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 結束 上(完本)(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3595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

清晨三點,安東機場戒備森嚴。白熾燈的光柱灑在機場中央四架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軍用飛機上時,每一名將士都被它們深深吸引,祖國強大的自豪感悠然而生。

這就是轟12,世界上第一款實戰裝備的戰略轟炸機,空軍用首款轟炸機的外號「鯤鵬」為其命名。

早在1940年10月楊秋應丘吉爾懇求出兵印度時,就已經去西北視察過快定型的轟12項目。當時它用的是4台空客公司自行研制的2500馬力渦漿發動機,采用加壓機艙,中央火控、高空除冰、遙控機槍等一系列新技術,最大起飛重量是65噸,最大升限13000米,最大轉場航程11000公里,帶5噸炸彈時作戰半徑4200公里,滿載11噸是3800公里。這些數據即使擺在此刻,依然耀目,可一直致力於世界最強航空制造商的空客公司卻還不滿意,在總統視察後決心挑戰自我,重新設計了機體和機翼,但這時他們卻發現自己的發動機落後了。

戰爭對科學技術的推動是無法想象的,這方面連楊秋這名後來者都無法把握。隨著國家科研體系和工業的健全,當年抱著資料機,整整數年連自行車彈簧都造不出來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今時今日的中國已經能初步發揮圖紙的效用,若非微電子技術和集成電路這兩大技術還沒突破,把飛毛腿導彈種滿莫斯科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在空客公司拿出2500馬力渦漿發動機後僅一年,流星和漢陽也悄然將各自研究的渦漿推進到3000馬力等級。如果不是材料和精密加工拖了後腿,導致壽命差燃燒溫度無法再提高,兩家其實已經具備生產大名鼎鼎的t56系列的能力了。因為t56系列的核心機就是j47。要知道,當初在扶持國內航空企業上楊秋不遺余力,為促進競爭給的技術圖紙也不同,發動機三強流星、空客和漢陽拿到的分別是美國j47、法國阿塔和英國尼恩。

這三款渦輪發動機都是二戰後最好,技術也沒脫離二戰標准。但結合國內現行材料和加工能力後出現很大變化。空客公司以阿塔為核心機開發的渦噴壽命只有40小時,推力遠不達標,渦漿也只有2500馬力。流星和漢陽生產的渦噴同樣距離原型差距很大,壽命只能勉強達到50小時。但後兩家用j47和尼恩的核心機開發渦漿後,卻都各自推出250小時壽命3300馬力輸出的「恆星40型」和「昆侖八型」渦漿發動機(核心機雖然一樣,但渦漿因減速和溫度壽命更長)。

面對落後。巴玉藻和周厚坤總結後發現,空客和兩家的差距並不在設計,而是在資金精力和投入上。流星是國內第一大航空企業,偏重軍工,歐戰時期就攢下第一桶金,設計的軍用飛機和發動機占國內半壁江山。不僅技術精良而且資金雄厚。漢陽則專注發動機,因主要產品是水冷,所以也完全占領國內水冷航空發動機市場,並和北方雷神公司長期保持良好關系。一家發動機,一家專造飛機,資金精力都很充沛,所以都能在材料等技術上投入大量資金。空客則由於家底差。又要兼顧飛機,所以即使最早設計出雙野馬系列,也開始落後兩家。

競爭壓力讓兩人做出一個影響深遠的決定,在去年春節後以5億民元的價格,將旗下的湖南發動機公司全部賣給漢陽。這樣一來,漢陽有了風冷技術後更加全面,可以和實力最強的流星抗衡,而空客雖然失去發動機,卻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在飛機上,甚至在十年後擠掉流星在民用機上市場。霸占世界民用機的半壁江山。

這筆建國以來最大的企業合並交易也促成了轟12煥然一新。在出售發動機產業後,空客公司果斷選擇輸出更穩定的「恆星40型」渦漿發動機。由於馬力更大,所以已經是世界頂級航空設計大師的巴玉藻和周厚坤親自操刀重新設計,放大機體並將後掠翼改回平直翼,采用效率更高的大型槳葉。使整體升力更大。

