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蘇德結盟!(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2118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

清晨的科威特港內,擠滿了來自中國的勝利輪,這是一種戰時標准輪,受限於國內船塢尺寸所以空載排水量比美國自由輪小1千噸左右,只有四個貨倉。可單獨裝載5000噸散貨、或者1300輛漢江大吉普/或340輛31型坦克/或2億發子彈,如果混裝正好可以塞入一個中國陸軍的標准裝甲團。

勝利輪項目是由海軍牽頭,由國內五家民用船廠制造。因為太多船塢被海軍擠占,陸空兩軍也吃掉許多制造能力,工業總規模也達不到美國的水平,所以開戰兩年多時間來一共才建造了413艘。幸好楊秋戰前就積極發展遠洋海運,總噸位在1937年就擠入世界前三,日軍南下後又購買了滯留在遠東的上百萬噸英法船只,加上戰時損失遠遠小於預期,所以海運能力並不比目前受德國潛艇威脅的英美差多少。而且勝利輪標准要比自由輪高些,全部采用統一的燃油鍋爐、蒸汽輪機和雙槳設計,航速13節。技術高船台時間就更長,這也是限制產量的原因之一。之所以要建造標准輪,更主要的還是想檢驗一下二十年標准化道路後的工業能力。除了勝利輪外,國內還同時在建造了礦石標准輪和運油標准輪,但這兩種噸位都超過三萬噸,所以制造量極少,主要用於實驗超大型船只是否也能用標准化批量建造。

雖然遠洋輪都有完善的吊車等裝卸設備,但要想卸載幾十萬噸的物資。也是個艱巨任務。而且馬六甲通航後,總參後勤部早就擬定一份大規模海運補給的計劃表。按照計劃表,第二批船隊此刻已經通過安達曼海,連第三批都開始在新加坡集結,最遲四周後抵達波斯灣。

空前的海運增援需要大批卡車轉運,好在美國援助的道奇六輪重卡已經到貨,所以白崇禧把手里的卡車幾乎全部排來轉運物資。

「師長!哈哈......可把你盼回來了。」

李晉剛下船,一只巴掌就從後面伸了過來。扭頭看去,正是當初和他一起保護伊朗國王從德黑蘭殺出來的趙三彪和冉南軒。「好小子。都少校了。」大半年沒見,乍看到熟人他也很開心。再看趙三彪的肩上已經是少校軍銜,冉南軒也換成了中校。

「那也比不上師長您,給我說說,烏拉爾這一仗是不是很痛快?」性格爽直的趙三彪拉著李晉,詢問去年中亞反擊戰的情況。原來,為鍛煉軍官。去年李晉和一些波斯灣戰區的軍官被抽調回中亞戰區參加殺入烏拉爾的科斯塔奈戰役。這次調動是他軍旅生涯中的轉折點,見識了真正地裝甲作戰。新加坡戰役後,他原來所在的獨立裝甲團被正式改編為陸軍第109裝甲師,他本人也晉升上校重新返回波斯灣出任師長。

「你就是改不掉猴脾氣,急什么。」冉南軒笑呵呵的拉開趙三彪,把李晉拉進吉普車:「路上再聊吧。司令部已經來過電話,十點鍾要在阿瓦士開會。」

大吉普開上巴士拉公路後,李晉看到,這條路上幾乎全是盟軍車輛,其中大半都是來往於科威特和阿瓦士的中國波斯灣集團軍的卡車運輸隊。也有不少英美甚至法國軍車,其中又以油罐車居多。因為楊秋和沙特政府都已經答應。會確保中東和北非的石油供應。這些細微變化,正是「開普敦會議」的作用,盟軍終於開始始真正意義上的合作。雖然各方還有矛盾甚至敵視,但就像這條英美控制的咽喉公路一樣,中國軍車一路都是暢通無阻。這種合作給盟軍帶來很大變化,也讓中美英及其控制的占世界百分之七十的資源、兵力和工業能力得以充分發揮,所以很多樂觀的軍事評論家認為,最多半年盟軍就能奪回主動權。

通過巴士拉大橋時,橋頭十幾輛高大的m4坦克引起李晉注意。「別看了,都是花架子。」趙三彪對m4坦克頗為不屑,絮絮叨叨:「汽油發動機容易起火,正面太薄,傾斜不足,鋼板里面也沒貼內襯,碎甲彈都防不住。沒有潛望鏡,75炮威力不足,美國人自己都說,准備換最新的76炮......反正我一個營起碼打他一個團!倒是車里空間倒是挺寬敞舒服的。瑪德!這些個美國少爺,還以為打仗是開車兜風呢,整得那么舒服。」

「就你能。」冉南軒踹他一腳,問道:「師長,不是說運來一批新坦克嗎,怎么碼頭沒見到?我們師換不換?」

李晉說道:「坦克裝甲車都安排去沙赫普爾港卸貨,這批運來兩千多,都是新的改進型。我看過清單了,我們師這次也要換裝。」

「太棒了,總算能好好打一場。」一聽要換裝,趙三彪興奮得直握拳。雖然31型坦克在波斯灣地區還能打打,但蘇軍這段時間也增加不少新式的t34/85、su100和zis-3/76這類反坦克武器,加上伊朗又都是山地,所以31型坦克的優勢正在慢慢消失,部隊急需「東北虎」主戰坦克。當然,困擾波斯灣戰區的最大問題還是後勤,之前的幾條補給通道只能確保日常和食物,根本打不起戰役級別的消耗戰,如今航道暢通,解放德黑蘭和整個伊朗已經指日可待。

駛入阿瓦士基地後這里已經人頭攢動,駐扎在波斯灣的陸海空三軍和伊朗等國軍官們濟濟一堂。波斯灣登陸戰役中那句「我營前方已無坦克」讓李晉名噪天下,被人稱為「波斯之虎」,加上他戰前就在德黑蘭出任裝甲兵教官,連很多伊朗軍官都是他當年的學生,所以大家紛紛上前與他打招呼。

總算擺脫應酬。三人准備進指揮部報道時,參謀長李明瑞突然從里面走出來。見到他不等敬禮就攔住三人:「別敬禮了,正好有任務給你們。」

「任務?」李晉一愣,看看同樣滿臉疑惑的冉南軒,問道:「參謀長,我剛下船。何況我們時還沒換裝,現在就讓我進攻德黑蘭是不是早了些?」

「誰和你說進攻德黑蘭了?」李瑞明表情嚴肅起來,目光一掃三人,停頓片刻後呼了口氣:「剛收到消息。德國和蘇聯已經向土耳其宣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