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定盟(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3482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貪得無厭的混蛋!」丘吉爾得知楊秋的條件後,嘴里罵罵咧咧。

外務大臣哈利法克斯與海軍元帥龐德站在旁邊,為這些條件竊竊私語。克里特島的失敗,將英國逼到了懸崖邊。美國海軍的「紐約」號和「德克薩斯」號戰列艦已經確定要回國維修,「馬來亞」號被四枚炸彈重傷,必須回開普敦維修,英國皇家海軍在東地中海只剩一艘「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艦,這是遠遠不夠的!空中也是岌岌可危,東地中海的英美航空力量幾乎被摧毀殆盡,連阿拉曼和埃及都不能滿足。相反,德國卻歡欣鼓舞,拼命向加強克里特島的海空力量,而另一個重要的地中海敵人意大利,在遭受塔蘭托重創後也已經將「維內托」號和「利托里奧」號打撈出水,最遲10月底就能修復完畢,連後兩艘「羅馬」號和「因佩羅」號都在日以繼夜建造中。而且因為蘇聯去年提供了數百萬噸原油,希特勒也慷慨將羅馬尼亞油田的產量分給意大利一些,所以困擾意大利的燃油危機已經不復存在,使得意大利海軍活動能力大增。

因為遲遲沒能徹底摧毀2艘「俾斯麥」級戰列艦、2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和「齊柏林」號航母,所以英國必須在北大西洋繼續保持壓力,無力再抽調軍艦去東地中海。美國海軍也無能為力,因為目前他們能作戰的只有2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和1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剩余4艘「南達科他」級最快也要到年底才能陸續服役。更危險的是,軍情五處也已經得到蘇德秘密談判的消息,一旦土耳其投降,蘇聯黑海艦隊被鑽出海峽配合德意作戰,後果將不堪想象!

「必須拒絕蘇門答臘的要求。」龐德元帥站了起來,走到丘吉爾面前:「我們可以犧牲新加坡、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也可以將聖誕島出售給他,但絕不能支持蘇門答臘方案,因為我們誰也不知道它會不會變成下一個西伯利亞。」不得不佩服英國皇家海軍的全球眼光和對海洋的敏感性,龐德一語就道破了蘇門答臘的重要性。道理其實很簡單,新加坡、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和聖誕島就算英美不答應,楊秋也能輕易打下來,至於口頭承不承認,對現在的北京來說根本不重要,所以楊秋要的只是一個承認而已。而且從地理看,這三個地區都面積狹窄、缺乏縱深和資源並孤懸海外。所以最多也就是建立海軍基地,保證北京對南海的長期利益,所以一旦未來有戰爭,未必打不回來。但蘇門答臘島不同,它卻橫在印度洋邊緣,有足夠縱深,還有石油等諸多戰略資源。雖說現在只要廖內省,但他相信楊秋有一百個辦法,以廖內省輻射整個蘇門答臘。然後慢慢打造成水潑不進的飛地。到時候中國海軍就不單單能實現包圍南海、輻射印度洋的戰略,還能縮短與查戈斯群島的距離,戰時也可以很輕松的切斷西澳至印度、至非洲的海上航道。至於西南太平洋、琉球和日本外海殖民地等問題,與英國關系不大。底線只要保住所羅門群島和澳大利亞就可以了,反正倒霉的不是英國。

丘吉爾夾著雪茄,微微眯起眼睛,他不僅在權衡楊秋的條件。還注意到那句「中歐不會接壤」的暗示。這句話聽起來似乎很普通,但他相信里面蘊含深意,而且還可能是一個送給自己的超級大禮包。因為誰都知道。如果中國不吞並整個西伯利亞,那么戰後中歐就從根本上杜絕了地緣矛盾。這是一招好棋!可以讓中國從漫長的陸地邊界矛盾上拔出來,加強海上利益。而對歐洲來說,也可以避免與中國長期進行邊界對峙。他明白,戰後美國是肯定要插手歐洲的,但如果沒有蘇聯的意識形態,中歐又不接壤,美國就沒有長期在歐洲保持強大軍事存在的理由,歐洲就有重新自主獨立的復興機會,而英國也有機會一點點重新整合歐洲。畢竟誰也不願意當美國的木偶,就算他和羅斯福私人關系很好,首先要考慮的也是國家利益。如果能整合歐洲,即使穩住幾個國家,再留住印度和南非等主要殖民地,英國未必不能快速從戰爭中恢復過來,慢慢排擠掉美國的影響力。當然,這件事觸及英美核心利益之爭,太敏感也太早,而且需要好好思量怎么行動。畢竟歐洲還有討厭的法國攪屎棍,和不怎么聽話的俄國大棒槌.......。

「把談好的清單給我看看。」丘吉爾在權衡利弊時,報出價碼的楊秋已經暫時把心思轉到商業貿易上。

開普敦會議不僅僅是盟軍最高領導人的會議,還是一次全方位的會談。既有軍事政治,也有商業合作的。根據事先安排的十天行程,這里平均每天都要進行五到六次雙邊或多邊會談。所以無論是提議召開的羅斯福、還是打著小算盤的楊秋和丘吉爾,都帶來了龐大的軍政商業代表團,希望協調三國的資源和工業互補,明確戰爭責任,簽署采購合同。這些繁瑣事情,主要由慕容翰、楚南和外長施肇基三人負責,也是對他們能力的一次大考驗。

