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出賣(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1758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鄂畢河上游,蘇爾古特西北三十公里處一支由上百輛白『色』「北極」2型裝甲雪橇戰斗車和雪橇運輸車組成的車隊,在林間雪地快速行駛,如果不是嘈雜的發動機聲,很難用肉眼將它們與四周景『色』區分開。

「北極」系列裝甲雪橇戰斗車是吸收前年冬季作戰經驗後批量制造的裝備,粗看起來就是一只「鐵盒」加四個雪橇板,尾部裝一台航空活塞發動機。「盒子」里層是膠合板,外層是11毫米鋼板,中間夾層填充石棉,正面鋼板厚度可以按需求額外加強。外形與蘇聯nkl-26型雪橇車差不多,夏季拆掉雪橇板裝上輪子就是一輛武裝越野車。作為輔助戰斗車輛,「北極」系列雪橇車按照節約簡單的宗旨設計,最大速度每小時50公里,最大里程170公里,可乘坐三人。頂部的密封機槍塔可以裝一挺12.7毫米重機槍或一挺7.62毫米通用機槍,發動機大部分都是空軍舊貨,車廂里還有2個煤油取暖器,運輸型外面用的是普通汽車鋼板,可運送1噸散貨。因為「北極」雪橇車是唯一能在極寒天氣里滿足巡邏、運輸和戰斗的車輛。所以自去年夏天國防部大批訂購起,已經交付五千余輛。

車隊中間的車廂里,坐著一名五十歲左右,身材瘦小的軍官。他就是自告奮勇秘密承認與貝利亞聯絡的海軍司令秉文。為保密,參加行動的車隊士兵都來自陸戰隊「海蛇」偵查大隊。與在中亞作戰的陸空兩軍完全不搭界。「這天也太冷了。」雖然車廂里的兩個煤油取暖器都打開著,但已經幾十年與海軍和熱帶打交道的秉文還是覺得很冷。連身上的n3重型防寒服似乎都不起作用。

「呵呵,這幾天已經回升不少,要是您半個月前來,那才叫冷呢。」坐在他身邊的男子,是總參政治部下屬的中亞盟軍民族事務處專員,國社新星伍中豪。這名具有豐富政治和處理民族問題的政治部專員,是方瑞的得力助手,兩人一起管理著戰時中亞的民事問題。手把手教當地人如何管理國家。

中亞雖然大部分已經解放,但因為戰爭還沒結束,所以國防軍依舊控制者軍權和民事管轄權,所以他還有政治洗腦和安『插』「特殊人員」的任務,所以閻寶航的國家戰略情報局機密花名冊上,都有他的名字。

「來之前聽參謀長說過幾次,犧牲不少人吧?」秉文問道。

伍中豪深吸口氣。說起前段時間的異常氣溫,他還心有余悸。從去年12月下旬起,西伯利亞、哈薩克北方、烏拉爾和莫斯科地區就連降暴雪,進入一月後這些地區的溫度驟降至零下40度左右!某些地方甚至降到零下47度!(歷史有記載,非杜撰)。這次三十年來最嚴重的低溫天氣,給剛有起『色』的哈薩克帶來很大麻煩。約三十萬頭牲畜被凍死,七十萬人口受災,所以工礦也全部停工。連軍方也受到很大影響,運輸線幾乎癱瘓,卡車停運航空時斷時續。連最穩定的鐵路運輸量都降到平時的兩成。如果不是戰區司令部按照楊秋的命令,進入烏拉爾後果斷停住。先維修鐵路擴大先向前線運輸冬季物資的話,恐怕進入烏拉爾的百萬大軍都會被活生生凍死!但即便提前准備,依然有一萬多名將士因低溫死亡,還有超過十萬人非戰斗減員。

「那蘇聯呢?」

「等會貝利亞的人會交換一些這方面的資料,不過從我們掌握的情報看,莫斯科這個年過得極其不好。國內糧荒非常嚴重,尤其缺少棉花和肉類,頓河流域和烏法一代出現數次大規模凍死的情況。據說斯大林已經讓赫魯曉夫全權負責糧食棉花的生產,還有消息說,蘇德談判中蘇聯還特意多加一條,就是希望德軍奪取埃及後,把這個『棉花倉庫』分一部分給蘇聯。」[]辛亥大英雄1066

埃及是世界最主要的長絨棉生產國,因航道封鎖等關系,戰爭爆發後一度出口困難導致經濟崩潰,楊秋利用這個機會,讓貝祖貽出訪開羅提出棉花換援助和工業品的辦法,已經將埃及長絨棉出口量的百分之六十控制在手心里,使埃及逐步擺脫對歐洲資金和出口市場的依賴。

秉文看著窗外微微皺眉,要知道總參在十二月前就已經向烏拉爾前線送去5萬只帶取暖器的居住方艙(集裝箱),還有330萬噸越冬糧食與防寒物資,沒想到還有這么大非戰斗減員。由此可見,歷史上那么多征服者都倒在莫斯科並非偶然,所以楊秋也格外重視越冬准備,還嚴令控制冬季非必要作戰。不過也由此能看出,蘇德結盟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或許情況還會像上次歐戰那樣,軸心國最終會被糧荒徹底壓垮。

正准備繼續詢問情況時,遠方樹林里出現一些移動黑點。前面的戰斗雪橇立刻減速,機槍塔迅速轉向哪個方向。「是北極馴鹿,應該是他們。」伍中豪看清黑點是什么後,拿出一副寬大的墨鏡遞過去:「將軍,帶上吧。可以防雪盲病,還能遮住臉。」秉文沒拒絕,他的身份是不能暴『露』的,如果不是這件事讓楊秋很棘手,也不會親自來。戴上墨鏡後,他還向後靠了靠,拿起望遠鏡開始觀察。

或許是引擎的嗡嗡聲讓馴鹿群不安,對面出現一陣『騷』動,片刻後才有一輛馴鹿車跑上來。伍中豪包緊防寒服後打開門,前面的一輛運輸雪橇車也打開門,一名防寒服上有陸軍標志的海軍情報部上校和兩名同樣偽裝成陸軍的「海蛇」突擊隊士兵,押送著來中國聯絡的瓦尼科夫迎了過去。

由於積雪漫過膝蓋,四人用了十幾分鍾才走到前面。雖然聽不到雙方說些什么。但通過望遠鏡還是能看到,伍中豪站在瓦尼科夫身邊。與馴鹿車上的人說些什么。幾分鍾後,遠處黑壓壓的馴鹿車中分出一批跑了過來,伍中豪也發出信號讓大家卸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