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隕落,德國海軍!(下)(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4817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

「上啊!小伙子們,輪到我們了!」

四十五公里距離,足夠「皇家方舟」號航母做出反應,經驗豐富艦長卡利斯准將立即下令轉舵到070航向,使艦艏迎風。早已准備妥當20架「海噴火」率先升空,由於時間緊急,戰斗機幾乎沒有任何編組就沖向了德國機群。

龐勛的座機被排在俯沖轟炸機後面,等最後一架「夜叉u」離開甲板,前座的埃斯蒙德少校立刻加大油門松開剎車。兩千馬力雙野馬發動機的帶動下,掛著730公斤英制航空魚雷和6發英制27kg火箭彈的「魚鷹u」僅用97米跑道就沖上天空。

上天後,龐勛立刻打開攝像機對准戰斗機方向。此時,第一波升空的「海噴火」已經攔住德國ju87d4俯沖轟炸機,雖然斯圖卡橫行歐洲威名赫赫,但它顯然不算一款好艦載攻擊機。相反,「海噴火」除了尾鉤問題時常導致降落損壞外,擁有非常強的作戰能力,2門20毫米機炮和4挺7.62毫米機槍殺傷性十足。

憑借數量優勢,「海噴火」很快就將ju87d4一架架隔開,天空中到處都是追逐廝殺的戰機。但讓龐勛詫異地是,他居然沒看到一架德國護航戰斗機。「上校,你看到德國戰斗機了嗎?」「沒有,他們一定隱藏在附近。」埃斯蒙德也很納悶,還疑神疑鬼的下令各機加強警戒。但直到全部「夜叉u」和「魚鷹u」升空,德國戰斗機還是不見蹤影。

此時「海噴火」已經擊落近半的ju87d4俯沖轟炸機。剩余的也都被「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和3艘驅巡艦的防空炮打得疲於奔命。見狀,埃斯蒙德少校決定沿德國飛機來的路線去攻擊對方航母,所以他向卡利斯少將要求派8架「海噴火」護航。

卡利斯准將同意了他的要求,還將全部43架攻擊機(一架夜叉u故障沒起飛)都交給他指揮,要求先攻擊威脅最大的「齊柏林號」航母。但大家並不知道,如果他們不穿越冰島上空,而是走海峽向北的話就會先看到快速南下的「俾斯麥」級戰列艦。但正如埃斯蒙德少校事後在海軍聽證會上說的那樣:「即使我先發現俾斯麥,我也不會進攻。因為我的第一目標是齊柏林。」作為一支世界級海軍,英國人很清楚先干掉航母才能讓本方艦隊獲得最大安全。

就在龐勛隨機群離開後十分鍾,20架fi-167緩慢地出現在海平面上。

這個時候,剩余12架海噴火還在絞殺最後幾架ju87d4俯沖轟炸機,雖然「威爾士親王」號的雷達提前預警並指揮戰斗機去攔截,但fi-167很強的低空性能,確保它被發現時已經距離目標不足25公里。在這個危機關頭。英德海軍的底蘊終於顯現出來,英國飛行員們立刻分出8架去攔截,同時4艘驅逐艦快速沖到航母和魚雷機中間。而fi-167明明已經看到正在規避機動,並且上空毫無戰斗機掩護的「皇家方舟」號,卻依然死板的先去對付戰列艦。

fi-167雙翼魚雷機與英國「劍魚」魚雷機相當,低空性能好但機動能力很差。見到「海噴火」就立刻散開。但作為新銳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的防空能力還是很強的,16門133毫米高平兩用炮很快就用彈幕築起一道遠程屏障。更重要的是,英國在向中國購買「鄭州造」40毫米、25毫米高炮和專利後,已經將原來的8座四聯裝砰砰炮改為20門雙聯40毫米高射炮和16門單裝25毫米速射炮。這兩種鄭州產高射的原型均來源於大名鼎鼎的博福斯圖紙。因為生產裝備比博福斯早三年且性能更好,所以早在1935年就出口到波蘭挪威等國。將博福斯擠到角落里。現在更幾乎統治了小口徑高炮領域,連美國海軍也在1938年就購買了l60型專利,開普敦會議後又購買了威力更強的l70型。截至目前,包括自產和仿造,已經有十萬門的銷售記錄,連帶鄭州產的25毫米速射炮都銷售出六萬門,成為真正地「萬國空防之屏障。」

56門「鄭州造」噴射出的密集彈丸,在戰艦上空組成一道犀利的金屬屏障,頃刻間就有數架fi-167被擊落。但德國飛行員還是很老練的,他們中絕大多數都有過長期與英國作戰的經驗,所以還是找到空擋向「威爾士親王」號發射了六枚魚雷。雖然艦長拼命躲閃,但還是吃到三枚,使得滿載超過4萬噸的戰艦不斷在海上打轉。

如果換一艘軍艦吃到三枚魚雷,肯定會發生傾斜,但「威爾士親王」號沒有。其超強的水下多層「夾心」結構防魚雷隔艙,有效減小了魚雷的連續破壞力,艦體每小時2400噸的排水能力,更位居世界第一!