經過三十年發展,楊秋已經不想在當簡單的原材料出口國,因為中國制造業已經具備較強的高附加值出口能力。到目前為止,中國是世界唯一的錦綸和滌綸生產國和出口國,年產250萬錦綸和55萬噸滌綸,擁有世界最大的聚苯乙烯、合成氨化肥、電子設備等的產量。是世界第一大輕工生產國,第二大裝備制造國,第二石油生產國,第二電子元器件制造國,第二大航空生產國,第三造船國,第四大石油化工國......等等。並且利用經濟危機、還有早期與德國的合作,已經可以制造絕大多數戰略型大型工業設備。但因為歐美的限制,在成套工業設備、整體船舶飛機等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依然不如英美法德這四大工業國家。

世界大戰是殘酷的。但同樣也是工商大發展的機遇,所以楊秋很看重此次商業談判。除此之外,還有個不好說的理由,那就是軍費的節節攀升。過去的兩年,財政部平均每天要支出2億民元的軍費,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增長。在國內挖潛已經很難的情況下,迫使他不得不想辦法加大出口,緩解財政壓力。

「您看,油輪商船、航空整機和配件、陸軍武器、錦綸新材料都已經超過原材料出口額,美國還一次訂購兩台1萬5千噸級的整體模壓機。還有。今天下午美國還提出要買遠程運輸機,而且要現貨......我沒敢答應。」負責商業談判的是廖仲愷。他是內閣唯一一名民黨成員,因為作風踏實沉穩,所以組閣時,顧維鈞邀請他出任工商業部長。

說到大型模壓機出口,廖仲愷很激動,因為這是中國第一次出口戰略型特大工業設備。平行世界中,因為戰前不重視,英美沒有像德國那樣早早就研制超大型鍛造機和整體模壓機。所以後來制造b29轟炸機時,遇到很大麻煩。而在這個世界,楊秋趁著金融危機,早就和德國展開聯合研制。已經擁有包括特大型模壓機等一系列大型戰略工業設備的研制和制造能力,才有了這個「第一次」。

「遠程運輸機?」楊秋從清單上拔出眼睛。

楚南點點頭:「之前沒提出,是被這次克里特島逼的。他們現在的c47和我國運6差不多,沒法繞過利比亞向埃及快速補給。最新的dc-4運輸機還在試飛,就想向我們先采購一批現貨應急。英國也有這個打算,也提出要購買200架運8或者運9。」

「我們有現貨?」慕容翰問道。

楚南笑道:「有。還挺多呢。運11已經定型,但我們負擔不起同時建造三種大型運輸機,必須停產一款。現在我手里有813架運8和877架運9,兩種飛機性能差不多,但運九好維護而且速度更快,所以基本確定是停產運8。這樣流星公司就可以和北方公司一起運11。海軍計劃縮減後,國內造船廠又能騰出部分產能,可以讓他們分包部分大型配件,每月40架沒問題。中亞鐵路線正在逐步完整,打通馬六甲後,遠程空運壓力會小很多,按照我們計算,運9機群加每月40架運11,能夠滿足運輸需要的。」

「除了運輸機,美國還看上我們的「天路」機載導航儀、lt180無電線步話機,想購買仿制專利。」廖仲愷看著楊秋,他說的這兩樣東西分別是國內電子業巨頭全球通和聯想公司的產品。這兩家公司和楊秋的關系,大家都心知肚明,而且里面還涉及一些軍方的敏感技術。

楊秋倒是無所謂,因為「天路」導航儀本來就是按照平行世界中美國1943「台卡」導航儀研制的。至於lt180步話機也是六年前使用摩托羅拉scr300調頻步話機的圖紙生產的。國內早就有了新產品,只不過現在還能用,國家沒錢也沒時間大規模換裝。既然美國想要,他也樂得打擊摩托羅拉和美國一些相關大公司,誰讓他們研制速度慢,美國大兵們又急紅了眼睛呢。不過這件事倒也提醒了他,說道:「出口沒問題,不過以後這類東西肯定會越來越多,不能沒限制。這樣吧,你們商量一下,由軍方牽頭,和國內科研部門合作,在國防部下設一個高新技術出口管制審核部門,將來凡涉及敏感技術的東西,都要這個部門同意才能出口,免得出現紕漏被別人刺探我們的情報。」

眾人都覺得這個建議很好,廖仲愷也大松口氣,他就怕楊秋會以技術敏感為由否定這筆生意。要知道,美國現在每月生產的6千架飛機中,有2000架需要這種導航儀,出售仿造專利後,美國每生產一套就要支付320美元專利費。雖然國家拿的是企業稅收,但也是比不小的數字。至於800架二手運輸機,按折舊後單價30萬美元算,就是2億4千萬美元(約合4億8千萬民元),完全可以全部投入後面的軍費里。

就在大家商量如何盡快組建高新技術出口審核部門和制度時,施肇基滿頭大汗的急奔進來:「總統。丘吉爾有回復了!」

「哦,怎么說?」

賺錢在重要也比不上未來,所以楊秋聞訊後豁然而起,連其它人也都紛紛圍攏過來。「剛才開完會,哈利法克斯拉我私談,除了蘇門答臘外,英國可以答應其余全部條件,還答應說服美國......對了,仲愷。英國希望增加出售2艘戰列艦和2艘護航航母,一會你去看看。」施肇基拉住廖仲愷。告訴他又接到一筆大訂單。

「不答應蘇門答臘?」楊秋有些失望。

新加坡重要,卻遠不如蘇門答臘在他心中的地位,因為後者不僅可以保護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還能作為查戈斯等印度洋基地的總後勤補給站。「蘇門答臘問題上,言辭很強硬。哈利法克斯說,他們現在最關心是守住東地中海,因為這里不僅事關埃及和北非,還關系到中東和波斯灣,所以暫時沒有時間考慮蘇門答臘。」施肇基把哈利法克斯的話重復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