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開羅(完)(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1694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開羅的天空一下子明媚許多。

皇家海軍用一次無畏式的突襲捍衛了地中海海權,徹底埋葬希特勒拉攏和利用法國艦隊的可能。但英國付出的代價也極為驚人,不僅英法兩國關系徹底劈裂,甚至影響到戰後的歐洲格局。更讓丘吉爾咬牙的是,這次勝利的最大受益者除了英國外,居然還有中美兩國!先是楊秋利用調停的機會一口氣吞掉十七艘法國戰艦,還和戴高樂建立起同仇敵愾的盟友關系,緊接著美國居然也插一手,將讓.巴爾號戰列艦攬入懷中,還決定送回紐約繼續建造。

其實大家心知肚明,美國根本不需要讓.巴爾號,羅斯福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中英得到,同時也能利用這艘超級戰列艦,拉攏戰後法國。要知道,在黎塞留號沉沒後,楊秋手里的全部十七艘戰艦加起來,無形價值也不如讓.巴爾號,畢竟它已經是法國海軍的象征。

這兩個挖大英帝國牆角的混蛋!

丘吉爾躲在書房里,面對艾德禮破口大罵,但罵歸罵,他現在也根本奈何不了兩家。

至少目前他還是松了口大氣,消滅法國海軍後,終於可以甩開膀子,看看沒有海軍的希特勒還有什么花招!當然,他也沒放松警惕,所以加快了談判速度。畢竟此刻的中國對他和英國都很重要,如果能盡快結盟,將能極大地振奮國內士氣。所以相比楊秋,他更加看重此次會議。但他也有自己的打算,最重要的就是印度問題上決不能放手,而且也必須讓楊秋闡明對日本的立場,絕不能讓中國繼續挖自己的牆角。帶著這些心思。在中國海軍接管希臘法國艦隊的同天,他就開始和楊秋舉行會談,由於涉及很多戰後利益分配等問題,所以會談謝絕了一切新聞記者,采用閉門磋商的方式進行。

蔣百里早已將楊秋的初步意見告知丘吉爾和英國政府,所以丘吉爾在楊秋極為看重的西南太平洋和波斯灣戰區指揮權上根本沒做刁難。這是因為他知道,英國已經失去這些地方,與其沒底氣的糾纏,還不如拿來做交易。尤其是西南太平洋指揮權涉及中美暗戰。楊秋接手就意味著戰後中美在這個地方會長期處於對峙狀態,說不定還會釀成熱戰,到時候英國反而能左右獲利。不過他也耍了個小心思,就是拒絕將澳大利亞算入西南太平洋戰區。因為他清楚,美軍要想進入西南太平洋首先就要進入澳大利亞。如果把澳大利亞列入戰區,那么中國就有理由插手,破壞美軍進入,獨霸西南。

楊秋也知道西南太平洋戰區指揮權是燙手山芋,戰後這里肯定會成為中美交鋒的熱點地區。但他不在乎這些,戰時指揮權實在太重要,拿到手就意味著該地區的中英和自由法國的力量。將全部由北京總參謀部指揮,即使將來美軍介入,在上述地區也必須服從中國總參謀部的指揮。至於澳大利亞他倒不太在意,雖然澳大利亞是資源豐富。但嚴重缺乏淡水,並不適合大規模移民和居住。何況民國和澳大利亞在資源開采業上合作已久,只要自己控制西南太平洋,尤其是拉包爾。澳大利亞就不敢毀約。要是毀約,澳大利亞就會成為中美熱戰的主戰場!相信沒有政治家會那么蠢。

西南太平洋、波斯灣高加索和中亞三大戰區指揮權被劃歸中國後。印度洋的指揮權丘吉爾肯定不會放手了。印度是好地方,但楊秋興趣不大,因為太過削弱印度並不適合,沒有制約的穆盟將來會嚴重威脅中亞和新疆等地的安全,還不如用印度牽制穆盟。何況英國就算拿到指揮權,兵力也嚴重不足,遲早是要中國幫忙的。

最後丘吉爾還提出要求,在英國向蘇聯宣戰前,楊秋必須盡快派遣三個戰斗機大隊前往倫敦,並且在英國需要時,印度洋艦隊必須對地中海進行有效的支援。他還要求雙方一起發表對日宣言,並希望中國在八月底到期後,收回庫頁島油田。前兩個要求是被胡德號沉沒逼出來的,由於俾斯麥和維內托級都是30節左右的快速戰列艦,英國海軍除了喬治五世級外,其它都是25節左右的慢烏龜。兩艘納爾遜更只有23節,一旦敵人出來「遛彎」根本追不上。加上英國已經損失三艘航母,所以他需要更多的航母力量。因為通過安達曼、塞舌爾和米爾斯克比爾三場海戰已經證明,航母和飛機將決定未來的海洋霸權,尤其是幾天前的米爾斯克比爾海戰,如果不是劍魚艦載機擊中黎塞留號導致其減速,靠四艘女王和復仇者級戰列艦根本無法擊敗對方。中國印度洋艦隊中的法國軍艦不能回歐洲作戰,但三艘航母是例外,所以他需要一個保證,讓英國能隨時調用直至自己的四艘光輝級航母全面服役。

三個戰斗機大隊也是被逼的,因為法國海軍被滅肯定會激怒希特勒,所以德軍肯定會采取報復行動,英國必須盡快獲得足夠的空中力量保護本土。至於後面兩個,則是出於制約中國的考慮。要知道,各國對日禁售後,日本無法獲得必要的冶煉設備,所以巴厘巴板和巨港油田都沒有修復。加上日本嚴重缺乏遠洋油輪,所以只能看著巨量石油眼饞。相反中日聯合開發的庫頁島油田產量已增至五十萬噸,根據當初的協議,日本可以拿到二十五萬噸。所以一旦收回油田,勢必讓已經很緊張的日本石油庫存更趨嚴重。這樣,日本就會認為這是中國在故意打壓自己,加上中英對日宣言,兩國進入熱戰的概率會變得很大很大。何況他知道,楊秋一直希望英國早點對蘇宣戰,所以就利用這點做交換。

出人意料的是,楊秋居然很爽快的答應了全部要求。因為對他來說,將蘇聯徹底打入敵對陣營,遠比對日宣戰更重要!由於蘇德之間缺乏互信。所以在敗象未露前兩國真正合作幾乎沒可能,但卻可以斷了英國後路,尤其是讓美國提前介入。何況中英結盟後,日本也會意識到中日之戰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