但不管如何,減速後的「威爾士親王」號還是退出了隨後的戰斗。

重創戰列艦後,剩余4架fi-167才想起攻擊航母,但為時已晚,被趕回來的「海噴火」和密集高炮擊落。出擊的全部36架德國攻擊機,只有5架僥幸逃脫追殺。

但它們已經無處降落!

就在德國攻擊機群返航時,埃斯蒙德少校率領機群已經發現拖在「俾斯麥」後面20海里的「齊柏林」號航母和「呂佐夫」號重巡。沒有任何猶豫,「海噴火」就率先沖上去將10架bf109t攔住,攻擊機群也繞道北面,沿著隔開的空域向兩艦發起進攻。

相比「威爾士親王」號的防空火力,德艦的防空火力弱了不止一點。尤其是為人詬病的37毫米手拉機,根本無法與「鄭州造」媲美。最讓龐勛詫異地是。「齊柏林」號航母居然安裝有16門對海作戰的150毫米艦炮!要知道,哪怕戰艦噸位再大,每一寸空間都是非常珍惜的,航母因為甲板開闊,本身就不好布置高炮,德國海軍竟然還將數百噸的噸位用於安裝重型火炮,實在讓他感慨德國海軍自上次海軍戰敗後被閹割太狠了!以至於嚴重落後世界海軍潮流。

12門105毫米高炮、22門37毫米手拉機和28門20毫米速射炮,根本擋不住蜂擁而至的「夜叉u」和「魚鷹u」。

早上6點20分。第一架「夜叉u」俯沖轟炸機突破防御圈,能抗住500磅炸彈的裝甲甲板,卻擋不住從中國配套引進的800kg航空穿甲彈。炸彈很輕易就穿透舯部甲板,深入機庫後發生爆炸。猛烈地爆炸,讓地面上戰無不勝的德國人品嘗到了思想和技術雙雙落後的苦果,封閉糟糕的通風系統,更助漲了炸彈的威力。龐勛的攝像機清晰記錄下炸彈擊中目標。然後火焰從下層甲板兩側噴涌而出的壯觀景象。

見到「齊柏林」號中彈,bf109t瘋狂地想沖入戰圈追殺攻擊機群,但面對性能強大許多的「海噴火」的攔截,反而被擊落多架。

第一枚炸彈命中後,進攻輕松了很多,短短五分鍾內「齊柏林」號就吃到四枚重磅炸彈。爆炸讓甲板扭曲。到處都是屍體和血斑,火苗在封閉機庫內來回亂竄,又將更多的德國水兵吞噬。「我們上!」等俯沖轟炸機離開,埃斯蒙德少校一聲大喊,率領「魚鷹u」攻擊機從多角度向兩艦同時發起魚雷進攻。730公斤的英國航空魚雷威力不足。但「齊柏林」號和「呂佐夫」號還是各自吃到4枚魚雷,龐勛投下的魚雷命中了後者艦艏。導致進水失速。

雖然兩艦最後維持住了平衡,但還是在第二天上午遭遇蜂擁趕來的英美驅巡的圍毆,最終自沉。

龐勛他們沒有逗留,因為還有兩艘「俾斯麥」級戰列艦在等他們。就在攻擊機群帶著損失9架。重創2艘德國主力艦的戰績回航時,「提爾皮茲」號長波雷達發現了兩個靠近的目標。

「他們說是巡洋艦。」俾斯麥號艦長林德曼向呂特晏斯傳達消息。

擁有世界最精良機械加工技術的德國人,在電子技術上卻很落後。兩艦安裝的長波雷達發現距離短,尤其是對海搜索,即使最佳天氣里也從沒超過過20公里,而且也沒法通過信號源強弱辨別艦船種類,所以「提爾皮茨」號上的雷達員完全是按照經驗,判斷對方是巡洋艦。

可事實上,這2艘正是皇家海軍第一機動艦隊的「羅德尼」號戰列艦和「諾福克」號重巡洋艦,而且在「提爾皮茨」號發現它們的同時,就根據更先進的雷達讀數判斷出對面就是「俾斯麥」。

「航向310、全速、做好戰斗准備。」呂特晏斯搶先機動。嘟嘟嘟......「俾斯麥」號拉響戰斗警報,八門skc34主炮快速轉向英艦方向。此時,「羅德尼」號上的霍蘭特中將也將航向從240調整到280,還立刻呼叫在南面的兩艘「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盡快趕來。