為獲得更大載彈量,兩人還率領技術團隊著重解決減重。他們已經知道,美國b29轟炸機的標准鋁合金厚度是1點57毫米,這個工藝別說中國,就連英德都做不到。目前國內技術水平只能加工到2點2毫米,如果用這個厚度生產b29,飛機將增重2噸!所以兩人另辟蹊徑,把重點放在內部結構和新材料上。為節省每一克重量,他們突破常規,首次在轟炸機上使用金壁輝從德國帶回來的價格昂貴的司克龍(鋁鋰合金)制造尾翼,還大量使用輕木!二戰時期的飛機都需要使用到大量航空膠合板,而航空膠合板其實比鋁重,所以當張孝准來電報說英國正在用輕木制造一種轟炸機後,巴玉藻立即聯系聯絡海軍請求購買輕木,隨後楊秋還讓在南美發展的雷猛大肆購買並引進種子,以滿足國內需求。

這一切努力在三百多個日夜奮戰後,終於化為眼前這架讓空軍又愛又恨的轟炸機。愛它是因為它代表了目前中國航空技術的最高成就,雖然升限和速度變化不大,但最大飛行距離增至1370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從65噸猛增至76噸,最大載彈量突破至16噸!載彈10噸時,它的作戰半徑可以達到5700公里!讓空軍具備從國內機場起飛轟炸莫斯科的能力!恨它,是因為它的單價高達150萬民元,而且後勤復雜,發動機壽命和生存率都不是最理想(渦漿發動機生存力不如風冷星式),最詬病的就是體積和噸位決定了以國內的制造能力,每月最多只能生產43架。(同比美國,b29每月平均150架)

在需要數量的年代,是否采購轟12讓軍方很為難。最終還是楊秋拍板與今年1月起開始量產,總計有29家公司參與制造。做出這個決定,一來是因為中國不是世界唯一研制戰略轟炸機的國家,美國b29在歐洲不利的壓力下進度已經加快,情報預測最遲今年5月就能首飛。43年底可以服役。而起飛重量高達150噸的b36計劃也沒有像平行世界那樣被放棄,而是繼續在穩步推進,楊秋不想在擁有圖紙的情況下還落後美國。二來,從轟12開始,中國航空發動機已經走出新的道路,當美國ge和普惠迷戀活塞。致力於3500馬力「巨黃蜂」發動機的研制時,中國已經悄然進入渦輪時代。楊秋很清楚,趁著英美研制方向錯誤拉大差距,是搶占制高點的終南捷徑。

不過為彌補轟12產能不足的缺陷,楊秋和空軍也沒有聽之任之,一款以轟7為原型大改的轟7/41型轟炸機已經定型。

不管高層怎么頭疼。高志航卻愛死了這個大家伙,由於徐煥升被調往西線准備對蘇全面轟炸工作,他成了對日轟炸的總指揮。因為此次「清除」行動非常關鍵,所以他決定親自帶隊。

四個機組成員圍在他身邊。「根據情報,日本特高課的土肥原賢二、聯合艦隊新司令島田繁太郎都已經與昨晚回東京,日本首相小磯國昭、外相重光葵,內務大臣大達茂雄、財務大臣石渡庄太郎、陸軍大臣杉山元、陸軍將領畑俊六、岡村寧次、寺內壽一和梅津美治郎都會參加會議。皇室代表東久邇宮稔彥王和朝香宮鳩彥王也可能出席。目前所知,會議地點會是我們轟炸過的靖國神社或淺草寺中的一個。參謀部要求,為確保殺傷更多,轟炸時間要定在偵查信號發出後一小時。」

「這是偵查照片,大家看,上次轟炸中我們已經摧毀本殿、霊璽簿、神門這些主要建築,但注意,游就館還保存完好,館旁邊有一片樹林,隱蔽性較好。館內還有隱秘的地下通道,所以情報部認為神社的游就館可能性最大!鑒於東京和日本沿海的高炮還在作用,所以我們要在半小時後起飛,先越過朝鮮半島然後從高空穿越紀伊半島,再折返去東京東北面的鹿島灘外海等待信號。一旦收到信號。就立即向北飛,偽裝成偵查宇都宮的假象,最後折返回東京。大家要記住!雲爆彈威力大,氣壓引信也很敏感,所以投彈高度必須控制在2000米。接近東京後要先下降到3千米,然後以500公里時速低空突防,最後降到2000米投彈。」

