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挺近烏拉爾(下)(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3094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向西?」

季米里亞捷夫卡的戰報還沒傳回來,劉明詔就先得知了盧金率斷後部隊向西突圍的情報。「這個盧金,真麻煩......。」龔楚對這個意外也是連連搖頭,心里更是把盧金列為了頭號大敵。

劉明詔對此深有同感,盧金真的很難纏。東哈薩克合圍戰中,看穿巴爾喀什湖登陸,差點讓空降兵全軍覆沒,然後又率一幫殘兵擋住第1裝甲師兩天兩夜的狂攻,最後還逃之夭夭,讓楚南吃了個不大不小的虧。熱茲卡茲甘戰役中,利用冰雪消融河水暴漲的機會,突然偷襲阿克德姆山高地,以弱勢兵力硬生生擋住龍雲主力40個師整整半個月。要不是朱可夫敗得太快,被卓凡打穿他的側翼,也不可能鑄就熱茲卡茲甘的傳奇。在最後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包圍戰中,他率殘部堅守整整31天,在山窮水盡下還能帶西伯利亞集團軍突圍而去,展示出超強的防守和戰場預測能力。

即使這次,也是因為基爾波諾斯沒能守住高原通道,最後斯大林和被鐵木辛哥相繼指揮,才功虧一簣。可以很嚴肅的說,到目前為止,盧金的敗仗全是因為友軍的錯誤而導致的,他自己還沒犯過任何過錯。現在也是,因為按照常理,他既然主動斷後,就應該跟在鐵木辛哥後面,但他卻突然向西去匯合弗拉索夫,一下子就抓住了劉明詔的最大破綻。

這個破綻,就是烏拉爾的特殊地形。

因為遠古時期的冰川沉降,烏拉爾地區的地形很特殊,中央是險峻的烏拉爾山,寬闊的烏拉爾河又將高原劈成兩半,其間湖泊眾多、河川蜿蜒,加之植被覆蓋率極高,所以烏拉爾很像一個低矮的巴蜀盆地。冰川沉降效應。孕育了富饒的伊希姆平原和圖蘭平原,但也帶來一個現實問題,就是由東往西進入烏拉爾高原的路很少。從庫爾干到阿克糾賓斯克,數百公里長的平原和高原接壤邊界上,能供部隊運動的路只有聊聊幾條,能讓重裝部隊通行的路更是少之又少。這還是夏季,要是進入冬季。就只剩鐵路和航空,其余通道根本別想走。

當年國防軍能把沙俄烏拉爾洗劫一空,是因為當時部隊就在里面,不需要翻山越嶺。否則,尼古拉二世只要派幾十萬農民軍,就能把由東往西進攻的任何部隊絞死在通道口。即使二十年來蘇聯政府努力修建鐵路。目前也只有5個可供重裝部隊進出的通道。由北至南分別是秋明、庫爾干、特羅伊茨克、卡雷塔爾和奧爾斯克,其中秋明通道已經被證實不適合,因為秋明至葉卡捷琳娜堡的鐵路很長一段都在山區,蘇軍可以輕易地實施破壞。而且進入烏拉爾地區後,也不容易打,因為這里和中亞有著本質區別。中亞地區的哈薩克等民族一直保持著自己的文化傳統,又因沙俄的移民壓制和蘇聯時期的大飢荒、消滅富農和傳統牧民。興辦集體化農場等錯誤,所以對莫斯科懷有普遍的敵視心理,能輕易把他們煽動起來。但烏拉爾是俄斯拉夫雙頭鷹的象征,數百年的統治不僅讓這里成為輻射東方的大本營,還是真正地斯拉夫文化圈。

可別小看文化圈這個東西,它不僅意味著這里的人都是真正意義上的俄國人,還意味著部隊一旦進入,就是與中亞截然不同的長期游擊戰和消耗戰。楊秋和總參謀部對此都心知肚明。所以才要求不惜代價在烏拉爾外圍消耗敵人,還要求必須控制兩到三個進入烏拉爾的關鍵山口,確保不被堵在高原外面。

