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迷惘(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2335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

春天來了,和煦的陽光重返大地,枝葉如雨後春筍般紛紛露出嫩芽。即使身處無四季之分的琉球,都能察覺到大陸上的復蘇。站在首里城的守禮門向東看去,海天之間一大片桅桿正向南移動,那是由兩百余艘商船組成的太平洋船隊。二十余艘機警的護衛艦在一艘護航航母的指揮下,散播於船隊四周,兩架從琉球起飛的路基「魚叉」雙發海上巡邏機從船隊上空掠過。

這是一支從青島啟程的戰時太平洋物資船隊,抵達威克島海域後它們中的部分將前往馬紹爾等地,為已經啟動的「太平洋避風港」計劃運輸物資,更多地會繼續前往舊金山,船艙里從剃須刀牙刷軍裝到電台和導航儀,總數150萬噸的商品將為三十萬戶中國家庭帶來不菲收益。

這就是同盟,也是楊秋堅定把國家綁上盟軍戰車的理由之一,因為沒什么比加入同盟更能促進的商品出口!用殖民地人口來傾銷商品的老思想已經過時,中美借戰爭逼迫各國開放市場促使本國商品出口的辦法,才是未來!而西伯利亞的吞並,與其說是土地擴張解決北方隱患,還不如看成是楊秋對本土資源量不如美國所采取的補充手段。所以《開普敦宣言》奠定合作基礎後,源源不斷的中國商品就開始匯入同盟國這條大河。是的,美國擁有世界最強大的工業,能制造所有商品,但深陷戰爭的美國人也需要優先考慮軍工,所以大量國內民用市場和南美等市場都在等待填補。英國人連自己都滿不足,唯有中國這個本土基本沒被戰火波及。卻擁有大量民族輕工業的國家能提供彌補這些缺口。羅斯福不會心甘情願,但至少他頭腦冷靜清楚現狀,所以在戰爭結束前美國不會限制中國商品的流入。當然,羅斯福也會利用《開普敦宣言》反過來要求楊秋開放更多資本工業市場(資本工業是指光學、技術裝備、金屬貨物、造船、車輛、化學制品、生鐵和粗鋼等)。這是一場看不到硝煙的戰爭,互相制約互相打擊。但對於普通中國人來說,他們卻能得到實惠。一方面是進口數量和價格會降低,商品更豐富,一方面是出口旺盛的豐厚回報和穩定工作。雖然日本不可能得到北京准確地出口數字,但作為擔任過外相的廣田弘毅也能估算出。至少在戰爭結束前,戰時的中美年貿易總噸位將至少有三千萬噸。總貿易額可能會超過500億民元之巨!而出口輕工為主的中國至少占百分之七十份額,畢竟美國最具優勢的資本工業都要先應對戰爭,而中國的輕工業商品在戰爭中對國家的幫助比例不算很大,可以大量出口而不影響國內市場。

這僅僅是對美洲的貿易額,中英貿易額同樣因為丘吉爾的「敗家」數額不菲,光是150艘戰時標准輪就價值數億英鎊。馬六甲暢通後的傳統出口地波斯灣。武力占領並且已經簽署超級合同的中亞,還有日本讓出的南洋朝鮮等地,可以預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商品出口將從戰前占世界份額的不到百分之十上升到至少百分之三十,成為繼英美後的又一個對外貿易大國!

這還沒算利潤高昂的軍火出口和武器仿造專利!僅開普敦會議前後,楊秋就利用盟軍這條超級巨輪簽署了包括數百架遠程運輸機,坦克艦船戰斗機等在內的大批軍火出口訂單。光是前幾天。土耳其駐華大使就和中國達成購買1500輛31t改進型坦克、400架二手「厲風」海軍戰斗機和數千門火炮的訂單。軍火出口總額日本同樣不清楚,但至少也有近百億民元!而且利益豐厚難以想象!

