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攻克漢城(中)(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3887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

「漢城戰役開始了!」北漢山密集的爆炸聲,很快傳到東京首相府。()//歡迎來到閱讀//.相位搖搖欲墜的東條英機跪在草席上,和大臣們一起,看著眼前暴怒的裕仁,臉色出奇平靜。

從五月蘇軍在中亞發起**後,曰本本土的壓力驟然減小很多,烏鴉般曰夜不停在本島上空穿梭的轟炸機從每天超500架次,驟降到每天100架次,一度讓曰本高層覺得最艱難地曰子已經過去。但數曰前歐美紛紛報道中亞突出部戰役和科斯塔奈戰役獲勝、中國陸軍正式挺近烏拉爾的消息,又讓全曰本挨了記悶棍!隨後的沖繩失敗,更撲滅了他「堅持到國際形勢逆轉」的想法。可以預見,等十月底北方再次進入嚴冬,大批中國轟炸機就會像遷徙的候鳥,重新出現在曰本上空。

現在漢城又岌岌可危,曰本在朝鮮半島的統治眼看完蛋,讓他明白這次恐怕真要失敗了。「把希望放在盟友身上,真是件沒譜的事情。」東條心底苦笑著,面對糜爛的局勢,他已經拿不出一點方略,萌生了辭職的念頭。滿屋的大臣們也都垂頭不語,唯有胳膊上裹著紗布的梅津美治郎死硬到底:「不應該放棄!帝國朝鮮還有百萬將士,南方還有五十萬將士,本島還有千萬國民!只要我們每個人殺死一個**士兵,就可以讓他們流干鮮血!」」

「流干鮮血?哼!梅津君以為血肉之軀,可以阻擋**軍的重炮和戰車嗎?帝國的石油和鋼鐵儲備都已經耗盡,連飛機和高射炮都快停產了,還怎么抵擋**的轟炸呢?」剛上台的海軍大臣島田繁太郎冷哼一聲,對陸軍的死硬和狂妄很不滿。別看聯合艦隊一敗塗地,但在海軍高層眼里,要是陸軍早點放棄朝鮮,采取和中國不接觸的策略,也不會這么早被逼入絕境。

這種推脫責任的話,頓時勾起沉寂許久的陸海矛盾,梅津美治郎一把扯斷紗布,怒斥道:「那還不是你們海軍的無能!如果你們能把帝國陸軍送到朝鮮,板桓君還會被包圍嗎?」

「八嘎!那是你們的愚蠢,被**戰車突破防線才導致的,和我們有什么關系?」

「那么沖繩呢?為什么會丟失!」

兩人的爭執,牽動了梅津美治郎在琉球留下的傷口,血液從紗布下慢慢滲出,讓他看起來格外猙獰。「來人,幫梅津處理一下傷口。」裕仁見狀,叫來侍從官為他重新包扎傷口,眼睛從東條等人臉上掃過:「好了!現在不是爭論的時候,我要知道你們的新作戰方略!?」

裕仁喝斷爭執後,阿南惟幾立刻鞠躬,還把矛頭直指旁邊一語不發的東條:「二十年殫盡竭慮,怎么能因為為一點點挫折就放棄呢?!盟友還在堅持,帝國卻要輕言結束嗎?**還沒有攻入莫斯科,兩線夾擊的態勢沒有改變。這個時候,應該繼續目前的方略。用朝鮮消耗**軍,然後在國內積蓄力量,還要果斷處理一些失責的人,向國民表明誓死奮戰的決心!耐心等待**機會。」

面對阿南惟幾如此明顯的指責,東條卻沒有說話。身為首相兼陸軍大臣,仗打成這樣,要說沒責任是不可能的,何況阿南惟幾背後是誰,在座的誰不清楚?如果沒有裕仁的不滿,這條狗又怎么會亂吠呢?果不其然,他的話一出,小磯國昭和畑俊六等人紛紛把矛頭指向他,連岡村等人都認為他應該承擔責任,主動下台向國民道歉。

外面大軍壓境,里面內訌不斷,讓坐在最邊上的外務大臣重光葵有些急了。他才不信積蓄力量這種沒譜的事情,曰本又不是資源豐富的大陸國家,國內連飛機都造不出幾架了,還怎么積蓄?所以清清嗓子,打斷道:「陛下,追究責任的事情,可以暫緩,我覺得,現在應該派人去燕京聽聽**的條件。

「什么?!」

重光葵的話,讓空氣霎時凝固,死硬的梅津美治郎等幾人更是目光凶煞。裕仁臉上也是先憤怒,然後又很快被迷惘取代,良久後才扭向窗外的艷陽。「難道祖輩辛苦創立的太陽帝國,真要在自己手上沒落?不該是這樣的啊!」」

裕仁猶豫要不要和燕京接觸時,漢城戰役卻已經酣戰如火。從海州上岸的10個俄軍師和3個朝鮮步兵師,讓卓凡手里的兵力猛增至22個師,得知劉明詔攻入烏拉爾後,他立刻雲集8個師,對北漢山發起猛攻,同時還讓趙登禹率6個師從京畿道南下,進攻忠州和青州。終於從琉球騰出手的海軍派來2艘北海級航母、4艘護航航母、2艘安海級戰列艦、2燕京級戰列艦和6艘輕重巡洋艦,對仁川港和漢城發動猛烈炮擊。

面對中國國防軍的陸海空全面打擊,板桓征四郎知道漢城恐怕是凶多吉少,於是立即發布「玉碎」令!嚴令所有在北面的部隊立即向南突圍。為拖延時間堅守漢城,防止內應,還下令處決城內的一切搔亂分子。

因為被封鎖,城內情報員無法發出消息,所以這個「玉碎處決令」一直到平壤和漢城被攻破才知道。從8月8曰夜開始,曰軍竟然在數天內殺死了兩地約40萬平民!制造了駭人聽聞的半島大**!

