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改造暹羅計劃(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1609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

胡志明並不清楚,楊秋是不會容許後花園有人一家獨大的。

北京西郊的軍用機場內,顧維鈞急切地看著手表,時不時仰望西面天空。封閉戒嚴的機場盡頭,是成排最新的殲10「火龍」噴氣式戰斗機。中國研究噴氣發動機很早,但材料和精加工拖了後腿,直到40年初才有兩種噴氣式飛機服役。而且因為無法克服油耗高和作戰半徑小無法護航等問題,空軍只是采購了幾個國土防空大隊。

機場空軍將士都很好奇,因為他們的總理先生對先進戰斗機毫無興趣,連那些隨同的秘書們都沒多看一眼。到底是誰能讓日理萬機的總理耐心等那么久呢?答案很快出現,一架藍白相間,機身上繪有鳳凰圖案的中華航空公司的空客300遠程客機,在2架殲八「天權」戰斗機的護航下,徐徐降落在機場跑道上。

空客300就是空中客車公司研制的平流層kc-3四發客機的正式型號,曾在上海舉辦世博會中展示過原型機,軍用型號是運九。空客300擁有加壓客艙,能在平流層高度避開惡劣天氣,並能搭載68名旅客(經濟型)將他們送往4500公里外的遠程客機。目前僅有國內流星公司技術相當的流星-5型客機(軍用運八)、波音307和道格拉斯dc-4能媲美。由於更早列裝且使用垂尾油箱等新設計,增大了航程,所以迄今為止已經賣出262架民用型,其中38架出口美國,軍用型也已經售出622架。雖然與總統專機擦肩而過,但還是有3架還被改裝為軍方專機,送將軍和元帥們來往各條戰線。

飛機停穩後,一身洋裝的金壁輝和林懷部率先走出機艙,然後就看到十幾名衣著光鮮的老少男女走了出來。看樣子是一家人,其中幾人還佩戴者華麗的金剛石飾品。他們中有兩個被仆人和保鏢擁簇小孩特別惹人注意,年紀大的大約十六七歲,身著白色西裝,外面披著咖啡色風衣,還帶著厚厚眼鏡,氣質儒雅但神色略顯緊張。小的更是才十三四歲。兄弟倆下飛機時還牽著哥哥的手,眼眸中透著好奇,也有一絲絲恐懼。

「總理,這位就是阿南塔瑪希敦國王,這是他的弟弟,普密蓬阿杜德殿下......。」金壁輝上前。向顧維鈞介紹貴客。為了把這位被歐羅巴槍炮嚇得瑟瑟發抖的暹羅國王從瑞士洛桑請回來,他和林懷部千辛萬苦穿越維希法國,然後搭乘偷渡的法國難民船來到卡薩布蘭卡,才坐上專機。

當然,能說服拉瑪八世一家來中國,最大功臣就是旁邊這位暹羅四大攝政王之一的比里帕儂榮,中文名陳家樂。「您好。很歡迎您來北京。」

暹羅這個國家,是二戰前亞洲僅有三個被世界承認的主權國家。出現這種情況,不是因為暹羅能和中日媲美,而是英法在殖民地問題上妥協的結果。辛亥早期,暹羅政治圈受英國影響較大,連當地華人都更傾向於英國,直到中國楊秋率領下國際地位和國內經濟雙雙提升,尤其大西南地區因為是楊秋的發家之地。倍受政策關懷,所以發展之迅速甚至超過美國歷史上的西部大開發熱潮。繁華的中國西南,促使更多暹羅人決心改變,尤其是華人希望借這股東風獲得更大政治權利。

最終在1932年暹羅爆發政變,拉瑪七世被強行立憲,人民黨上台。那時楊秋正處於利用經濟危機大幅調整國內工商業,全面鋪開基礎建設的"gaochao"期。他不想錯過百年難遇的機會,所以並沒干涉暹羅政局。但也正是那段時期的埋頭收縮,導致鑾披汶頌堪這種忘記祖宗,以暹羅人自居的軍方野心家上台。恰好當時日本正積極向南洋挺近。以緩解對抗中國導致國內資源不足的壓力,兩者一拍即合。

拉瑪七世雖然多次發動保皇派試圖奪回大權,但最終失敗出逃瑞士並於今年初郁郁去世。鑾披汶頌堪上台後,立刻以攝政王和大元帥的名義把國名改成泰國,宣揚大泰人主義,把泰族和其他民族分隔開。他還利用日本需要原材料的機會,向日本大肆出口糧食等物資,換取軍事支援武裝軍隊。坐穩位置後,又立刻將帕儂榮在內的其它三名攝政王搞下台。等日軍南下,他看到中國對此毫無反應,不顧國內反對強行通過結盟,將國家綁在法西斯戰車上,最後還企圖占領動亂的法屬東印度實現「大泰帝國」的夢想。可惜他的美夢才開始,就被區區幾千名法國二流殖民軍打得丟盔棄甲,不得不引狼入室讓日軍進入暹羅作戰,最終引來中國干涉,迅速控制法屬東印度的越南、寮國和高棉等地。

眼看無力對抗頌堪向日本靠攏的政策,又極力仇視日本的帕儂榮只好先利用國內還惦記王室的機會,把拉瑪八世扶持上台,然後聯絡英國希望能得到支持。但當時德軍已經吞並奧地利,英國根本管不了亞洲,所以他又折返北京求助楊秋。別以為是華裔就一定會親近中國,鑾披汶同樣是華裔,而帕儂榮雖然更親近中國,但歸根結底還是想借中國崛起獲得更大的政治利益。因為他們都很清楚,他們是暹羅人而不是中國人。所以楊秋才沒管暹羅內政,現在也只是答應幫他建立反抗組織,但前提是把拉瑪七世一家請到北京,以便將來平衡越南和馬來亞等東南亞國家,確保不讓一家獨大。

帕儂榮是拉瑪八世繼位的最大功臣之一,但因為拉瑪七世已經對國內政治厭倦,害怕去北京會被利用,所以拒絕離開洛桑。直到他去世,帕儂榮才說服拉瑪八世,與中國合作重新建立一個新暹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