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第248章 東方欲曉 格局(2 / 2)

官道無疆 瑞根 1604 字 2020-06-14

「算不錯了,這樣一段一段修,至少也可以維持正常通車,好在古慶和豐州的聯系歷來不算多,車流量不大,我都聽見不少司機說,就目前的路況也能滿足需要,地區里邊要修應該先考慮把豐雙路或者豐大路這才最緊要。」馬志勇從後視鏡里瞥了一眼坐在右後座的老板,笑著道:「那邊車流量可要比這豐古路大多了。」

「哦,有這個說法?呵呵,豐古路現在看起來車流量不大,那是因為豐州以前不是地區行政中心,現在豐州成立地區而古慶又屬於豐州,日後聯系就會很快密切起來,這兩地之間車流量也會大幅度增加。」陸為民含笑解釋。

「我也是這么想的,可有些人說就算是豐州成立了地區,但是古慶那邊主要還是和黎陽那邊聯系往來更多,豐州這邊基本上和古慶沒啥經濟聯系,原來古慶女人都不願意嫁到豐州這邊來呢,倒是不少豐州女子嫁到古慶和北六縣那邊去。」馬志勇在老板和陸為民面前也沒有啥忌諱,想到啥說啥,「要想讓古慶那邊的人對豐州這邊服氣,那咱們豐州這邊也得拿出一點像樣的模樣來才行,現在這豐州雖然現在也是市了,可說實話這城市建設比起古慶縣城來都要差不少呢。」

馬志勇的話說到了點子上,無論是夏力行還是陸為民都默默點頭,認同這一點。

話粗理不糙,古慶縣憑啥對你豐州服氣?

論總體經濟實力,論城市建設情況,論老百姓富裕程度,你豐州都無法和古慶相比,就是城鎮人口比例古慶也要比豐州高得多,北部山區里邊幾大國有煤礦、磷礦,加上古慶特有的煙葉種植業,使得古慶的確可以傲視豐州而絲毫不怵。

豐州唯一占優的就是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黎陽地區商貿集散地自古以來就有北黎南豐只說,尤其是在清末民初豐州更成為整個黎陽地區的水陸集散碼頭,但是隨著解放後北部六縣的礦產資源得到開發,北部六縣經濟發展速度迅速將南七縣甩在了身後。

改革開放這十來年里,北部六縣經濟發展速度也遠超南七縣,尤其是財政收入距離拉得更大,無論是北部哪一個縣的財政收入都可以抵得上南部除古慶之外的三四個縣財政收入,主要依靠農業的南七縣也陷入了越窮越落後,越落後越窮的境地,無論是道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工業投入,都遠無法和北六縣相比,這也使得南北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這也使得古慶這個在地理上大部分行政區域屬於南邊,但是在經濟聯系上與北邊的密切程度卻又遠超南邊的縣份成為一個夾心餅干和爭論焦點。

在黎陽地區的領導干部里,南北之爭也歷來是焦點,以至於昌江省委省府不得不在黎陽地區干部任用上考慮得更周全一些,像地委書記和行署專員兩個黨政主要領導一般都考慮從省里下派或者從外地交流去任職,從夏力行前任開始就開始堅持這個原則,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原黎陽地區黨政班子不團結的痼疾,但是在副職和縣一級黨政班子里,這種情況依然較為突出。

南北地域特點差異和經濟上的差距造成了黎陽地區最終現在一分為二,但是古慶作為爭執的焦點卻被劃給了豐州,這也算是留下了一個不大不小「隱患」或者說「導火索」。

像原古慶********蕭明瞻就是古慶土生土長本地人,一直在古慶成長起來,在古慶擔任********時頗有威信,但升任豐州地區行署副專員之後卻在行署里邊有些形單影只的味道,這在整個豐州地委和行署大院里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

而現在從縣長升任********的吉雲坤卻是阜頭縣人,如果不是從工作就一直在古慶,加之其岳父也是原來古慶縣人大副主任,估計吉雲坤想要在古慶成長起來也沒有那么容易。

即便離開了古慶到了豐州,蕭明瞻在古慶依然有很大的影響力,這也使得吉雲坤在古慶的工作受到了不少影響,都說蕭明瞻最初的希望是擔任豐州地委委員兼古慶********,但是未能如願,所以就故意在古慶留下了不少絆子,讓吉雲坤工作受到很大掣肘。

各種各樣的風聲也通過不同渠道以各種不同版本傳到了地委行署里邊,但是當事人們卻都很默契的對這種傳言置若罔聞。

這里邊的彎彎繞陸為民也是到了地委里邊耳濡目染漸漸明白來的,這豐州地區一成立卻也有一批北六縣的干部不可避免的過來,而黎陽地區那邊留下來的一樣也有南七縣成長起來的干部,現在就真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如何破除這種干部地域觀念也是地委一個很棘手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