死得更快,所以紛紛蜷縮在一起,其中幾人還嚇得不停祈禱。若是以前這種行為足以挨槍子,但現在......康斯坦丁只當沒看到,先活下去再說吧。

躲在永備工事內的築壘兵起碼還能有個心理安慰,那些在一線戰壕內的步兵就慘了。大口徑炮彈的殺傷威力實在是太大,即使埋頭在戰壕里。都很可能被倒塌的泥土和石塊砸死。要知道,對尋常步兵來說,150毫米級別的炮彈已經是極為可怕,所以從開戰至今蘇軍根本不敢過分靠近要塞35公里內。陣地也都是沿著這條最大射程線部署。所以當要塞炮突然延伸,以每分鍾6枚的速度傾瀉而下,可以想象造成能多么巨大的恐慌。

更可怕的是,對面這回拿出了全部遠程炮彈。按照每分鍾一枚的速度。他們需要在罡風和爆炸中堅持150分鍾之久!所以面對似乎永遠不會停的炮擊,大批一線步兵開始後撤。即使督戰隊架起機槍都擋不住狼奔豕突的士兵。

蘇軍越是逃跑,山頂上的炮兵小伙子們就越興奮,扒光衣服,露出精壯的肌肉,被炮焰熏黑的臉頰上洋溢著痛快地汗漬。當整整兩個半小時的炮擊結束後,苦盞要塞正面20公里寬,縱深42公里的地域內已經滿是火焰和巨大地彈坑。等康斯坦丁和所屬反坦克營的士兵抬起頭,地平線上已經出現了一道鋼鐵洪流。

103師師長蒙郎站在指揮坦克上,手持話筒不疾不徐的下達著命令:「以營為單位,步兵注意保護。要集中不要分散!不要急於搶攻,如遇到激烈抵抗,先穩住,再呼叫支援。千萬小心河道,這個季節冰雪已經開始融化,要保護好舟橋車,防止車輛陷入泥潭。突破後,各部隊要向兩翼展開,不要堵住後面主力前進通道.......。」

作為劉明詔和龍雲的同學,迎著北海風浪回來的一代人,他回國後從警衛師連長干起,腳踏實地走到今天。所以他向來治軍嚴厲,以戰術運用嫻熟得名。雖然師長又嚴厲又啰嗦,但對103師的官兵們來說,細致的戰術布置卻讓他們受益匪淺。何況四個中央警衛師和第1到第5師,都是從辛亥年打到現在的王牌師,可以說是楊秋手把手按照後世標准調教出來的,戰術素養極高,即使這么多年沒打仗有些緊張,但只要輕輕一點撥,各部隊依然能迅速完成進攻轉換。

算上師屬裝甲營,103師是典型地7營裝甲師編制,每個營都是滿當當的42輛36型主戰坦克,為對付密集堅固的永備工事,還配屬了一個從後方調來的36丙型獨立噴火坦克團。420輛坦克,在數十輛工程坦克的配合下,很快就填平了第一道陣地。然後以營為單位,在蒙郎水銀瀉地般的突破戰術下,在20公里寬的防線上鑿出十幾個缺口,跟在他們身後的另外四個師,也立刻沿著這些缺口不斷向兩翼擴散,為後續主力通過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