除此之外,中國還利用戰爭貸款加速資本的擴張,據特高課的情報,截止41年底中國政府和銀行就分別向越南朝鮮、中亞、波斯灣乃至波蘭、自由法國和英國等國總計輸出80億民元貸款,相當於40億美元!一舉從負債國成為債權國。英國政府甚至還與去年初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首次募集3億英鎊的國家軍事債券,雖然相比在美國的募集規模要小很多,但卻是白人首次在遠東地區發行的國家級金融債券。

中國還以軍事同盟籌集物資打敗敵人為幌子,以每年上億噸的速度從澳大利亞、中亞、南洋和印度等地運回大量廉價的礦石、橡膠、石油和糧食等物資。馬六甲海峽通航後的一周內,就有二十余艘礦石運輸船奔赴加爾各答。其中至少5艘是裝載超過三萬噸的大型遠洋輪,還有7艘滯留波斯灣的大型油輪滿載石油從波斯灣回來。而他們留在當地的民元,又被當地人用於購買更多地中國商品。

這輪無形的商品和資本擴張,至少讓三千萬戶中國家庭受惠。經濟利益巨大地同時,政治上同樣獲益匪淺。日本歷史上的日清戰爭和日俄戰爭已經證明,經濟高速增長和對外戰爭能有效釋放國家發展中積聚的巨大社會問題。對外戰爭的勝利還能提振國民士氣,促進國民自信,這比任何口頭上的宣傳都更有效。戰前的中國人面對洋人還有些自卑,現在呢?至少他在琉球的這段時間,就親眼見過一名中國普通水兵和一些護送船隊途徑這里的美國水兵在酒吧的爭執。那名水兵的嗓門比美國同行高了幾倍,最後那句「等你們踏上德國領土再說這些吧」更是『殺傷力』巨大。

廣田弘毅又將目光轉向那霸港,碼頭最外面的三艘五萬噸級油輪就是從波斯灣趕來的,它們一口氣給那霸運來12萬噸處理過的輕質原油和2萬噸汽油,以滿足琉球重建和軍隊駐扎所需。

這就是軸心和同盟的差距!與楊秋羅斯福和丘吉爾相比,東京的那些人始終不明白什么樣的戰爭才能讓國家受惠。雖然南下後日軍掠奪的黃金白銀等浮財也有上千噸,但黃金不是鋼鐵石油和糧食,不能幫助打贏戰爭。一旦輸掉反而會成為別人眼紅的財富。所以即便盟軍目前暫時受挫,他還是不看好軸心,因為同盟已經開始工業和軍事的互補,有足夠資源和制造能力去消耗,去一點點磨光敵人的戰爭潛力和信心。需要的只是時間而已。別的不說,光三國每年上億噸的鋼鐵,霸占世界百分之七十的戰略資源,每年可以生產5000萬噸占世界造船總噸位百分之八十的能力,就足以讓軸心相形見絀。而軸心國至今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就算蘇德結盟也不行。因為出訪過莫斯科並在蘇聯待了半年的他很清楚。蘇聯根本沒法制造精致的德國武器,德國人也看不起蘇聯粗制濫造的家伙。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蘇聯有石油但煉油不足,主要煉油廠所在的烏拉爾、斯大林格勒和塞瓦斯托波爾都在去年遭到中國的轟炸,產能下降嚴重。德國本土沒有石油,全靠羅馬尼亞、蘇聯和煤炭液化技術。煉油能力只能滿足國內需求,所以兩國的石油工業根本沒法互補,反而都存在巨大缺陷。只要炸掉巴庫和羅馬尼亞的油田,蘇德就會出現日本式的缺油荒。反觀盟國,僅中美控制的就有每年3億噸開采、運輸和冶煉能力。

一個世界打一個歐洲......結果不言而喻。

「廣田先生,這邊請。」蔣百里打斷廣田的思緒,手一揚邀請他繼續向里走。

「謝謝。」廣田禮貌的鞠了個躬。

因為首里城在戰火中損毀嚴重。所以來自中國內地的工匠正在重新修建。這樣場面遍布大島,迄今為止已經有五萬中國工人來到這里,還帶來許多家屬,隱形的融合正在一點點開始。日本已經徹底失去琉球,這點廣田很明確,所以他對參觀毫無興趣,追問道:「蔣先生,請問我還要在這里待多久呢?」

「怎么,廣田先生思念家鄉了?」蔣百里呵呵一笑。廣田抵達琉球後,他就奉命和施肇基來洽談。但由於遲遲沒進入實質談判,楊秋對此也不感興趣,所以就把廣田弘毅變相扣押在這里。不過他在這里還算自由,除了不准進入軍事基地外,其余地方都可以參觀。

這樣的做法也讓廣田意識到楊秋根本不想談判。所以萌生了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