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第874章 快馬加鞭未下鞍 拜碼頭(2 / 2)

官道無疆 瑞根 1614 字 2020-06-14

「嗯,應該是吧,好像是組織部長要去當常務副省長,他接組織部長位置的班。」何鏗也不太清楚這里邊的門道,但是他知道這里邊的變動基本上已經確定下來了。

何鏗的話讓陸為民震動不小,夏力行要走的話對於他來說無疑是影響最大的,離開了省委這個中樞看似對還是處級干部的自己不會產生直接影響,但是潛在的影響卻不小,至少像李志遠、苟治良這些地委的領導們對於自己的態度就不會像以前那樣對自己多多少少都還有一些顧忌,而作為與夏力行關系不錯的陶漢離開組織部長位置上,也是一個令人不太愉悅的消息。

雖說從省政府常務副省長來說在事務權上要寬泛許多,但是對於下邊的干部來說,組織部長這個位置分量更要重許多,尤其是對廳級副廳級干部來說,更是至關緊要。

「鏗哥看樣子和董省長關系很熟悉?」陸為民來不及多想,他需要了解和評估今天自己來參加何鏗專門邀請董朝陽來這場酒宴自己應該怎么做才最合適,才能抓住這個時機。

「還行,老董是昌鋼出來的干部,昌鋼原來和蘇聯那邊有些業務聯系,八幾年我還在俄羅斯,就和昌鋼這邊打過交道,那時候就和老董比較熟,後來老董到省里,反而和我交道少了,還是雷達在豐州搞水泥廠之後,我們和他接觸又才多了起來。」何鏗笑了笑,「沒事兒,老董這人念舊,我和他還算投緣,這一次我也是想讓你和他多熟悉一下,日後難免就要求到他手上,這一次我也有一些投資想法要和他聊一聊。」

還在介紹的時候,門外傳來一陣汽車引擎低沉的怒吼聲,應該是董朝陽到了。

陸為民跟著何鏗出去,迎上董朝陽。

「小陸,我有印象,而且印象還很深呢。」董朝陽相當豪爽,在略作寒暄介紹之後,董昭陽就開始主導著話語的方向,「小陸演的那一出讓當時的昌州市方面很不高興,不少人都把嘴皮官司打到了省里。」

「還要多謝董省長的寬宏大量呢,當時也是年輕,沒想那么多,只顧著要為縣里找些投資回去了。」陸為民也附和著董昭陽的話頭。

「別那么說,各自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上,看待問題當然會不一樣,但我很欣賞你當時那股勁頭和氣勢,後來我還和老夏當了電話說了這件事情。」

董昭陽知道這個年輕人是夏力行前任秘書,但是他對陸為民印象很深還不僅止於那件事情,作為分管工業的副省長,這兩年接觸了各種五花八門的投資項目,也見識了各種為了項目而來跑的人,但是像陸為民這樣不管不顧來跑項目還是第一個。

但這都還不是董昭陽對這個人有很深印象的原因,雙峰縣在不動聲色推進的鄉鎮企業產權量化改制才是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個最關鍵因素。

見陸為民在和董昭陽談話時也能保持著不卑不亢但是又不乏尊重的姿態,何鏗也是暗自點頭,做到不卑不亢容易,只要刻意為之不難,但是要在不卑不亢情況下還能做到有禮有節的尊重,這份火候一般人可不容易把握好,但是陸為民卻能很好的做到這一點,這小子幾個月不見,變化又不小,就這份城府就比起一年前強不少。

只有三個人的大圓桌顯得有些冷清,但是氣氛並不冷場。

董昭陽是一個人來的,當然也有司機,但與何鏗的隨員另坐一桌。

「小陸,我看過一篇文章,嗯,是昌江大學分析鄉鎮企業發展瓶頸及其對策的文章,這篇文章提到了你們雙峰搞的鄉鎮企業產權量化改制的嘗試,和浙江那邊也在不聲不響搞的產權量化改革動作大體相似,但是我看到這篇文章介紹你們雙峰搞產權量化改革從政策到制度設計上都要嚴謹和規范許多,這讓我很驚訝,而且這篇文章摘引的一些數據來自於昌江大學一個課題調研組的論文報告,我也專門調出來閱讀了,給我的啟迪不小啊。」

董昭陽也沒有想到會在這樣一個場合下遇上陸為民,何鏗的背景他大略知曉,而且他也與何鏗是多年的關系,像今天這樣私密的場合下,何鏗把陸為民帶來,也就是一個很明顯的表示。

夏力行和他關系也還算比較熟,夏力行的連襟原來和他都是昌鋼的同僚,關系也處得不錯,雖說他和夏力行之間沒有什么特別的關系,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對陸為民的看法。

夏力行馬上就要離開了,何鏗大概也是看到這一點,所以才把陸為民帶來見自己,這也算是一種變相的拜碼頭了,對此他也並不反感,畢竟人要求上進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更何況他對陸為民本身也就有相當好的印象。

求幾張月票。(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