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金雞報曉(1 / 2)

錦衣夜行 月關 2101 字 2020-08-31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錦衣夜行最新章節!

自南而北,自東而西,自上而下,偵騎四出。

大城小阜,窮荒僻壤,但凡有路的地方,就有朝廷的偵騎匆匆馳過,各地方官府的巡檢捕快、幫閑打手們更是一個也沒閑著,全都上了街,他們的目標具有顯著特征,兩個身材魁梧的少年、還有一個其胖無比的青年,不管他們怎么喬裝打扮改變身份,這個基本特征是無法改變的。

朝廷陸續收到了一些消息,當天的確有船渡江,因為渡船上還有十幾匹健馬,所以有渡江客記得這件事兒,緊接著魏國公徐輝祖向朝廷告舉,他那個不孝的二外甥臨走之前還偷走了他最心愛的那匹烏雲蓋雪。於是,搜捕方向主要確定地北方的陸路。

軍驛特使日夜兼程,一路向北傳遞著消息,所經之處尤如星火,各地官府馬上形成燎原之勢,出動全部的巡檢捕快乃至民壯,封鎖所有交通要道進行盤查,一些道路較多,當地官府力有不逮的地方甚至還出動了軍隊。

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開始在耳目靈通的官員們中間迅速傳播,但是大部分普通百姓卻還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他們只知道,一定是走了什么重要人物,因為這一次朝廷的陣仗比上一次對白蓮教的大舉鎮龘壓還要大。

謝傳忠欲哭無淚,他覺得這次回京祭祖一定是出門前沒好好看黃歷,剛走到真定府他就寸步難行了。他帶的人多、車子也太多,本來走得就很慢,好不容易姍姍行至真定府,朝廷的旨意就傳過來了,謝傳忠走幾步路就是一道關卡,車輪一轉就是一道關防。

那些兵痞差官們見他一行人華服駿馬,滿車的綾羅,誰逮著不敲他一筆?謝老財送了不少禮,破了不少財,卻仍是舉步難艱,於是到了唐山他就賭氣不走了,與其一路的破財,不如就在店里住下,等著風頭兒過去了再說,可他沒有想到,就算住了店,官府一天都能來查八遍,為了減少麻煩,他還是得上下打點,不斷地破費來應付那些如狼似虎的差官。

想認個好祖宗,不易呀。

一晃十多天過去了,燕王三子仍是音訊皆無,這天早朝後,羅克敵得到宣召,命他到正心殿奏事。朝會後所議之事,一般才是真正的大事,能夠參加這樣會議的人大多是陛下心腹,他們早朝之後直接就可以轉到正心殿,羅克敵不敢怠慢,怕耽誤了事,明明路程不遠,居然還騎了一匹馬,在蕭千月的陪同下急急趕到皇宮。

正心殿內,齊泰稟奏道:「皇上,燕王收買錦衣官校,不擇手段地將三個兒子帶走,可見反心已經昭然,如今十多天過去了,還沒他燕王三子的消息,恐怕他們很快就會出現在北平,朝廷不能再遲疑了,北平內外,軍政法司俱已在朝廷掌握之中,皇上現在一道詔諭,就能把燕王繩之以法,皇上,該下旨了!」

黃子澄道:「皇上,錦衣衛現在拿到了燕王府百戶官鄧庸的供詞,足以定燕王之罪了,齊大人所言有理,朝廷應該下旨了,讓謝貴張昺立即逮捕燕王,入京法辦就是。」

朱允炆想到終於要對他既畏且厭的四皇叔動手了,神情既緊張又興奮,他下意識地舔了舔嘴唇,問道:「當真……萬事俱備了么?」

方孝孺微笑道:「何止萬事俱備,陛下,如今是萬無一失了。」

朱允炆動容道:「先生何出此言?」

方孝孺微笑著瞟了黃子澄一眼,黃子澄便拱手笑道:「陛下,臣正有一件要事要稟奏陛下,因事涉機密,朝會時不宜言明。」

「什么要緊事,先生快說。」

「陛下,燕王府長史葛誠受陛下感召,忠於朝廷,不但自己竭誠為朝廷效力,還說服了燕王府儀賓李瑞同為志士,這件事陛下已經知道了。呵呵,長史、儀賓皆是文臣,或能為朝廷通報消息,卻難於擒逆時發揮甚么大作用。