距離科斯塔奈最近的出入通道,就是西北的特羅伊茨克和西面的卡雷塔爾。前者的後面就是烏拉爾重鎮車里雅賓斯克,有8萬蘇軍駐守,還要先吃掉羅科索夫斯基的莫斯科中央集團軍,所以幾乎沒有速戰速決的希望。後者本來是十拿九穩。但盧金突然的向西,一下子就帶來了變數。

加上昨晚去支援的部隊,王文善的兵力滿打滿算也只有4個師,這點兵力對付弗拉索夫的24集團軍足夠。但加上盧金的十萬人馬,就擋不住了。如果被盧金先一步搶占卡雷塔爾,以他的防守能力,再要強攻損失肯定會很大很大。但如果放棄圍剿,讓王文善掉頭先一步奪取卡爾塔雷,那么弗拉索夫和盧金的十幾萬人馬就會利用低地冰湖和茂密森林逃出生天。讓他們撤回烏拉爾,一樣會給後面的作戰帶來不利影響。

所以劉明詔面臨一個選擇,是先奪取卡爾塔雷,還是先吃掉盧金。

「先奪卡爾塔雷!」遠在北京的楊秋毫不猶豫選擇先占卡爾塔雷。岳鵬和蔣百里也都贊同,前者手指更西面的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馬格尼托哥爾斯克,是烏拉爾最大的鋼鐵基地。40年初,這里的鋼產量就有130萬噸。雖說斯大林去年下令搬遷,還進行了破壞,但很多基礎是帶不走的。拿下這里,就可以運一些小型設備過去,解決前線需要的普通鋼材。」

「子安說得對,盧金能力再強,也改不了蘇軍衰敗的態勢。從阿富汗到如今,我們已經打掉差不多600萬部隊,戰前的蘇聯老兵就剩下在歐洲防御德國的那批,滿打滿算也不到60萬人馬。何況拿下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後,還能順烏拉爾河南下,配合杜子山夾擊奧爾斯克。還能在入冬前建立烏拉爾河防線,將這里作為戰略轟炸的基地。要是孫傳芳能吃下庫爾干,就可以掌握三個出入口,基本能滿足後面的補給需求。」蔣百里也贊同先打卡爾塔雷,還提出建立烏拉爾河防線和戰略轟炸基地的必要性。

有了總統和兩位元帥的支持,已經決定先奪取卡爾塔雷的劉明詔再沒有彷徨,立刻下令主力部隊加快速度,同時讓王文善掉頭,全力以赴趕在盧金抵達前奪取卡爾塔雷,占領馬格尼托哥爾斯克。

「快!把油車開過來。」

突然的命令,讓圖蘭平原充滿了緊張氣氛。何海和營長掉頭回到補給點時,這里已經亂作一團,到處都是加油補充彈葯的嘶喊。每一輛油罐車旁都停著十幾輛等待加油的車輛。「排長。我們這是要去哪?」何海和戰友搶到一根加油管,塞入坦克大聲詢問排長。」

「去烏拉爾!」排長興奮地直搓手,臉上的麻點散發出紅色油光。何海也懵了:「進軍歐亞分界線?我們,乙類輪式戰車團!」按往常習慣,這么重大的任務肯定要先出動甲級裝甲師,一個輕裝輪式裝甲團居然拔得先籌,難怪四周都是熱哄哄的叫喊。

「廢話。我告訴你,這回是總參謀長親自點了我們團的!還傻站著干嘛?記住,多帶彈葯和柴油。」班長猛推一把發呆的何海,指向遠處的彈葯補給車。「給我70榴彈,還有25彈。」何海回過神來,也立刻加入補給彈葯的隊伍中。最後還和戰友一起將200升柴油桶掛在車屁股上,畢竟從這里到卡爾塔雷有150公里。

下午三點,3個輕裝輪式戰車團搶在66機步師主力前面,塞滿士兵和武器,拖著各式各樣的重型裝備,與一個『東北虎』主戰坦克營率先向烏拉爾挺近。為保護行軍安全,空軍也出動大批戰機掩護。