「技術部已經告訴我,雲爆彈可以確保摧毀200米半徑內的所有建築和人員,但這種炸彈爆炸時間長,兩次投彈中間必須留出足夠間隔,否則高溫會破壞張開的減速傘導致引信失效。所以我准備采用雙機突防戰術,雙機間隔10分鍾,後面的高爆彈必須等雲爆彈充分爆炸後再投,否則爆炸風會吹散空氣中的某些東西,反而會得不償失!閆大秋,你和我一組去靖國神社,我投下雲爆彈後你再投高爆彈破壞地下結構。劉銘傳,你和錢鈞一組,去淺草寺以防有漏網之魚。」

「這是呼叫代號。還有,我們這次是偽裝成大型偵察機,伴隨護航的戰斗機都會躲在高空,所以要小心高炮和零戰!如果被擊中就盡快打開增壓閥,為破壞機內機密設備爭取時間!明白了嗎?」

就在高志航帶隊通過紀伊半島向東北飛行時,小磯國昭的轎車緩緩駛出首相府。轎車駛出五分鍾後,一幕慘淡的畫面從車窗前浮現出來。街道依舊整齊,但四周的樓房卻全不見了,只剩一堆堆的瓦礫廢墟。廢墟中可以見到不少窩棚,這些窩棚都是用毛氈、帆布和稻草搭建起來的,星羅棋布雜亂無章。

整個東京,六百平方公里的市區全都是這副空曠荒涼的景象,沒有樓房,沒有在路邊吆喝叫賣的小販,沒有上下班的工人,只剩下嗷嗷待付的飢民。絕大部分市民都被疏散到鄉下,所以即便在白天也毫無生氣。十幾名上山挖野菜的婦女擋住了馬路,司機摁響喇叭。往日肯定會慌忙讓路彎腰鞠躬的場面不見了,只有一道道冷漠的眼神和麻木的表情。

小磯國昭輕輕嘆口氣,長達一年的猛烈轟炸,已經沉重打擊日本國民對戰爭的信心,民間對政府的指責越來越強烈。怨氣也越來越大,這些原本地位卑微的婦女便是這股情緒的直接反應。這要還在以前,誰敢擋首相的轎車,哪怕遠遠看到都會鞠躬行禮。

凄涼的街道,讓坐在車里的小磯國昭和大藏相石渡庄太郎都提不起談話的興趣,也不忍心外面的景象。轎車就這樣沉悶的來到千代田的靖國神社。被譽為日本象征的神社也已經殘破不堪,主殿的位置甚至出現一個數米深的彈坑。車子一直開到西北完好的游就館才停下,等兩人下車後,司機立刻把車開進樹林隱藏起來,以免中國偵察機發現首相的蹤跡。

小磯剛走進游就館後,杉山元和大達茂雄就走了過來。見到後者他急切地詢問根島縣的暴亂情況:「大達君,現在南部的情況怎么樣了?」

「只知道起因是因為搶米,有叛軍殘余,其它的.....。」大達茂雄是內務大臣,這種事責無旁貸。但這位明顯是在東京呆久了,面對首相的問題,居然搖搖頭:「我們都在等特高課的土肥原賢二。他馬上就要到了。」

「你!」小磯氣得眼睛發黑,堂堂內務大臣竟然連暴亂具體發展到哪一步都搞不清楚,要不是他娶了親王家的公主,真想讓他立刻滾蛋。於是擺擺手讓他站到邊上,詢問杉山元關於叛軍的事情。

「是國社!土肥原的情報說,支那人提供了不少於五千支機關短銃,火力非常強,所以我們必須盡快撥款生產百式短銃對付叛軍。」杉山元對沖鋒槍更感興趣。站在旁邊的大藏相石渡庄太郎氣憤陸軍這時還想著伸手要錢,譏諷道:「撥款可以,但你們准備用什么造?難道要把首相府地基里面的鋼筋也挖走嗎?」

「我們可以拆掉海軍的艦船。就有足夠的鋼鐵。」

「八嘎!你怎么不去拆掉你們的大炮呢。」坐在角落里的島田繁太郎火冒三丈。

「好了,國難當頭,你們這樣吵來吵去還是帝國的臣子嗎?」小磯眼看又要引起一場罵戰,趕緊制止海陸兩人,頭疼的坐到邊上和大家商量起如何抑制搶米。調集那些部隊去平叛的事情。不一會,東久邇宮稔彥王和朝香宮鳩彥王這兩名皇室代表也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