但現在不同了,葛誠又已說服燕王府護衛指揮使盧振向朝廷效忠了。這盧振是帶兵的,本是燕山護衛中一員虎將,地位僅在張玉、朱能之下,眼見燕王大勢已去,皇上天威震震,又受葛誠示之以大義,他已寫下血書,誓為朝廷效力,擒拿燕賊了。陛下請看……」

黃子澄自袖中摸出一張白綾遞上去,朱允炆打開一看,果然是一道血書,黃子澄笑道:「燕王府內有葛誠、李瑞和盧振,可以突然發難,擒賊擒首,燕王府外有謝貴、張昺、張信等文武率兵圍困,隨時入府清剿,北平城外又有宋忠、耿瓛等都督虎視眈眈,皇上,這囚籠,咱們已經給燕王造成了,猛虎已然入籠,何時開刀,只等陛下一道旨意。」

朱允炆兩眼放光,喜道:「竟有此事?先生何不早早說來。」

黃子澄笑揖道:「老臣也是剛剛收到葛誠通過李瑞輾轉傳遞出來的消息,還未來得及稟報陛下呢。」

朱允炆愉快地笑起來:「先生老成謀國,自削藩定議至今,步步為營、滴水不漏,燕藩如今成為瓮中之鱉,先生智略無雙,堪稱首功。」

黃子澄微微欠身道:「這都是陛下聖明,文武齊心,老臣不敢居功。」說罷腰桿兒一挺,身形站定,伸手輕輕一攬長須,頗有幾分諸葛孔明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的味道,不過站在角落里的羅克敵怎么看都覺得他很二,很象關二哥。

這時,內侍小林子又捧著一封奏疏躡手躡腳地進來,朱允炆睨了他一眼,伸手將奏疏接過,在他議事的時候,除非十分緊要或者干系重大的事情,內書房是不會立即派人遞進的,所以一見小林子進來,他就曉得,必是十分重大的事情或非常緊急的事情需要他親自決定。

展開奏疏,匆匆閱覽,事情不急,卻很重大,這是西平侯沐晟彈劾岷王朱楩的奏章。現如今朱允炆對燕王朱棣已是志在必得,心情也就輕松了不少,他合起奏折,對方孝孺和黃子澄道:「雲南西平侯彈劾岷王不法事,兩位先生以為,該如何處置?」

方孝孺和黃子澄聽了,不覺相視而笑,果然,眼見大勢所趨,文武重臣開始迎合上意,附合削藩了。岷王到雲南已非一日,西平侯早不彈劾晚不彈劾,偏偏在皇上大張旗鼓地削藩的時候上書彈劾,其中自然是有些迎合上意邀功固寵的意思。

黃子澄馬上躬身道:「皇上,西平侯沐晟酷肖乃父,性情凝重不苟言笑,他既彈劾岷王,當非捕風捉影之舉,皇上應該下詔,削岷王爵祿,貶為庶人,表彰西平侯,以樹文武之表率。」

朱允炆心領神會,馬上神情一肅,正容答道:「准卿所奏!」

國有國法,這不法事有大有小,如果不是造反,就算罷黜了他的王爺之位,依照大明律法也不能削除他的封國,而應該削了他的王爵,由他的兒子繼承王位,可在這對君臣面前,法就成了一個屁。朱允炆抓周王時還羞答答地猶抱琵琶半遮面,抓湘王時還走個下旨嚴斥、令其認罪的過場,到了現在,已經是有劾必准,連復審、議罪的步驟都省了。

燕王束手就擒已是指日可待,西平侯上書彈劾岷王,顯然是公開支持朝廷削藩了,朱允炆的心事徹底放下了,這才轉向自打進了正心殿就根本沒有機會說話的羅克敵。

「燕世子的下落,沒有一點線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