輪式裝甲團是輕裝部隊。有點類似後世的輕裝快速反應部隊。當然,此時它還僅僅是主力裝甲部隊的補充。之所以這兩年大量裝備,一來是主戰坦克的產量已經提升不大,二來也因為中亞廣袤的面積,需要能快速到達的輕型裝甲力量。一個標准輪式裝甲團,配備有1個輕型快速坦克營,2個輪式裝甲營、1個步兵營,1個炮兵連、1個防空連和1個工兵連。裝備有38輛26型坦克、76輛輪式獵犬裝甲車、26輛卡車、12輛輪式防空卡車、16輛吉普車、33輛摩托車、12門85毫米牽引加農榴彈炮等,都屬於速度快的車輛。在圖蘭平原這樣的原野上,可以很輕松的以每小時40公里速度前進。

蘇聯是典型地鐵路完善,公路奇差的國家,科斯塔奈至卡爾塔雷有重軌鐵路,卻沒有任何道路,所以進入山區後。部隊的推進速度明顯減緩,因為剛下過雨,所以何海和大家花了五小時才抵達山口。部隊並沒有趁夜進攻,指揮官蔡瑞上校一邊讓大家建立防線調整休息。同時派幾個步兵偵察連提前偵查。

蔡瑞上校是已故元帥蔡鍔的長子,保定陸軍學院畢業後,還在德國深造了兩年,是一名優秀的陸軍軍官。但這一次他卻不怎么順利,雖然何海看不清前方的交戰情況,但激烈的爆炸和不斷撤下的傷兵,證明了這個鐵路小城並不好打。迷迷糊糊終於等到太陽升起,何海看清前方的全貌。

看得出,空軍提前『洗』過一遍了,所以整個小城已經看不到原來的風貌,炸彎的鐵軌從城北橫穿而過,一頭扎入後面連綿不絕的外烏拉爾高原。進入高原的路只有一條,旁邊都是難以通行的丘陵密林。順著這條鐵路,可以直通蘇聯烏拉爾地區最重要的鋼鐵基地,馬格尼托哥爾斯克。據說那里有外烏拉爾最好的富鐵礦,儲量高達十幾億噸,還有4座高爐、16座平爐和11台重型軋機。當然,空軍去年起就『光顧』過幾十遍,所以蘇軍早就把剩余能帶走的全部搬到喀山以西。不僅這里,整個烏拉爾的工業設施都在去年的轟炸中被轉移。不過工業設備能轉移,資源和地基是帶不走的,所以占領這里後,國防軍同樣能依靠漫長的冬季,建立起小型煉鋼廠和戰區維修基地,為奪取烏拉爾和進軍歐洲提供保障。

「空軍來了。」戰友的呼喊中,一大波『鬼車』俯沖轟炸機和轟10攻擊機從何海頭頂掠過。轟隆隆......激烈的爆炸聲從小城方向傳來,所有被懷疑藏的目標都遭到了猛烈轟炸。轟炸機完成清掃任務後,第66機步師的『東北虎』主戰坦克營利用煙霧掩護,在炮兵和步兵的掩護下率先發起進攻。

「上車。」主力坦克團一動,何海所在的坦克營也得到命令,跟在主力營後面保護步兵。「注意搜索,都給我打起精神!」班長大聲叫嚷,提醒大家小心四周。『狸貓』雖然是26型的最新改型,但也沒奢侈到像『東北虎』那樣安裝雙潛望鏡。所以何海和裝彈手必須一人負責一個狹窄的瞄准窗。小城已經被徹底摧毀,到處都是碎瓦殘垣,還能看到很多蘇軍和當地人的屍體。但很奇怪,向來寸土必爭的蘇軍不知道是兵力不足還是其它原因,竟然沒有利用復雜的城市環境進行阻擊。

直到快靠近城市西面的丘陵高地,何海才終於明白為何蘇軍放棄了城市。「小心!」撕裂般的吼叫中,1000米外的山腰處。猛然爆出數團火球,沒等看清是什么火炮,最前面的兩輛『東北虎』就像被強行按住,眨眼間就冒出火苗。「重炮!有重炮!」從『東北虎』首次出現在中亞戰場,這種坦克就很少被正面摧毀,所以這次毀傷。也讓大家猛地揪起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