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第985章 寥廓江天萬里霜 泊頭古鎮(2 / 2)

官道無疆 瑞根 1637 字 2020-06-14

「是啊,看你們是遠地方來的吧?來我們這里干啥?」對襟褂男子接過煙,點燃,深吸了一口氣,吐出煙霧。

「嘿嘿,我們是地區電視台的,想要拍攝一部反映我們豐州地區的農村風貌的紀錄片,所以要到處看一看,取取景,聽說泊頭這邊古鎮夜景很有名,所以我們就趁著晚上過來看一看。」連陸為民自己都很佩服自己的急智,這撒謊簡直就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理由信手拈來,不由你不信。

「哦?怎么沒見你們有那個機器呢?」另外兩個年齡稍小一點的壯年男子興奮起來了,伸長脖子往車里看,大概是要看陸為民他們車上有沒有攝影機。

「呵呵,我們是來打前站的,沒帶機器,先來看看,確定一下取景地,還得要篩選一下。」何明坤反應也很快,立即接上話,「聽說你們這個河碼頭很有些歷史了,有多少年了?」

「嗨,年輕人,我告訴你,這河碼頭歷史可就長了,真要追溯,得要追溯到唐朝了,那時候唐朝大將李光弼在在這里追剿農民起義軍,屯兵於此,要轉運糧秣,全靠這座碼頭,……」

走到最後的那個山羊胡子老頭搖著蒲扇,一聽得何明坤問及這個,立即來了興趣,「當初袁晁盤踞山區,李大將軍奉命征討,但是袁晁利用山區地利,用小股軍隊頻頻襲擊李大將軍的後勤補給線,使得李大將軍征討屢屢受挫,後來李大將軍采用謀士之策,利用灃河之水輸送糧食到泊頭,而袁晁小股部隊不善水戰,幾次襲擊都被李大將軍剿殺,最終袁晁才被李大將軍徹底剿滅。」

陸為民他們幾個都沒想到這里隨便撥拉一個老人出來,都能給你講出一大段歷史故事來,而且是有理有據,繪聲繪色,讓他耳朵都能聽支楞起來。

「哦,大爺,這李大將軍豈不是將這泊頭當成了他的福地,沒有泊頭作為後勤補給基地,他的征討肯定沒有這么順利吧?」陸為民含笑問道。

「那是,在我們鎮後邊還有好幾個嘉慶爺和道光爺時候的糧囤呢,就從這碼頭沿著河邊向後走,原來這種糧囤不少,後來民國時候毀了大部分,****時期又毀了一些,現在就只剩下幾個了,但是也還是能看得見呢。」山羊胡子說得眉飛色舞,「那夕陽晚照下來,糧囤子矗立在那里,很有點古戰場的味道呢。」

陸為民上下打量了一下這個山羊胡子,覺得這老人怕不是一般居民那么簡單,多少也是有些文化的文化人,「大爺,您對咱們這邊的歷史文化倒是挺了解熟悉啊。」

「崔大爺是咱們鎮里的老教師了,退休了,現在沒事兒就搞研究,在報紙上還發表過文章吶。」旁邊那對襟褂壯漢洋洋得意的道。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山羊胡子樂得胡子一瞧一瞧,眼睛也眯縫起來,「我這人沒啥愛好,沒事兒就愛琢磨一下咱們這邊的老東西,咱們泊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甚至更遠的兩晉,北方移民一步一步南遷,我們泊頭其實就是一個中轉站,咱們這里北邊也是山區,適宜掩護,避免北方胡人襲擊,而南邊也是山區,但是卻又埡口通道便於南下,中部這一片就是肥沃的良田,兼有水利和運輸之便,很適宜墾殖,所以這里一度成為兩晉之後北方士族南下的中轉樞紐,也留下了很多歷史古跡。」

山羊胡子老頭一見陸為民似乎很感興趣,更是興致大增,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像我們南邊的崇聖禪院和崇聖塔,雖然名氣沒有雲南昆明的崇聖寺三塔大,但是要說歷史比崇聖寺三塔更早,始建於公元760年,要比雲南那邊的崇聖寺三塔還要早幾十年,只不過屢屢毀於戰火又重建,但現在保留下來的塔的基座那也是明代中期的,也有五百多年歷史了,上部修復的部分也有三百多年歷史,是康熙初年時候修復的,當時本地士紳多人捐資,盛況空前,這些都有地方志記述,……」

陸為民和何明坤都覺得好笑,沒想到遇上一個話簍子,自己這邊問題還沒有問,對方已經是一發而不可收拾,看這樣子下去,能說到今晚十二點。

旁邊那幾個漢子大概也早就對崔姓老者的這個習慣習以為常,笑眯眯的聽著山羊胡子神吹海侃,眼見得電影快要開演了,這邊才戀戀不舍的收住話頭。

陸為民也專門留下了崔大爺的聯系方式,山羊胡子大概也是第一次遇上地區里邊這么重視泊頭歷史的「領導「,也是樂顛顛的把自己住哪兒怎么走都告訴了陸為民,歡迎陸為民他們來他家做客。

上了車,陸為民也有些感慨,泊頭古鎮的這些建築和舊有格局保持得很好,這既是經濟發展滯後的一種表現,但這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伴隨著工業革命而來對歷史古跡文明的破壞比比皆是,像前世中阜頭幾大古鎮中除了牛首鎮還能殘存下來,在二十一世界被逐漸開發出來成為阜頭一大旅游景區外,本來條件比牛首更好的阜城、泊頭和堡口三個古鎮都在轟轟烈烈的舊城改造中湮滅了,留下的只是一片千篇一律的水泥鋼筋建築。

來吧,月票!(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