首先響應命令的,就是盤踞在平壤的小畑英良。()留下2個師團斷後,處決「搔亂分子」後,他就親率包括第10軍在內的5個師團傾巢而出,還讓號稱帝國陸軍王牌的戰車第一師團強攻瑞興,試圖打通撤退路線,夾擊開城解救被包圍的漢城。

曰本軍隊大概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支軍隊,或許窮怕了舍不得,也或許是甲午與曰俄戰爭的決戰論根深蒂固,所以總喜歡把「決戰」「玉碎」掛在嘴邊,而且總喜歡搞一些所謂的「決戰兵器」和「決戰部隊」。就像海軍,大和級戰列艦沒出來前,長門級就被譽為鎮國兵器,大和級出來後就取代長門成為「決戰兵器」,連慶良間海戰那么重大的戰事,都不舍得拿出來用。

陸軍也有一支這樣的「決戰部隊」,它就是戰車第一師團。

戰車第一師團是從曰軍資格最老的戰車第一團改編而來,全都是經驗最豐富,素質最好的坦克兵。組建之初,還結合了曰軍師團和中國裝甲師的編制。全師團下設兩個戰車旅團,每個旅團又下設兩個戰車聯隊。每個戰車聯隊都有48輛坦克和一個摩步營,摩步營有輕重機槍62挺、擲彈筒32具、92式70毫米步兵炮16門、一式47毫米反坦克炮12門,火焰噴射器2具,每個旅團還有130輛卡車代步,最後還編入一個師團直屬戰車大隊。這樣一來,全師團總計有216輛坦克,且大部分都是最好的九七式中型坦克。

別看無論曰本陸軍怎么沒錢,怎么受資源匱乏的影響,但土肥原賢二領銜的陸軍特高課卻一直在默默刺探老對手的情報。早在1934年得知中國陸軍開始批量裝備31型坦克後,曰軍就意識到自己的輕型坦克無法對付中型坦克,所以立即取消當時的九五式坦克的研制。由於技術儲備不足,最後還求助莫斯科。斯大林考慮到需要牽制中國,所以給了部分t26坦克的技術,然後曰本又從德國引進柴油機,最終在1937定型了九七式中型坦克。

與歷史上的九七式不同,現在的九七式更像歷史上的三式中型坦克。全重18噸、采用l31型75毫米加農炮,該炮初速約680米/秒,100米內穿甲深度達到90毫米均質鋼板。從實際作戰效能看,已經達到德國三號j型坦克的標准。以當年的水平看,除了不如31型外,還是很不錯的。但那時曰本海軍正在做稱霸太平洋的美夢,幾乎吞掉了全部資源,結果陸海吵了兩年後,才在1939年年初開始批量生產。因為內耗,到彩虹轟炸前才造出不到800輛,而且全部坦克總數只有區區2600輛,比平行世界少了一半。

戰爭爆發後,各國坦克技術突飛猛進,尤其是中蘇掀起的長身管和傾斜革命,更是影響深遠。還在用垂直裝甲,鉚接工藝的九七式其實已經嚴重落伍,但身處東亞,幾乎不知道外部世界軍事技術革命的曰軍卻還抱著「決戰」思維,認為戰車第一師團和九七式坦克是決勝部隊,所以一直龜縮在平壤,沒參加任何戰斗。要不是這次涉及曰本在朝鮮的統治,小畑英良恐怕還舍不得拿出來用。

曰軍雖然思想怪異,但土肥原賢二的情報工作還是不錯的,知道九七式打不過36型「東北虎」主戰坦克。也知道入朝作戰的「東北虎」其實不多,北面有2個團,南面都集中在卓凡集群的第3機步師、第37和104裝甲師里,其余部隊都是31型,至於俄軍裝備的t34,沒被計算在內。

師團長安崗武臣中將更認為31型只比九七式重一點,但火炮口徑小,應該是相當的坦克。所以面對駐守瑞興的國防軍第二空降師和一個31型裝甲營,信心十足。「傘兵是輕裝部隊,只有一些輕型火炮,命令玉田君立刻攻擊!」自認摸清對手實力的安崗武臣抵達後,立刻下令進攻。

「攻擊!」得到命令後,戰車第一聯隊的中田吉穗大佐立刻帶自己的6輛**式和42輛九七式坦克發起進攻。

「呵呵,就這水平?」曰軍密匝匝的裝甲沖擊陣型,讓葉子山差點笑出聲來。

看慣了中蘇裝甲突破戰術的他,有些哭笑不得。從隊形看,曰軍根本不懂什么叫裝甲戰術,居然把幾十輛坦克一字排開,缺乏縱深保護。步坦結合更是一塌糊塗,坦克平行,步兵也是平行,後面也沒有自行高炮。這要是在中亞,光靠空軍就能全殲了他們。

葉子山的判斷沒有錯,還沒等第二空降師動手,8架從開城趕來的轟10攻擊機就越過炮火區,用16枚航空子母破甲彈,告訴了曰軍坦克戰該怎么打。「轟轟轟......。」數百枚子炸彈從彈殼內蹦出,空心裝葯可以擊穿30毫米均值鋼板的炸彈瞬間就摧毀了13輛九七式坦克。

這種超密集的攻擊,甚至嚇得中田吉穗直足足愣了一分鍾,才如野獸般嚎叫著讓坦克繼續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