十分鍾後,雙方拉近到15公里時,光學瞄准儀報告英國艦隊出現前後速度差,其中一艘擁有超乎尋常長度的前甲板。呂特晏斯立刻意識到,這不是巡洋艦,而是主炮全在前面的「羅德尼」號戰列艦。

德國人曾經嘲笑「羅德尼」號是世界上最大的淺水重炮艦,但事實上作為戰前的七大戰列艦之一,「羅德尼」號雖然艦炮不如「科羅拉多」和「長門」,但防護能力卻是big7中最強的。

呂特晏斯沒有大意,因為他詳細研究過「羅德尼」號,知道就算2打1,自己的skc34主炮也未必能切開對方的重甲。何況這片海域太危險,他不想在一艘「慢烏龜」身上浪費時間,所以干脆加速向南。「該死!該死!」這可把霍蘭特氣壞了,問題是他的兩艘「喬治五世國王」還在40海里外。艦載機也剛剛完成攻擊波在返航,至於「諾福克」號重巡。就算上去也不夠人家打的啊。

「我想英國人應該請帝國為它裝上梅賽德斯。」兩艘「俾斯麥」上,基層軍官們嘲諷著已經看不見的「羅德尼」,連甲板上的水兵都輕松下來,向著遠方不停吹口哨。唯獨艦橋內的呂特晏斯手足冰涼,因為他已經收到消息,「齊柏林」號和「呂佐夫」號遭到英國艦載機的進攻,進水嚴重已經大幅失速。

這就是說,對方的攻擊機群很可能已經在回航的路上。算上重新裝彈加油的時間,最多一個半小時後對方就能重新投入戰斗。

這點時間只夠他跑45海里。

「先生們,我們遇上麻煩了。」呂特晏斯沒有隱瞞後面的失敗:「現在開始,增加甲板瞭望人員,讓提爾皮茨號與我們拉開距離,所有防空炮做好准備......敵艦!」他剛要求加強防空,前方的「提爾皮茨」號就再次打出發現敵艦的旗語。

林德曼等人猛皺眉頭。這個時候,對面是誰呢?

「炮擊雷達准備完畢,一號炮塔就位,二號.......。」

出現在遠處的,正是金凱德率領的美國海軍第4特混艦隊。「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上,連續幾天幾夜趕路。神色疲倦眼里布滿血絲的金凱德輕輕拍著手臂:「航向303,幫c炮塔打開射擊窗。」作為美國海軍中的學院派,金凱德氣質溫和也不愛大聲叫喊,而且還不抽煙喝酒。所以哈爾西老是罵他,說他是「不沾煙酒的混蛋」。但這位「混蛋」中將。卻深得羅斯福信任,將目前美國海軍最強的兩艘戰列艦交給他指揮。

擁有比德國更好雷達的金凱德提前轉向。將艦艏向左偏轉57度,這樣他就可以發揮全部三座炮塔的火力。這個時候,呂特晏斯卻還在想對面到底是誰。「三炮塔!是北卡,是美國人!」

接近到17公里後,桅頂瞭望員終於確認對面的戰艦型號。

艦長林德曼和參謀長科特面面相覷,他們怎么也沒想到遭遇的會是北卡。呂特晏斯也愣了下,下意識去看手表......直到確定手表沒壞,才扭頭看向航海圖。只有一個可能,美國人是以全程超過24節的航速直線沖過的!且不說兩千多公里一直保持24節速度會對主機造成多大壓力,光是穿透鄧尼茨部署在加拿大和格林蘭島之間的數十艘u型艇而不被發現,就足夠驚世駭俗了。

說什么都晚了。

18門mk6型406毫米主炮,已經快速升起。「開炮!」剛進入16公里,兩艘北卡搶先開火。

美國海軍的mk6型406毫米艦炮雖然沒有後來的mk7那么變態,但比「羅德尼」號的「奶油炮」強太多了。而且美軍已經裝備跑瞄雷達,所以第一輪齊射,炮彈就落在兩艘「俾斯麥」前方一公里處。

為避免只能發揮一半火力的尷尬,又擔心身後的「羅德尼」,所以呂特晏斯下令右轉,一邊向拉布拉多海規避,一邊充分發揮全部主炮的火力。這樣一來,兩支艦隊就成了雁翅追逐陣型,艦艏全部指向加拿大海岸。

然後,呂特晏斯下令減速到27節,並向為首的「北卡羅來納」號開炮。

「轟轟轟......。」隆隆炮聲,再次唱響嘹亮的鋼鐵交響曲,雙方的34門主炮,一遍遍考驗著對方的裝甲。

美利堅牛仔們揮汗如雨,短時間內就打出六輪齊射,但沒等收到命中的消息,「北卡羅來納」號卻遭當頭一棒!

僅僅是第三輪,「俾斯麥」號就在北卡的後艦島上開出一個大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